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比德"是古代中国人观照自然的一种独特方式.比德的目的不在于关照自然,而在于"德法自然".其理论内涵远远超过了学界所界定的自然审美观范畴."比德"的范围很广,不限于山水玉石花草树木,还包括学界所忽视的飞禽走兽,其影响甚至渗入了古代的礼仪习俗."比德"的思想根源是"天人合一"自然价值观,其思维方式则是"引譬联类"的类比联想.  相似文献   

2.
陈涵平 《学术研究》2012,(9):151-156,160
比德说的基本内涵是借助自然万物来比附和凸显人的品德。这一形象化的思维过程,既是道德品性的张扬,也是审美意象的塑造,更是生态意识的显现。山水风月花草鱼鸟物物有德,体现着万物有灵的生态意识;借物之德比人之德物我不隔,展现着亲和自然的生态情感;物性人品异质同构两相融和,表现着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从生态哲学的角度重新考察比德说,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其所包含的丰富意蕴。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这历史的源头上,先秦的“比德”美学思想,以其鲜明的理性主义色彩,颇为完备的理论形态和丰富的审美实践而对后世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十分引人注目。但这样一种重要的美学思想,迄今很少有人问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本文拟就先秦“比德”美学思想诸问题试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们把中国古代提出并建构的以自然之道的规律运动与人的情感变化异质同构的类比、比附的自然审美观,称为"比情"自然审美观。"比情"自然审美观在《淮南子》中就初见端倪,但真正提出并系统论述的则是力倡"天人感应"的汉代大儒董仲舒。"比情"自然审美观虽然在诸多方面与"比德"自然审美观有相似之处,但在"比"的内容上却有侧重情感关系或道德关系、"情化"或"德化"等重要区别。它与"畅神"自然审美观在内容上有相似交叉之处,但也存在着情感抒发范围、形式和程度等种种差异。"比情"自然审美观的提出和建构是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发展的一个重大飞跃,是由"比德"到"畅神"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环节,它对后世美学和文艺创作影响深远,在一定意义和某些方面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在当代社会亦具有诸多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自然审美三维结构的建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体认,中国的传统自然审美心理倾向于致用功能和审美旨趣,古代文人用数不胜数的作品建构了自然审美结构的三维———“比德”、“拟情”和“畅神”。“比德”、“拟情”、“畅神”有其特定的生发基础和固有的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儒学的关注焦点是德性。格物致知是度自然之物,得人伦之知。这正是原始儒家乃至中国古人从自然物象上会取道德启示的比德观念。以此观之,程朱对“格物”的训释比较含混,且存在着知识取向与实践取向的混杂,容易导致知识取向的歧出。阳明转而将格物致知释为在事上推扩良知,这固然凸显了格致论本来的实践取向,但他误以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误把通过格自然之物来获取人伦之知理解成通过格物(正事)来推扩先验的良知;他对格致诚正逻辑关系的把握也有误。而两派的共同问题是,都没有意识到原始儒家的比德观。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人"比德"的审美情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彤 《人文杂志》2002,(5):122-125
“比德”是中国人重要的审美情趣 ,它体现在历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中 ,推动了中国历代文学艺术始终沿着一条健康的道路发展 ,这也正是“比德”作为中国人一种重要的审美情趣历经几千年沧桑变迁却未发生质的变化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8.
“比德”是中国古代形成的有民族特色的以物喻人之审美传统.松柏生性耐寒,常年青翠,材质坚韧密实,在暗示、象征主体理想人格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比德传统的影响下,松柏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个非常突出的意象,累积起丰富的文化意蕴,先后形成了岁寒后凋、坚贞有心、孤直不倚、劲挺有节等内涵,成为君子人格的象征.和竹、莲相比,松柏在象征君子人格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松柏是“树”立的中国人,成为我们民族理想人格的符号.  相似文献   

9.
水:中国古代的根隐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刁生虎 《中州学刊》2006,(5):180-183
水是中国古代极为典型的根隐喻。以水比德、以水喻道、以水论政、以水谈兵等以自然之水隐喻社会人事的做法是中国古人基本的思维习惯和修辞倾向。而从本质上来说,以水为喻之思维模式和修辞倾向来源于天人合一这一中国古代最为基本的思想观念。它决定了中国古人在组织行文时,常常表现出以自然喻人事的叙述模式,而水则由于其本身所特有的各种属性而备受古人的青睐,从而成为中国古代的根隐喻。  相似文献   

10.
"君子比德"说与儒家的审美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君子比德"说是儒家描述理想人格的一种非常独特的手法,其实质是用自然物的某些形式特征来比附、象征主体人格的某些精神品质,从而使君子人格形象化、审美化,这一手法反映了儒家的审美兴趣主要倾向于人格美而不是自然美.  相似文献   

