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伦理”话语及其缔造的中国伦理传统在人类历史上具有独特的文明史意义.其一,演绎了一种文明形态和文化形态,是家国一体、由家及国的“国家”文明的话语演绎,是入世而超越的伦理型文化的话语表达,建构了中国人特殊的精神世界和精神气质.其二,创造了一种理论形态,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的精神哲学形态,悠久深厚的伦理传统使中国不仅是礼义之邦,而且是伦理学故乡.其三,提供了一种世界观,即“以伦理看待世界”的“伦理世界观”,以伦理和伦理精神为文化内核建构精神家园,创造了与西方“市民社会”迥然不同的“伦理社会”.  相似文献   

2.
"环境进入伦理"内含重要的哲学改变即道德世界观的转变.从康德和黑格尔对道德世界主观性的审查看,道德世界观的转变有赖于两个条件:道德确实性之丧失、道德世界从先验预设转向生活世界.与此相联系,"环境进入伦理"有赖于意识现象的两个转变:一是自然之意识的生态转变;二是道德之意识超越传统二元论而向生活世界之回归.在这些转变中,与"环境进入伦理"相关联,"道德世界观"的转变表现为五个方面:其一,检讨传统二元论;其二,道德世界设定的和谐建立在生态基础上;其三,道德世界观呈现多元化趋势;其四,我们面临道德世界的多样化的斗争;其五,我们由此进入了一种后现代的道德世界.  相似文献   

3.
伦理和道德的辨证考略—基于黑格尔精神资源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格尔精神哲学关于客观精神的描述有两种旨趣:<精神现象学>中的思想进路是由"伦理世界观"到"道德世界观";<法哲学原理>中的思想逻辑是"道德"向"伦理世界"的转向.看似差异的精神逻辑隐含表达了道德哲学两个重要范畴"伦理"和"道德"之间的辩证关系:个体道德在既有的伦理中孕育形成,并有待于在绝对自在自为的伦理理性中检验;道德又蕴涵着较高的主体性原则,推动伦理的进步与发展;伦理与道德是在相互关联中互动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和谐是文化,也是文化的产物。中国传统的和谐观以伦理为基础,西方传统的和谐观以宗教为基石。和谐的当代本性是伦理的,它蕴含着道德自我的伦理要求,尊重他者的伦理原则,个体以实体为指归的伦理精神和社会作为伦理实体的道德精神以及人对自然的伦理责任。和谐的伦理定位使伦理成为和谐最为亟需的文化因子。  相似文献   

5.
伦理实体的诸形态及其内在的伦理—道德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伦理实体是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和《法哲学原理》中提出并充分阐发的重要概念。在黑格尔道德哲学体系中,伦理实体是由家庭———市民社会———国家诸形态构成的辩证发展的体系。家庭是直接的或自然的伦理实体;市民社会是过渡的和否定性的伦理实体;国家是复归的和否定之否定的伦理实体。在伦理实体的这三个结构中,都存在着由“伦理的实体”蜕变为“不道德的个体”的可能与危险。伦理实体的概念与现实中存在的伦理—道德悖论,要求进行道德哲学的转向,由对个体伦理、个体道德的关注,进展到对实体伦理、实体道德的追究,建立以个体伦理—实体伦理为二维坐标的道德哲学体系和伦理精神体系。  相似文献   

6.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运用“理想类型”方法对现代性经济运作和财富积累的动力机制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促动资本主义产生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新教伦理精神”这种维系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精神气质。挖掘韦伯理论精神价值的合理内核,对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能够提供社会伦理的文化价值因子和道德信念的动力支持,对推动中国社会从“道德世界观”到“伦理世界观”的演进以及伦理—经济“生态”的建构具有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责任伦理:现代社会伦理精神的必然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责任伦理,即一种以“尽己之责”作为基本道德准则的伦理,其判定道德善恶的根本标准是:尽己之责方有德。作为一种独特的伦理精神,责任伦理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世界伦理学领域得到日益广泛而又高度的重视,有其深刻的必然性根据,是现代社会伦理精神的必然诉求。其必然性根据即在于比较适应现代社会中公民的权责关系状况、道德生活境况和道德推理方式对富有成效的道德规范或道德原则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将教育学视为使人们合乎伦理的一种艺术,并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伦理地塑造人"的教育观.首先,"伦理地塑造人"的教育是除去"自然的质朴性"的教育.黑格尔认为,教育在本质上是伦理性教育,作为人类自我完善的中介,教育超越个体自然本质,促使人从简单的自然欲望向着具有自由精神和普遍伦理精神的存在者发展为目标.其次,"伦理地塑造人"的教育是实现自我解放的教育.黑格尔认为,教育是获得自我解放和自由的基础性环节,通过教育,人能够从消极无我或者恣意妄为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教育即是对人进行道德教化,以培养合格公民为旨归,而一个合格公民即是获得自我解放和拥有自由的个体.最后,"伦理地塑造人"的教育是立足于伦理共同体的教育.黑格尔认为,个体的道德实践只能从家庭、民族和国家等诸种共同体的现实伦理精神出发,教育只有立足于并依托于伦理共同体,才能培育健康的人性和优良的品性,才能展开其促进人的公共性普遍伦理精神成长的实践图景.  相似文献   

