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环境进入伦理"内含重要的哲学改变即道德世界观的转变.从康德和黑格尔对道德世界主观性的审查看,道德世界观的转变有赖于两个条件:道德确实性之丧失、道德世界从先验预设转向生活世界.与此相联系,"环境进入伦理"有赖于意识现象的两个转变:一是自然之意识的生态转变;二是道德之意识超越传统二元论而向生活世界之回归.在这些转变中,与"环境进入伦理"相关联,"道德世界观"的转变表现为五个方面:其一,检讨传统二元论;其二,道德世界设定的和谐建立在生态基础上;其三,道德世界观呈现多元化趋势;其四,我们面临道德世界的多样化的斗争;其五,我们由此进入了一种后现代的道德世界.  相似文献   

2.
作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精神现象学》到底"现象"了什么?它不仅建构了一个宏大的思辨哲学体系,演绎了具有革命意义的辩证法,还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文明观即"伦理文明观"。黑格尔哲学具有浓郁的伦理学气质,只是被其思辨哲学的巨大魅惑力所遮蔽,"伦理文明观"是其未被发现和揭示的"第三秘密"。"两个凡是"的信念、"精神——伦理道德——文明史"同一的精神现象学方法、"哲学的历史"的文明史把握方式,是《精神现象学》尤其是"精神"部分的三大形而上学基础。"伦理与‘真实’的文明——教化与异化的文明——道德与‘自身确定’的文明",是伦理道德与文明史同一的三种形态及其辩证运动。家庭与民族两大伦理实体、人的规律与神的规律两大伦理势力、男人与女人两大伦理原素、伦理行为,是伦理世界的四个结构性元素,它们的相互过渡,构成伦理世界的现象学图景,与它相对应的是古希腊罗马文明。善与恶、公共权力与财富两种伦理存在、高贵意识与卑贱意识两大伦理意识,是教化世界的三大结构及其现象学图景,"教化——启蒙——绝对自由与恐怖",演绎由中世纪、启蒙运动到法国大革命的文明史进程。"道德世界观"标志道德世界的生成,道德与自然关系的自觉,"只有义务具有本质性"的道德坚守,道德与客观自然、道德与主观自然之间"被预设的和谐",是道德世界的现象学图景。伦理文明观是"哲学的历史"或"精神的历史"的文明观,是伦理道德与文明史的道成肉身,它以"精神"为理念,以伦理道德为概念或灵魂,以文明史为定在或肉身。在黑格尔看来,伦理世界、教化世界、道德世界,就是文明史进程中辩证演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伦理文明观"的精髓是"以伦理看待文明",它对超越现代性西方文明的霸权文明观或所谓"文明的冲突"具有重要资源意义。但是,《精神现象学》的伦理文明观"现象"的只是欧洲文明史,是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明观,邂逅伦理型文化的中国传统,便显示出理论的灰色和解释力的局促,必须在文明对话中重新反思中国伦理型文化的现代价值,发现"以伦理看待世界"的中国文明观的文明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政府伦理世界观”是“政府伦理世界”的道德自我意识,是“政府伦理世界”的“道德世界观”,是政府这个“整个个体”的“道德世界观”。“政府伦理世界观”的本质是“政府伦理精神”。“政府伦理精神”是指公务员个体与政府组织整体相统一的、作为实体的政府的伦理意识和伦理意志的复合,是政府的“伦理精神”。政府伦理精神是政府自主性的体现,即作为主体的政府对自我存在和自我价值的积极认可,是自己支配自己、自己决定自己的自主性行为及其制度的总和。  相似文献   

4.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运用“理想类型”方法对现代性经济运作和财富积累的动力机制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促动资本主义产生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新教伦理精神”这种维系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精神气质。挖掘韦伯理论精神价值的合理内核,对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能够提供社会伦理的文化价值因子和道德信念的动力支持,对推动中国社会从“道德世界观”到“伦理世界观”的演进以及伦理—经济“生态”的建构具有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社会的急剧变迁,有关认同伦理问题研究越来越凸显,辨识伦理认同与道德认同之间的差异理解和内在逻辑,也就成为严肃迫切的学术任务。伦理认同与道德认同的辨析关键点在于"伦理"与"道德"之间的本质理解,它们构成认同伦理学的两大发展方向。伦理认同在生活世界中表现为主体对"伦"之共同体状态认同的"理"之自觉与确信,是建构主体归属感与家园感的存在根基;道德认同则偏重于个体自我的道德意向与道德行动、动机与效果、知与行、灵与肉等方面,将道德与自然之间的同一性问题视为全部。然而,在重视伦理道德认同分化方向的同时,也应看到二者之间内在的复杂景象。只有正确把握伦理认同与道德认同之间的辩证逻辑,才能真正理解它们在认同伦理学中的地位和真谛。  相似文献   

