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孩子"是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中的主要人物,对这部小说的主题建构具有重要作用。从叙事角度来看,"孩子"在小说中起着多重连接作用,在空间上连接着北京和森林,在时间上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从而巧妙地完成了历史的过渡与转换。从意象功能来看,"孩子"所特有的文化特征,既象征着人性的美好,又象征着历史的新生和希望,从而使这一文本与时代具有相当程度的同构性。因此,对于"孩子"这一意象的选取和经营,显示着作者独特的艺术智慧。  相似文献   

2.
[摘要]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的修筑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空间结构来看,作为文化梯度的地理标志,长城是异质民族文化的分界,它诠释着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多元性的特征,并制约着其空间分布的基本格局。从时间顺序来看,长城促进了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发展,对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统一体的形成意义重大。通过历史上长城的反复修筑,中华大地上各民族的文化实现了分、合、发展的螺旋式演进,形成了中华文化多元性、兼容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中华文化数千年来能不断地发展并一脉相承,也使中华文化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本文从民族文化地理的角度切入,以中国长城和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空间格局为佐证,从更宏观的领域论证长城对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傅斯年、钱穆二人是近代中国史学界的著名人物。他们作为新旧文化激荡时代的知识分子,除了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种整体性的关照之外,还对于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有所探讨,关于屈原的研究便是一例。傅斯年主要从文学演进的思路去研究屈原的历史地位;钱穆除了对屈原进行评价之外,还详细考证了一些相关史迹。  相似文献   

4.
论科学发展观的创新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内含着空间、时间、系统、价值"四大取向",实现了"三维创新":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维度来看,实现了对中国传统发展文化的扬弃与创新;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承维度来看,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从世界发展理论的传承维度来看,实现了对世界发展观的吸纳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基于河南省18个省辖市,以2001—2020年为尺度,构建了河南省财政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两系统的耦合评价模型,并对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变动特征进行了实证测算与解析,对耦合度适宜性跃迁路径进行了拓展性分析。研究发现,从耦合值的绝对水平来看,河南省各省辖市财政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虽有所提升,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从耦合度的时间序列均值变化趋势来看,除部分年份有小幅波动外,其余各年份两系统耦合度均处于不同速度的增长趋势;从空间角度来看,河南省核心与外围两区域之间、各省辖市之间的耦合度均存在较大差距,分布不协调,其中核心区域耦合情况优于外围区域,此外两区域系统耦合度差距逐渐缩小,未来极有可能出现耦合趋同的状况。研究以耦合趋同的可能性为契机,探索了区域耦合跃迁模式并提出了可行性政策建议,旨在为促进河南省教育与经济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地级及以上城市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为基础,分析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空间分布、层次结构及主要城市高等教育规模的位次演变,结果发现:从空间分布演化过程来看,我国高等教育覆盖城市更加广泛,不同规模层次高校在校生同步增加,形成完整的高等教育规模结构体系;从层次结构演变过程来看,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体系服从位序规模分布,并且随着中小规模地区高等教育的扩张,中国高等教育的均衡度开始不断增加,但是离均衡水平还有相当一段距离;高等教育体系规模结构位序也在不断调整中,一些具有经济、文化优势的城市潜力迅速释放,高等教育规模的位次也不断提升,从而冲击了原有位序结构,而且这一趋势还会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0—2020年东北3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法、Kernel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空间变差函数和障碍因子模型,对东北城市群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间内,东北城市群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从均值水平来看,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从空间格局分布来看,集中分布趋势不断加强,已经形成辽宁省东部、吉林省西部和黑龙江省东部三大集中分布区;从空间关联格局来看,全局呈现空间正相关性,局部集聚区呈现“低低增,高高减,高低减,低高减”特征;从影响因素来看,空间结构性影响逐步增强,随机性影响逐步降低,整体空间差异在减少,但仍存在局部不平衡,绿色发展和科技支撑成为主要障碍因子。加强跨部门合作和协调、建立健全农业绿色发展和科技支撑的工作机制,是推动东北城市群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会计发展历史中的典型事件为载体,以发展时间为主要脉络,从文字、货币、账簿、记账工具、记账方法、人物、国家体制等诸多方面,对会计千年发展的漫长历史进行穿插式的反映,旨在通过历史和文化的熏陶,普及会计历史知识,传播会计文化理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专业历史观和职业归属感。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大物博,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但同时也灾害频发,全国各地因灾害造成的文化现象千姿百态。首先,着眼于时间、空间和意识三个维度,以灾害文化为起点分析了"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三个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移民现象。其次,用灾害文化渗透法,以灾害为元初动因,从认知强化、人格共性、民族特性、具象表达这四个层次分析灾害对文化渗透作用的全过程。最后,以河南省为例,从心理情感、信仰差异等方面对灾害渗透的不同文化层面进行具体分析和深入探讨,从灾害视角解读文化发展规律,以期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常德诗墙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空间截面来看,常德诗墙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从时间维度来看,常德诗墙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乡愁、爱情和生命意识等超时空的文化因子,拓展了常德诗墙的文化内涵人生的美好品格、诗意向往和追求,提升了常德诗墙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1.
旨在利用时空GIS技术,整合历史方言数据及可能影响方言变异的非语言因素,建立汉语历史方言地理信息系统.通过这个系统,研究者可以将汉语置于一个广阔的时空背景中,直观地考察方言特征历时的演变与分布、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各方言间的亲疏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语言变异机制,综合考察中国历史时空坐标中的汉语方言演变轨迹.讨论了汉语历史方言GIS开发相关技术路线及实现方案.从中国历史时空数据、方言属性数据、非语言因素数据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数据特点、关系及其组织情况,并对相关难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河南省1990-2012年各县域金融相关比率为衡量金融发展水平指标,利用MatLab、ArcGIS工具,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ESDA局部空间相关分析与空间地理加权模型回归方法,从空间相互作用角度对河南省各县域金融发展的空间布局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揭示其演化特征、空间依赖性及异质性,并对形成原因进行初步探索.结果显示,河南省县域金融发展水平总体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地理依赖特征;同时结合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分析发现,豫北地区地域差距较小,豫东传统农业地区县域金融发展差距较大,揭示出局部空间异质问题;最后结合GWR分析,在影响河南省金融空间布局的因素中,工业发展水平始终主导着区域金融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化,中心城市的工业发展对邻近县域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空间溢出”具有有限的边界.  相似文献   

