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言是国家重要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和信息资源。语言资源学是以语言资源为研究对象,研究语言资源的生成、演化、分布,语言资源的结构系统,语言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等问题的学科。语言资源学(论)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加深入地认识语言的属性,更好地保护、开发语言资源,使语言更加高效地为人类交际服务,保护人类语言的多样性与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语言资源学(论)的建构为科学研究语言资源提供了理论指导,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社会性、工具性、系统性、全民性是语言的属性,其中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从资源学的角度对语言进行分析表明.语言具有再生性、共有性、转移性、可利用性、价值性和守恒性等特点.这些特征是一般资源的共性特征.所以资源性也是语言的基本特征。语言研究的资源学视角是一个新的研究角度。  相似文献   

3.
语言景观作为一种城市形象传播的符号和载体,在公共空间的信息传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宁夏城市语言景观中,自上而下的语言景观折射出官方对待汉语和英语语言权势的态度,自下而上的语言景观则从私人领域的视角反映了语言景观的经济性与文化认同。私人标牌与官方标牌呈现出一致的语言认同,宁夏银川市七个区域的词汇网络图表明私人标牌更注重标牌语言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语言资源观及中国语言普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语言规划的角度考察语言,可以有三个维度:语言问题、语言权力、语言资源.语言问题主要指语言给社会带来的麻烦.语言权力指社团和个人在语言方面所拥有的权利.以往的语言规划,主要是解决语言问题,在解决语言问题时也不可避免地涉及语言权力.但是,语言资源意识却相对缺乏,对语言资源的保护、开发不够自觉,措施不力,加之现代社会条件的剧烈变化,造成语言资源的严重流失,并由此引发一系列语言问题.树立语言资源观念,了解中华语言资源的基本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语言资源保护、开发措施,已经成为当今国家语言规划的必务之事、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当今,人口流动和信息化两大动力使得语言与经济的关系更加密切,语言的经济属性由模糊变得清晰,语言对经济的贡献日益彰显,成为不可忽视的经济现象。菲律宾与我国隔海相望,是我们的重要邻国,与中国既有历史的渊源又有现实的纠结;同时,菲律宾的语言资源丰富,是亚洲最大的英语语系国家,语言经济发达。分析菲律宾的语言资源对语言经济的促进作用及国家政策的激励动能,对我们加深对邻国的认识有所助益,对我国的语言资源保护和利用以及语言经济的发展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构建乡村公共文明语言景观对乡村语言治理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比较缺乏对传统村落语言文明的实证调查,故以语言景观理论为视角,以家风家训、敬惜字纸等传统形式,展现传统村落礼仪文明语言景观的历史风貌,同时通过解读文化墙、公示栏、数字技术与语言景观的交互关系,呈现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传统村落公共语言文明。乡村公共场所语言文字规范性不足、村民语言文明素养不强、乡土语言文明资源传承乏力等现实问题依然存在。可通过加强对国家语言政策的宣传引导,重视提升语言文明素养和语言服务,传承保护优秀乡土语言文化遗产等路径切实推进乡村语言治理进程,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语言的资源属性和经济价值日益凸现。语言学界的关注也逐渐转向于对语言资源和语言经济的研究。我国有哪些语言资源?如何保护语言资源?如何开发和利用语言资源?如何发展语言经济?国外语言资源建设和保护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带着这些问题,学界同仁走到了一起,共同探讨语言资源和语言经济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语言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学界近年讨论的"语言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言资源"是指语言本体及其社会、文化等价值,狭义的"语言资源"是指语言信息处理用的语料库和语言数据库,以及语言词典和声电动画片等语言资料.本文讨论的是广义的"语言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信息化的加速发展,社会对语言实际需求的加大,以及语言功能的变化,人们对语言的认识正在发生变化,从将语言视为问题逐渐转向将语言看做资源,发出了保护建设和开发利用语言资源的呼吁,从而促进了学界对语言资源问题的热议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张婧 《国际公关》2023,(8):167-169
南昌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语言景观是多语研究的新路径,彰显区域独特文化资源。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虚拟空间语言景观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南昌市门户网站虚拟空间语言景观情况,指出南昌市门户网站语言景观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虚拟语言景观建设价值,以期为有效发挥语言景观功能、展现南昌地区特色、提升地区整体魅力和文化软实力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强对河北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利用,系统地研究这些名城的语言景观是很有必要的。这些名城的语言景观类型多样,呈现出鲜明的特征,语言景观的文字类型及载体材料也各不相同。语言景观有不同的功能,设计原则主要包括创新、文化传播、多样化、权威性、和谐等原则。城市语言景观供给与旅游经济发展紧密相关,设计凸显河北历史文化特色的语言景观,有利于河北名城的形象构建。  相似文献   

11.
语言教育不仅要与国家的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更要与各高校所在区域的语言、经济、文化的具体发展需求相匹配。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围绕内蒙古地区语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现状,指出目前内蒙古高校语言人才培养与本区域社会发展不相匹配的事实,并针对当前内蒙古高校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宏观布局和微观操作两个层面对未来语言人才的区域性培养做了有益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内蒙古T市4个不同类型蒙古族村落的调查资料分析发现,乡村蒙古族语言使用能力有较大变迁;从语言社会学的角度看,村落因素、个体因素以及国家语言政策等对乡村蒙古族语言能力和语言选择方面均有着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语言接触是指不同的语言或方言在一定的环境中,经过长期或短期的频繁交际而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一种语言现象。内蒙古西部方言区的语言具有晋语的某些共同特点,同时又融合吸收了周边蒙语、满语等少数民族语言。文章从语言接触方面对前贤的文章作整体梳理,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迅速,旅游经济的地位不断提升。然而,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却遭受了非常严重的破坏。面对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以及开发与保护冲突日益激烈的严峻现实,寻求一簪科学的草原旅游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从生态旅游的视角出发,剖析内蒙古草原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促进内蒙古草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内蒙古民族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土地资源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与探讨,提出土地资源学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6.
作为语言符号的一种属性和语言研究的一种视野,理据性可以从语用角度考察,这样做有助于解决语言理据的历时存在与经验考证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理据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研讨会一直是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整合资源,扩大影响,持续推动草原文化研究深入开展,从2009年开始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研讨会改为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并将内蒙古文联、内蒙古广电局、内蒙古博物院主持的三个分论坛纳入其中,使之成为平台固定,机制开放,主题多元,形式灵活的重要专题学术论坛。第六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主题为:草原文化与蒙古族文化。本文将从蒙古族文化与草原文化、草原文化与文学艺术、蒙古族民族电影发展、草原考古文化四个方面,对此次论坛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进行综述。此次论坛将对今后深入研究和展示中国北方草原民族的历史贡献,大力推进草原文化开发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尔沁文化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及成就。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科尔沁文献信息资源平台的建立,能够为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提供信息资源服务,整理和收集科尔沁文化数据资源,展示科尔沁文化研究成果,加强了图书馆特色馆藏数据的建设,更加有效地体现了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服务中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乌兰夫同志自1945年11月主持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工作以后,特别是1947年5月主持内蒙古自治区工作以来,为贯彻党的发展民族语文的政策,采取反对轻视民族语文、加强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改革民族文字、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措施,全方位地启动并加强民族语文工作,为民族语言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乌兰夫同志所采取的这些措施,具有鲜明的开拓性与创新性特点,对于民族语文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