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表面上看来,《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著作,然而,在实质上却隐含、表征着马克思的政治及哲学立场和视域。在《手稿》中,马克思从社会个人出发,即从现实的社会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出发,将政治哲学批判寓于政治经济学分析之中,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表面上的自由与平等,批判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为一种剥削制度的不正义性。《手稿》中体现出来的批判正义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批判新自由主义思潮,回应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潮的颠覆与重构,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露平 《中州学刊》2014,(5):116-121
马克思有没有本体论,是什么样的本体论,一直存有争议。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资本论》及手稿)时期,马克思从批判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关系出发并向批判大工业生产与工业资本的转变,其理论立场一直对本体论进行批判,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已经内置了本体论的批判话语,即对国民经济学的"异化劳动本体论"批判,并作为一种拒绝性姿态一直延伸至《资本论》中。马克思并未构建任何意义上的本体论,他在否定意义上拒绝了那些构建本体论的企图。  相似文献   

3.
胡绪明 《学术论坛》2007,30(7):58-6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资本统治的确立指认为异化劳动这一基本的"经济事实",其实质是抽象劳动对人的统治.马克思将异化劳动同私有财产结合起来,揭示了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即积累起来的死劳动对人的活劳动的统治,揭穿了现代社会异化关系的本质在于抽象劳动成为现代劳动.马克思以异化劳动为核心范畴,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和包括黑格尔哲学在内的整个哲学的批判,开启了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意义的现代性批判的基本路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第一个总体性文本,是马克思思想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  相似文献   

4.
《手稿》的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马尔库塞《手稿》地位观点之批判张和平马尔库塞是最早对马克思的《手稿》(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进行评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1932年马克思的《手稿》一经发表,他即写了《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一文对《手稿》进...  相似文献   

5.
社科信息     
《大庆社会科学》2014,(1):159-160
正马克思的资本批判逻辑及启示常江、杨莱撰文指出,《资本论》及其手搞不仅具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性质,而且葆有社会历史批判的实践品格。《资本论》以双重批判的整体视野集中体现了马克思研究社会历史发展和现代人自我解放的思想逻辑。马克思对"资本"本质的批判逻辑是通过"哲学—经济学"研究的不断视阈融合实现的。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通过古典经济学的批判性研究,形成了对"资本"本质的自我理解:资本是一种"积蓄的劳动"或"对他人劳动产品  相似文献   

6.
任剑涛 《学术研究》2022,(6):52-62+177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在资本时代刚刚显露生机之际的先知性批判作品。他对资本与权力展开了双重批判,从中凸显了理想的社会模式。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明显是秉承马克思的思想余绪,在资本取得全球胜利之际,对其展开持续批判。但相比于马克思对资本的双线批判而言,皮凯蒂的批判仅限于对资本的单线批判,而对权力不仅网开一面,甚至认定那是矫正资本造成的不平等的希望所在。这是一种落单的批判。不问国家权力是否能够矫正资本错失的单线资本批判,其系统性、彻底性与有效性都将受到影响。在影响人类社会活动方式的资本与权力两种巨大力量面前,只要采取批判的态度,就处于一种要么坚持马克思的批判理念,要么将其放弃的决断状态。  相似文献   

7.
财产权是现代政治哲学的核心主题。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核心政治观点认为,资产阶级财产权关系不是自然的永恒的,而是历史的暂时的,因而是必然灭亡的。这一观点肇始于马克思与蒲鲁东的争论,马克思认为,蒲鲁东对资产阶级财产权的批判未能达到一种历史性的理解,结果沦为对资本主义的辩护。马克思对资产阶级财产权的历史性研究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充分展开,尽管在后来的《资本论》中,这些历史研究内容因为科学体系的需要而大大压缩,但财富和财产权问题仍然是《资本论》的理论内核,并构成马克思全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世界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手稿。学界对其写作时间依然存在争议,但从学者的讨论情况看,《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写作始于1843年夏是目前学界的主流观点。在这一阶段,理念与国家现实之间的深刻冲突和背离在马克思头脑中产生了"苦恼的疑问",马克思从社会退回到书房,开始在社会—政治层面寻求苦恼疑问的解决之道,并对黑格尔法哲学展开批判。在手稿中,马克思破除了黑格尔国家观的逻辑神秘主义,并对内部国家制度展开批判,揭示了现代国家个人存在同社会存在的分离,并阐释了其人民主权思想。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在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发展史上,如果说《伦敦笔记》和《经济学手稿》(1859—1858年)中的《货币章》是一个过渡阶段,那么,《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则是最后形成阶段。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即通常所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以下简称《批判》)完成于1858年下半年,出版于1859年6月。该书是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问世前出版的一本主要的经济学著作。恩格斯在评论马克思的《批判》一书时说,这是马克思“多年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成果”。“在这部著作中第一次有系统地闸述了马克思的价值论,包括货币学说在内”。  相似文献   