6.
对江苏地区538名公务员、482名进城务工者以及苏州市450名企业家和450名传媒从业者进行的伦理关系与道德话语(即四大群体两大主题)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伦理关系和道德话语处于由传统到现代的结构转型中,表现出转型所特有的多元、多样与多变状况及发展规律;新时期我国伦理关系建构的主流趋势是公私分域的伦理秩序以及"新五伦"及其德性的培育;当前我国道德话语呈现出主体分层、主题散落、载体转型和影响因子此消彼涨四大特征。如何构建新时期我国和谐伦理关系与道德话语,建议:一是加强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道德影响力的考量指数研究;二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型伦理关系建构中的指导作用;三是加强传媒伦理道德建设,搭建道德话语沟通的公共平台;四是将民生道德作为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或组织制订社会政策的指导原则;五是组成各级伦理委员会并赋予它实际的权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的主要伦理学著作<论至善与至恶>进行了解析.作者指出:西塞罗抓住希腊伦理学的核心问题,紧紧围绕至善问题批判晚期希腊三大主要伦理体系,将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亚学派的伦理学的内在逻辑矛盾和外在实际困境展示在人们面前.西塞罗的政治、法律著作中已经包含着"公民伦理"的思想,通过<论至善与至恶>的写作,西塞罗基本上完成了对希腊伦理学遗产的清理.这种批判性的扬弃使他不但能够兼收并蓄,为发展适合罗马共和国的伦理思想改铸出一整套拉丁伦理学术语,而且以他那个时代和民众的共同道德意识为裁决标准,重整了适应主流文化发展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8.
人类在伦理生活形式上对水的认知经历了3个阶段:水为伦理本原、水为自然资源、水为生态根源。水伦理的生态理念是从生态根源上对水的道德亲证,它内含对水本原的精神隐喻的生态诠解,又隐蔽着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伦理注入精神元素的意图,故而是对遵循自然的水伦理在伦理生活方式上确立的一种生态定位。按照水伦理的生态理念的内在要求,生态进路中的水伦理,是一个由"尊重水文"的生态信念、"遵循水利"的生态立场、"亲证水德"的生态规范诉求所构成的不断展开的伦理体系。它诉诸道德亲证的伦理生活形式,而非道德论证的实践推理,是对水之生态根源的实践认知和道德回应。在亲证水之自身价值的意义上,水伦理的生态理念呈现为一种广大的道德关怀。通过道德亲证,水伦理才将一种"用"的伦理建立在"乐"的伦理基础上。由于水伦理的生态理念倡导遵循自然的伦理,它隐含有从生态"是"得出生态"应该"的逻辑,因而无法避免自然主义谬误之诘难。  相似文献   

9.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市民社会"是精神发展的中介环节,既非真实的历史社会形态,亦非道德学意义上的完美社会,其本质上是"个人私利的战场"。市民社会所塑造的道德图景是分裂的"伦理上蜕化的景象",它将原本在"伦理世界"中统一起来的个体与实体分离开来,从而使得伦理生活方式"从实体出发"走向"集合并列",个体主义伦理、契约伦理与制度伦理等成为规范社会生活的核心价值。建基于市民社会基础上的社会伦理形态就是各种道德价值糅杂而成的混合体,彼此竞相为之提供道德基础而又互为犄角,这样拼接起来的现代性社会注定就只能是"一幅个体化了的冲突图景"。黑格尔的这一思维路径对于当下中国社会伦理形态的建构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伦理生活"对哲学的要求"的形而上学表现就是"伦理性"——Sittlichkeit(或伦理生活、伦理世界),伦理性形而上学是现代性哲学的形态。"伦理与世界"的关系是现代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伦理是以"世界"为依托的,世界是"伦理"的存在,这是两个相互交织的基本问题;而"伦理性"则是伦理与世界"关系"的交织点。本文拟以此框架分析现代伦理世界的"伦理性"。现代性伦理是在对传统伦理世界中"善的缺失"的感受中逐步确立的,因而,现代性伦理开端就以"世界性"的哲学要求的确立为基本特征。而现代伦理世界"伦理性"的哲学操作,既不依赖于现实世界的批判,也无法指导世界的应然状态。于是,预设的至善理想——"伦理世界"被扭变为"恶的世界",这就是现代道德世界"伦理性"的转变:有恶世界的伦理学。这种伦理"世界观"的转变,深刻影响着现代伦理学的"伦理性"——"抑恶"优先于"扬善",而不是相反,或者说"抑恶"即是"扬善"。  相似文献   

