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论述丰富而深刻,是新时代新征程理解把握二者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从理论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人民至上的立场原则、和谐共生的思维理念上建构起彼此相契合的同一形态;就实践逻辑而言,中国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时期的现代化探索和建设之路上对中华传统文化确立了批判继承、守正创新的辩证思维理念;就价值逻辑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根”“魂”渊源的内在关系,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展示中国气象、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方面的独特价值作用,向世界传递当代中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文化自信与自强。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提出自我革命是对现实和时代的总体回应,具有深刻的发生学逻辑和整体性视野,以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逻辑基色,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逻辑基调,丰富生动的中西方政党实践为逻辑基石。蕴含了高瞻远瞩、立足全局的战略思维,统筹兼顾、全面把握的辩证思维,问题导向、靶向治疗的精准思维,未雨绸缪、严明纪律的底线思维。提出自我革命,既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建设话语体系,又维护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为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和治理水平、能力提供了主体性保障。  相似文献   

3.
该文是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讨论。介绍了古希腊、古罗马哲学家对语言问题的看法,以及古代中国先哲的解释。然后从汉语成语入手,展示了墨家名学研究的科学性。对英语中的换称现象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考察了名实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跨学科研究在语言与思维关系探索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古代先哲对于名实之争的讨论,以及现代语言学言无定论的观点,结合实际的语料分析结果,揭示了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两大主要流派儒家与道家学说的研习可见,“道”与“德”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两个核心概念,“明道”与“修德”贯穿于中华文明演进的全过程。“明道”偏重于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修德”偏重于对主观世界的完善,这种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有机融合的内在认知思维逻辑,又以“明道”与“修德”并重为社会实践的行为逻辑,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特点,也是突出的优势。将“尊道”与“贵德”并重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融汇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决定》特别提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承的东西很多,而"善"在其中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春秋战国时期,先哲们认为,"可欲之谓善"。这是国人对  相似文献   

6.
意义问题作为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的中心论题,其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哲学思维的发轫处。“前分析哲学”时期的先哲们在思考本体论与认识论问题的过程中开始了对语言意义的探索。“分析哲学”时代的哲学家使用现代逻辑手段探讨意义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义理论。进入“后分析哲学”时代,语言哲学内部的语用转向成为意义问题研究的重要取向;与此同时,欧陆哲学中的哲学解释学引发了意义研究的当代转向,开启了意义问题研究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非逻辑方法与科学认识敬志伟非逻辑方法的价值和意义,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说它古老,是因为早在古希腊时期,人类的先哲们就已经开始谈认论它的涵义、特性和运用范围;说它常新,是因为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它引起了人们特别是许多科学大师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相似文献   

8.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更名完成后,需要解析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面临何种机遇,要思考哪些问题,其实践逻辑是什么样的。文章使用文献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分析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面临的三大机遇和实践逻辑。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面临提升扎根度、融合度和贡献度的三重机遇,需要重点思考其逻辑起点、定位框架、思维与表达逻辑、构建方法等问题。其实践逻辑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彰显文化自信;钩沉于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实践,凝练学科内核;借鉴吸纳人类知识,在求变与应变中促进学科本土化创新;观照中国大地,服务社会需求和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9.
逻辑是关于思维形式的学问 ,但并未覆盖人类一般思维中所有思维形式。基于前人发掘思维形式时固有的思路和手法 ,导致开掘过程如方中割圆 ,圆取得再多也无法穷尽普通思维之方。思维形式理应是多种关系的体现 ,但词项逻辑只侧重于类属关系 ,命题逻辑只侧重于依存关系 ,人们的审美感受不同 ,对思维形式发掘的深广程度也不一。现代逻辑逐渐把逻辑拉到数学领域 ,时代呼唤关于人类一般思维的逻辑  相似文献   

10.
传统形式逻辑、康德先验逻辑和思辨逻辑都研究思维形式,它们都是广义的形式逻辑。但前二者由于所研究的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没有真正统一起来,它们所研究的思维形式就不是真正的思维形式,因而它们不是真正的形式逻辑。思辨逻辑所研究的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是真正统一的,因而它所研究的思维形式是真正的思维形式,从而思辨逻辑是真正的形式逻辑。讨论了这三种逻辑对传统形式逻辑矛盾律的态度,进一步认清了这三种逻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弼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圣人具有超拔的智慧而不滥用智慧,"圣人有情论"还圣人以正常人的生命情感和自然之性,把人格神还原为普通人.在树立"圣人"这一人格典范时,王弼将儒家的理想融人道家的自然,以道家的思想改造传统的儒家经学,形成其"内道外儒"的人格特征,在对经学的重新阐释中将道家推向历史的前台,掀起魏晋玄风,中国哲学思想在这里出现了大的转折,对后世的文学、美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晓春博士的《张载哲学与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研究》是一部研究张载哲学和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学术专著.李博士从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独特视角,对张载哲学的核心命题“太虚即气”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得出了张载哲学研究在当代受到西学研究视域影响而误读的结论.该书不仅仅是一部研究张载哲学的著作,还是一部系统的反思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3.
鲁迅和嵇康:越文化人格的同源性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与嵇康是不同时代的两位文化人物,但由于相同的文化传统--越文化的浸染,使他们在精神品格、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等方面表现出许多趋同性;究其原因,乃区域环境中固有的文化思想精髓通过文化的传承和民间的积淀影响产生作用.鲁迅对先哲的有意追摹,使其得以承续先贤又超越先贤,成为现代中国最卓著的反封建反传统的思想革命的斗士.  相似文献   