10.
夏昌奇 《江汉论坛》2003,2(11):49-52
哲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构成了马克思的三大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是马克思思想成形的十分重要的准备阶段.这一时期,马克思受到各种思想观念的撞击.通过批判,马克思开始找到并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并深刻地影响其后的思想发展.《手稿》是马克思这一时期思想急剧撞击的文本记录,显现为马克思三大批判的雏形.  相似文献   

11.
时间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重要视角。《资本论》不仅基于时间分析资本的运动规律,而且基于时间分析资本的权力统治,《资本论》的时间分析既具有经济批判意义也具有政治批判意义。如果说资本主义的经济逻辑是将时间资本化以榨取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时间,那么资本主义的政治逻辑则是以资本化的时间统治劳动者的自由时间,构筑以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张力结构为载体的权力统治形式。马克思在以时间视角分析资本主义经济逻辑的同时,也将剩余劳动时间的政治批判意义纳入对资本主义政治逻辑的瓦解之中。《资本论》的政治结论蕴含在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时间分析之中,以时间解放为前提的人类解放是《资本论》时间分析的政治结论。  相似文献   

12.
刘琳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5):40-42,107
马克思的价值批判蕴涵着他对现代社会中人之生存的物化和异化状态的反思和批判,在马克思的《资本论》手稿中,他着重分析了交换价值带有资本主义社会历史特征的特殊性,指出交换价值形式是人的物化存在形式。在这种特殊历史条件下的货币(交换价值)制度,实质上反映了社会异化状态下的自由与平等的丧失。而作为价值总体的资本,反映的是资本与劳动之间以交换为形式产生的对立,而这种阶级对立的解决将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姚松 《理论界》2024,(1):12-18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是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重新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成果。作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经典著作,《手稿》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客观规律性及其内在对抗性矛盾的分析,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与资本追逐交换价值的潜在联系。不仅如此,《手稿》还着重论述了通过建立生产者的联合以克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弊端,进而从根源上消解生态危机,为当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引领与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资本论》创作之前的两部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劳动、资本逻辑、共产主义这三个概念成为始终贯穿在两部手稿之中的思想主线,共同构筑着马克思共产主义观的理论形成与思想发展。有必要基于研究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文本,努力理解马克思对劳动、资本逻辑、共产主义的认识与把握,努力把脉马克思两部手稿创作的理论思路,努力研究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之前的这两部手稿已蕴含的共产主义观,认为马克思在两部手稿中对劳动、资本逻辑的理解具有的一致性体现在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与共产主义观的形成上,以此探索马克思共产主义观的理论思路、思维方式、思想实质。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草创唯物史观的心路历程中,费尔巴哈哲学的促进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真正起本质作用的则是马克思自己开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和批判。在这一心路历程中,《莱茵报》时期物质利益的难事是最初动因,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是开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秘密和诞生地,《德意志意识形态》是草创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刘明文 《理论界》2003,42(5):33-34
通过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在劳动语境中的对话,揭示了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海德格尔用操劳来表达劳动,一方面肯定马克思的思想是当代之需,另一方面批判马克思哲学未揭示存在的意义,此局限性是海德格尔的历史误解,更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展示生命力的地方,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是对人的存在的追问,是由资本运动方式造成的,劳动的对象化实质上就是内在性的贯穿,理解这一点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木文拟就马克思主义自己的人道观作点分析: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人道主义的批判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完成,它标志着创立包括政洽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完整体系的开端,这本著作力图从经济学角度论证共产主义,并对各种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进行批判,但是这本著作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相比又不完全成熟,在对共产主义的经济学论证中,还交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在对马克思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思想发展的认识上存在着一个问题,这就是,《手稿》时期,马克思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影响,主要是从经济学观点上表现出来的;而《提纲》对人本主义的批判,主要是从哲学上作出的,这中间,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呢?我认为,近年翻译出版的马克思1845年3月写的《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以下简称《评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一文,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思想转变的主要线索。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第一次  相似文献   

19.
需要理论在马克思整个思想发展中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资本论》及其《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不是从一般意义上来研究需要,而是与《资本论》的内在目的一致,是从资本批判的视角来研究需要的,是资本批判的需要观。集中体现必要需要、奢侈需要、社会需要;需要的社会性与历史性;需要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和"需要体系"几个问题中。马克思认为只有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需要才会作为人的需要被提出、实现和满足。  相似文献   

20.
<正>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具有特殊意义的卓越的著作之一。它标志着马克思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部著作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也包含有马克思许多极为重要的伦理道德思想。从《手稿》的内容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一部分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最后一部分是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在这些批判中,马克思初步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