11.
西方伦理学大师黑格尔不仅将伦理道德定性为精神,而且对伦理和道德进行了区分。黑格尔认为道德是个体性、主观性的;伦理是社会性、客观性的。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指出伦理是真实的精神;道德是对其自身具有确定性的精神。黑格尔对伦理与道德加以区分不仅有助于澄清伦理学研究中的思维混乱,还对当前道德教育给予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好兵>(1915)是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家福特·马多克思·福特(1873-1939)的代表作.从新历史主义批评家斯蒂芬·格林布拉特在论述文学的社会功能时提出的"颠覆"和"抑制"两个概念出发,揭示贯穿小说的"颠覆"和"押制"两种力量的矛盾张力结构,剖析了工业化语境下人们的精神迷惘和道德两难.反映小说从"逸闻琐事"中再现了历史真实,从"小历史"中反映了"大历史",体现了作者对资本主义道德伦理抑制人性的丑恶本质的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13.
论道德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项战略任务,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精神动力。当前我国道德现状并不理想,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有"道德滑坡"和"道德爬坡"两种争论。针对"道德爬坡",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道德顺利上坡;针对"道德滑坡",我们应加快和推进制度伦理建设,来遏制社会道德继续下滑。两种措施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共同推动道德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伦理实体的诸形态及其内在的伦理—道德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伦理实体是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和《法哲学原理》中提出并充分阐发的重要概念。在黑格尔道德哲学体系中,伦理实体是由家庭———市民社会———国家诸形态构成的辩证发展的体系。家庭是直接的或自然的伦理实体;市民社会是过渡的和否定性的伦理实体;国家是复归的和否定之否定的伦理实体。在伦理实体的这三个结构中,都存在着由“伦理的实体”蜕变为“不道德的个体”的可能与危险。伦理实体的概念与现实中存在的伦理—道德悖论,要求进行道德哲学的转向,由对个体伦理、个体道德的关注,进展到对实体伦理、实体道德的追究,建立以个体伦理—实体伦理为二维坐标的道德哲学体系和伦理精神体系。  相似文献   

15.
伦理与道德关系密切,道德是在理性的作用下,从伦理中诞生的。道德范式危机是现今各式道德失范与危机的实质,而它在根本上是由伦理上的原因造成的。因此,道德危机的治理应该围绕着伦理—道德的框架展开:在道德根源上,要加强伦理建设,促进现代伦理的形成与完善;在道德内容上,须实施对伦理之理的研究并据此转变旧道德范式,构建符合时代特征与要求的新道德范式;在道德教育上,应把道德教育建立在伦理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两者相统一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培育公共精神、凝练核心价值已构成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大共识,相应的伦理诉求多趋向于制度、秩序或规范重建,而制度、秩序与规范的有效性必须以执行者的道德正义为前提,"人—制度"的逻辑悖论又极易催生伦理正义诉求的价值陷阱。难题破解必须诉求于伦理生活中自由而自觉的道德主体,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与知识分子群体因知行合一的独特气质构成当前中国社会正义生成的伦理引擎,成为人民大众主体意识觉醒的"起搏器"。其发生与发展依赖伦理生活中的两种力量:一是以公共事件为契机的公共精神教育;二是政府主导的伦理正义体系。其中,先进群体是前提,公共事件是媒介,政府主导的价值体系是保证。  相似文献   

17.
孔子<论语>中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仁者爱人",<论语>全书四百多段文字基本上都围绕仁爱思想展开.为了实现"仁者爱人"的目标,<论语>中提出了道德建设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规定了成为君子的道德标准和要求.<论语>中主张成为君子必须认真学习,在学习中要敢于坚持真理,改正错误,加强道德修养.<论语>中把道德建设和为政治国结合起来,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思想,主张把正直有德的人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在位者要率先垂范.孔子<论语>中的道德思想包含着合理的内容,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道德教化和稳定社会的作用,有些道德内容规范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至今日,仍有一定的道德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政治伦理学建构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与道德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但并不由此而成为相互排斥的两极,政治与道德在一定的规范领域或时代意义上,是完全可以互通和浸润的.因此,无论从政治的起源,还是从我国当今政治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来看,政治都具有本源性上的伦理价值和道德实践精神.  相似文献   

19.
儒家伦理作为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能否纳入当下的伦理体系?笔者不赞成那种把儒家伦理与市场伦理对立起来的观点.诸如"恕道"精神、商业伦理、"中和"哲学等儒家伦理中的某些重要思想非但不与市场伦理相悖,而且恰恰是市场伦理所必需的.中国当代市场伦理的建立离不开儒家伦理这一民族特色,但不能以儒家伦理为其本位和核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形上世界的崩溃,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扩张使现代人不可避免地被卷进了技术大潮的漩涡中,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技术统治的贫乏时代。在这个思想贫乏的技术时代,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医疗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不断冲击着现代人脆弱的道德底线。与技术突飞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类在运用技术的过程中不断遭遇伦理困境。现代技术的伦理困境深刻影响着现代人的道德世界观,突显了道德的相对性和主观性,从而为道德领域中的相对主义倾向提供了孳生的土壤和蔓延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