14.
在《天青石雕》的艺术呈现中,20世纪30年代欧洲人的焦虑与空虚同中国道家圣人的超然与平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边是悲剧中英雄的呐喊与无助,一边是“石雕”上道家隐者的悠然自得;“呐喊”源自诗人对于迷茫现实的抗争,“悠然”源自诗人对于道家境界的渴求;《天青石雕》作为诗人晚年追求不朽艺术与人生的成功之作,中国的道家情怀被赋予了西方视角下的重读,并揭示出:人间的不尽苦难和悲剧在于得道修行的缺失、在于永恒恩泽的缺失、在于灵魂回归之路的缺失。  相似文献   

15.
基于“孔庙世界”在根源的提问下成为一个学术上可以展开的议题,从孔子“祭如在”出发,通过诠释周濂溪、朱熹、黄干等对于孔庙与乡祠中祭祀先圣先贤的追问,认为对古圣先贤所书写的文本典籍的阅读,与圣贤在精神上“相通”,通过在孔庙、乡祠内对先儒圣贤牌位、画像或塑像的祭祀,用“道统”超越“血缘祭祀”的局限,实现与先圣先贤在“气”的“相感”。“孔庙世界”中的“祭如在”是将先圣先贤模仿为生者进行“致敬”“致孝”,将先圣与后学“共在”于“共在世界”。  相似文献   

16.
现代性思维的转变,使得我们生存的世界正发生着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在未来还将持续良久。在众多变化之中,最显著的就是人类获得了优质的物质生活。但是,这样喜人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质变成了人类自我麻痹的催化剂。因为人类在沾沾自喜的同时,忽视了现代性暗藏的无穷危机。这场危机的厉害程度是不言而喻的,一旦处理不好,人类将在睡梦中被危机吞没。所以,我们必须回归生命的本来面目,通过中国传统哲学的生命观来考察审视现代性危机,并从先哲的“生命一宇宙”系统的整体性来揭示危机的背后实质,最后从佛道两家的生命观中寻求解决危机的秘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有发达的贤能政治思想及选举制度。西风东渐,中华文化传统里里外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而受到冲击最严重的恐怕首数中国政治文化传统。受文化决定论和还原论影响,人们将贤能政治与民主政治片面对立起来。孙中山先生秉持理性公允的文化态度,力持中国政治文明在世界上具有优势,值得珍惜、继承和发扬。长期以来,孙先生的观点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更谈不上冷静、系统的研究,致使我们在政治和文化心态方面极不自信。中国古代贤能政治和民主政治各有千秋,各有利弊。对中国贤能政治及其选举制度和西方民主政治及其选举制度展开解剖、比较和融合,有望促使二者完善,有望产生更有优势的混合政治,有望解决文明冲突。  相似文献   

18.
中西古代“伦理”与“学理”财富思想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是建立在儒学伦理的思想基础与封建皇权统治的政治基础上的。西方古代学理财富思想是建立在哲学思辨与理性精神的认识基础、民主理念与宗教文化的思想基础以及法制与神权的政治基础上的。通过中西古代伦理财富思想与学理财富思想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中西古代在思维方式,特别是在理论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人性意识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而这正是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之所以没有形成较完备理论体系的重要原因。面对这一尴尬,我们必须努力运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不断创新思维,把古代伦理财富思想中的正义与道德等价值诉诸于当代中国现实载体中,加快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9.
从事中国隐逸文化研究者历来代不乏人,有关隐士的定义、名称及分类的言论也很不少。然而,基于笔者个人对中国隐逸思想的理解,对前人的相关言论总感到不慊于心,因而在此提出一些个人新见以供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许筠诗论的价值,是由朝鲜诗学史的独特地位以及中朝诗论范畴的比较而确定的。其诗论体现在"性情论"、"载道论"、"天机论"、"尚唐论"等方面,这些诗论对后来朝鲜诗论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