9.
伦理信任,既是行为自由方式,也是社会精神结构。作为前者,其具体形式是“己-他互利”的道德信任或“纯粹利他”的美德信任;作为后者,它是社会秩序的深层结构,并构成制度、法律、规程建构的本质规范及实践指南。伦理信任的精神本质是“平等-共生”,它遭遇解构的表现形式是道德沉沦和美德消隐,但实质却是“平等-共生”精神结构解构。解构伦理信任的社会方式有两种,即前结构性解构和结构性解构,前者是政治以颠倒伦理的僭越方式设计和创建无伦理信任精神结构支撑的制度、法律、规程,使社会只有刚性的形式秩序;后者是指以伦理信任精神为指南构建起来的社会秩序,在运作进程中遭遇畸形变化的世界力量解构了其深层社会精神结构。两种方式都源于“财富-权力”结构的垄断。因而,改变伦理信任消解状况,重建伦理信任精神结构和伦理信任方式,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财富-权力”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姓名作为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姓名反映了个体与家庭伦理实体的伦理关系,是家庭伦理精神的体现。近年来,人们对姓名的随意使用和更改,表现出对姓名伦理认同的缺失和道德自由的彰显,其深层原因是家庭伦理精神之式微、伦理——道德生态链的断裂。通过家庭的伦理回归、建立伦理与道德的价值生态,才能实现对姓名的伦理认同和回归。  相似文献   

11.
康永超 《南都学坛》2000,20(5):61-63
历代儒家积累的丰富而有价值的道德治化的基本经验有 :注重基础道德规范建设、注重道德制度化建设、注重理想人格建设。研究和借鉴这些经验 ,有助于搞好当前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2.
器官移植的伦理研究是器官移植技术与当代社会文化、生命伦理观念交叉的产物。器官移植伦理研究以器官移植的理性问题为其研究对象,以生命伦理学利益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为理论依据,从人类发展的自身利益出发对器官移植进行理性思考,从哲学的高度,考察器官移植的道德价值;从社会公平与正义出发,讨论人体器官这种稀有资源的收集、分配问题;探讨器官移植实施过程中社会、医疗组织、医务人员的道德责任等。器官移植伦理研究既客观反映社会对器官移植技术使用进行控制的要求,又为这门新的医学技术的发展清除伦理障碍。  相似文献   

13.
梁实秋作为一个新人文主义者,虽然未直接受奥勒留的影响,但从伦理道德这一视角看,梁实秋与奥勒留又存在跨越时空的精神纽带.梁实秋深深着迷奥勒留的是他作为严肃的苦修派哲学家完善的伦理道德思想,而伦理道德的最高境界就是理性,就是善.梁实秋与奥勒留一生都是伦理道德的坚定实践者,他们之间的精神血缘如同天空之没有栅栏,穿越千年达到了深层次的契合.  相似文献   

14.
国外一些机构和学者正在尝试制定一份国际《水伦理宪章》,用来从伦理层面指导全球水使用行为,以实现人类水资源利用和水生态系统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这份宪章的制定在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相关机构和学者应该积极投身其中,将我国传统水伦理精华和当代水伦理,特别是河流伦理的研究成果应用到这份宪章的制定中去,为相关伦理原则的完善和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逐渐把政治妥协纳入政治范畴,提升为解决矛盾冲突的普适机制之时,学界对政治妥协的伦理困境问题却缺乏应有的关注扣分析。从中性扣褒义的角度界定政治妥协这一范畴无法遮蔽它在伦理上的尴尬处境。通过对相关文章的梳理,可以形成如下认识:学界目前认可政治妥协伦理困境根源于道德绝对主义扣传统文化中志士精神、勇士精神的观点,但对志士精神、道德绝对主义立场的成因却缺乏进一步的分析,对如何走出政治妥协伦理困境问题也基本没有涉及,形成令人遗憾的学术盲区。  相似文献   

16.
基因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人们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和无限的遐想,但它也带来人类无法回避的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我们不得不在这一对矛盾的冲撞中寻求人类社会发展之路。治疗性克隆并不必然滑向生殖性克隆。胚胎干细胞研究是一项值得支持的人道主义事业,应该得到伦理辩护。严格伦理规范和伦理程序,是支持胚胎干细胞研究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行政官员的恰当代理和公民的自愿委托是西方国家行政伦理关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从伦理角度来审视原来我们只是侧重其政治性而忽视其伦理性的契约,通过对社会契约的道德前提(包括对人性的解释)和社会契约中蕴含的道德原则(包括契约的道德含义和价值理想等)的阐述,即可把西方国家行政伦理关系内涵提示出来.  相似文献   

18.
通过探讨中国传统伦理精神与现代经济的关系 ,并在多元文化背景中整合传统伦理 ,在现代经济关系中实现价值转换 ,从而建构起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新的伦理精神 ,这是本文给予的回应和提供的思维路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保卫干部队伍是一支较为特殊的队伍 ,它肩负确保高校安全与稳定的使命。要使这支队伍较好地发挥作用 ,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依靠高校保卫干部的良好职业道德素质。本文从高校保卫干部的职业角色入手 ,分析论证了高校保卫干部扮演着三重职业角色 ,受到三种相应的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 ,得出了高校保卫干部的职业道德素质应是与三种职业道德素质交叉部分组成的素质群体的结论 ,并依此提出了提高高校保卫干部职业道德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0.
师德建设应该进一步深入改进,为此,理论上要合理定位,标准上要符合社会发展实际,方法上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实践成效来鉴别师德建设的得失,从而提高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