11.
采莲探源     
“采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常见主题之一。从发生的时间上看,采莲分为秋天的“采莲子”与春夏之交的“采新莲”;文学作品中的“采莲”,多为描绘春夏之交的采新莲。从发生的地域上看,“采新莲”最早产生于古代荆楚“江南”地区,是古代江南地区的端午民俗,以后才逐渐扩展到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2.
张颔先生释傅山《[麦连][麦善][口温]陀南赋》之“[麦连][麦善]”为一种以莜面为原料的山西风味食物,其解释不甚准确。“[麦连][麦善]”实为“碾转”,是我国古代产麦区把将熟尚未熟的青麦磨制而成、以庆贺麦收的一种尝新风俗。  相似文献   

13.
高玉 《河北学刊》2008,28(1):104-109
"懂"是现代文学理论范畴,是理性主义的产物。中国古代文学欣赏不以"懂"为标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把"读"和"解"进行了区分,"读"和"解"都属于文学欣赏活动,但"读"比"解"更具有根本性,没有"解"仍然可以欣赏,并且不影响欣赏的性质,但如果只有"解"而没有"读",即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体味,那就构不成欣赏。中国古代的"解"主要是文意上的,它与现代文学理论中的"懂"具有根本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裘锡圭  曹峰 《文史哲》2007,(4):5-16
裘锡圭先生在古文字、古文献、上古史等领域均有很高的成就,为学界所公认。2007年3月,应文史哲编辑部之约,裘先生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的采访。在访谈中,裘先生回顾了自己的学习和研究的历程,就"古史辨"派、上古史、出土文献研究及"二重证据法"、"五帝时代"等问题畅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古史辨"派在对上古史认识的大方向上是正确的,在古书辨伪方面则有许多地方需要纠正;我们今天对于疑古思想和学说应持继承与批判相结合的态度。20世纪70年代以后虽然涌现了大批出土文献,但就出土文献研究而言,传世典籍以及历代学者对传世典籍的研究仍然是基础。目前中国古典学,包括出土文献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不在缺乏理论或方法,而在研究者往往缺乏科学的态度。必须大力提倡一切以学术为依归的、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提倡学术道德、学术良心。  相似文献   

15.
王永祥 《河北学刊》2006,26(3):50-53
“和”之为德,乃是常识,但在现今的伦理思想史或伦理学说史中,却较少系统论及,而对于“和”德在伦理规范体系中的地位,就更是未见有人提及。本文对中国古代有关“和”德的思想作了较系统地梳理;同时,依据历代、尤其董仲舒“德莫大于和”及把“和”视作“天德”的思想,提出了“和”为中国古代伦理观的“总念”的观点,并作了相应论述。  相似文献   

16.
原始人类社会的一个共同点是基于对生命的崇拜。进入文明社会后,大多数古老文明抛弃了这种原始崇拜,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这种传统引发了局部的生态恶化,并最终导致许多古代文明的衰落。发端于西方的工业革命,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引发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这就迫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种反思中,吸收和借鉴中国富有生命力的传统的生态观,是形成现代人类生态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天人合一”思想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从整体把握宇宙万物,实现人与自然相通相和的精神境界,为古代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模式,是一种成熟的宇宙意识和诗意的人生理想。顾恺之绘画理论和绘画实践的“以形写神”说是从“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出发,将“形”与“神”的范畴加以综合,以人、自然、神灵三者的融合为表征,体合宇宙精神,达到“通天人之际”神人以合的精神境界,从而实现画家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8.
在先秦至汉这一历史阶段内,中国的话语形态经历了由"语"到"说"的嬗变过程,"语"这种场所,是以西周时代以来的社会制度为依托的,可以说是一种"安定"的话语场所;与之相反,"说"的场所则不再有稳定的社会基础.处于失去西周时期那种秩序的社会之中,要捕捉住心情多变的听者的心理,"说"的对谈就要磨练话语技巧.因此谈说者们为了吸引心情多变的听者们,在凝炼种种技巧的同时,其内容也更加丰富.小说这种文艺形式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9.
甲骨文"月"、"日"的哲学内涵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甲骨文是象形文字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如“月”字有“早月”与“晚月” ,“日”有“东日”、“西日”、“冬日”、“夏日”、“中日”等 ,这是阴阳五行体系 ;单个“月”字是形象文字 ,是静止的、孤立的 ,表示时间不动、空间不动、万物不动、“月”字不动 ,如同幻灯艺术 ;双“月”字 ,则是抽象文字 ,是运动的、对立的 ,表示时间运动、空间运动、万物运动、“双月”运动 ,如同动画艺术 ;30 0 0年前 ,中国古人造字时 ,已形成了较完备的哲学思想体系 ,并把“对立”、“统一”、“运动”、“变化”、“发展”等重要哲学范畴 ,融入到甲骨文字中 ,传给后人。  相似文献   

20.
建设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新的社会治理与发展目标。建设当代和谐社会需要从传统思想资源中汲取智慧,引以为鉴。儒家“小康”“大同”两个层次的社会理想图式,要求我们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时要善于区分现实政治治理的“善治”与和谐社会道德理想两个层次。传统民众“太平盛世”、富而均平的追求,要求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要把公平正义作为突出问题加以解决,并将其作为重要价值目标来追求。和谐社会的实质内容和建设目标应体现为“政通———人和”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