13.
许多名胜古迹景点都有相关历史人物的英文介绍,但由于翻译问题颇多,未能完全起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以海南名胜古迹海瑞墓中的海瑞介绍为例,运用相关翻译理论,探析名胜古迹中历史人物英译中存在的语用问题,提出改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李大钊的大量文章中,对众多中国历史人物进行了评价。李大钊认为,历史上的英雄是由时势造就的;伟大人物也是在实践中求真知,长才干。他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分阶段评价一个人的漫长一生,并把历史人物的评价融入历史过程之中。李大钊对历史人物的分析有着鲜明的阶级立场,他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认为社会上的一切活动和变迁全为人力所造,决不是几个伟人。李大钊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中,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功过是非、褒贬抑扬依据于客观历史事实。李大钊评价历史人物的马克思主义态度,值得史学工作者学习和发扬。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对生态功能类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化特征的基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四川省独特的自然地质环境,运用计量地理学以及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1965—2015年期间四川省生态功能类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分布与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省生态功能类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分布主要为集聚型;虽不均衡但有向平均分布发展的趋势;已演化成以环四川盆地的高密度分布多核区域和高密度分布片区带为主导、川西和川西南呈高密度片区带状分布的格局。研究还发现:四川省生态功能类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的重心迁移轨迹呈由东北向西南方向迁移趋势,逐渐接近四川省的几何中心。  相似文献   

16.
测算河南不同时期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的结果表明:四个时期河南资本投入保持了非常高的产出弹性,而劳动和科技投入的产出弹性出现较大波动,河南省的就业结构以及科技创新的实力都有待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光州固始”与闽台历史渊源关系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海外联谊会、河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河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河南省固始县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联合于2008年10月21日至22日在固始县召开了"光州固始与闽台历史渊源关系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3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共收到论文70多篇,主要围绕固始与闽台文化、固始与闽台人物、固始与闽台姓氏、固始寻根资源开发与研究等问题展开商讨。  相似文献   

18.
“月氏”读音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氏”,今有两读。本文通过对诸多史籍中关于“月氏”地理、历史的考察,并从音理、字形对其进行了分析,可以确定“月氏”应读为“肉支”。  相似文献   

19.
学界通常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解释中国农民工外出打工动机。而事实上,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需求层次理论不能完整地解释民工个体的打工动机,必须根据不同实际做出新的审视和思考,而中国家庭本位文化则可以提供一种合理的解释。选取了位于河南省南部的一个普通村落,该村打工人数多,且打工现象普遍,笔者将其称为"民工村",命名为L村。论文以文化为基本视角,分析了民工村出现的文化基础,并进一步审视打工的需求动机——缘于家庭本位文化的内在化,最后指出,打工动机的需求类型最终是由不同的文化模式规定的,家庭本位文化才是打工动机的真正文化内驱力。  相似文献   

20.
兴起于河南的北宋杂剧,既是中国传统音乐由最具代表性的歌舞伎乐形式转向戏乐艺术形式的历史产物,又是中国戏剧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初级成熟形态。散见于河南各地的大量北宋杂剧雕砖,珍存了这一艺术样式极具典型意义的图像遗迹,为认识和研究北宋杂剧的兴盛与传播、北宋杂剧表演形态与结构以及北宋杂剧的艺术特征等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历史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