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今日的城市文化热中,人们多将目光对准上海、北京,但对苏州这样一个曾经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历史名城没有给予太多关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苏州经历了哪些变化?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如何叙述和展现它?为何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影视媒介关于苏州形象的视觉再现,经常有一种浓厚的"怀旧色彩"?这些议题值得关注。本文试图对《小城之春》、《游园惊梦》、《橘子红了》和《凤穿牡丹》等影视媒介加以考察,探讨它们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社会语境中建构一套"怀旧诗学",并分析此"怀旧诗学"所包含的内容,及其如何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动。  相似文献   

2.
通过"第五代"导演陈凯歌的代表作《黄土地》与"第六代"导演王超的获奖之作《安阳婴儿》的第1—9镜头之探微,找出二者的交集与不同,探索两代电影人的相似与差异。  相似文献   

3.
刘虬 《阴山学刊》2011,(5):76-81
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电影《三峡好人》拒绝表现前辈们热衷的那种形而上学的中国形象。将电影文本中出现的四个物象与电影意识形态要素相联系,从而指出导演拍摄电影的意图,体现了其电影的史诗性和纪实性的特点,及其对作为主题的"变化的现实"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正1930年,在《中东经济月刊》第六卷第六号上,刊有一篇题为《贸易概说与哈尔滨之贸易》的文章。文中提到有前来考察哈尔滨的欧美人士说:"哈尔滨贸易生活的脉搏到底是紧张的,全部的情形是活泼的。所以,哈尔滨的贸易状况很惹一般过路欧美人士的注意。……就商务上看,哈尔滨可以当东方的芝加哥而无愧。"这是对哈尔滨国际经济地位较早的高度评价。但是历史地理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对于1910—1920年间《小说月报》的考察,无一例外地给予署名"周逴"的文言短篇小说《怀旧》以格外的关注。除小说自身的价值外,与作者是鲁迅也不无关联。现有的研究成果在引用和分析《怀旧》文本时,多依照《鲁迅全集》,而很少借助《小说月报》,造成《怀旧》阐释史上的一些问题。借助《小说月报》提供的历史语境和文本形态考察《怀旧》,将鲁迅创作的小说文本与恽铁樵撰写的评点及附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不仅有助于更有效地阐释《怀旧》的文本特色和文学史价值,对于鲁迅研究而言,或许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尹晓丽 《晋阳学刊》2005,(4):103-106
当代小说和电影改编之间的历史关系几历浮沉,由中国当代小说改编的电影作品曾经创造了"第四代导演"、"第五代导演"的艺术辉煌.随着90年代以来小说世俗影响力的滑坡和中国电影商业性因素的增强,第五代导演的小说情结逐渐淡化,而第六代导演反求诸己的自传体情绪的表达又使得他们与当代小说保持了某种自觉疏离.另一方面,小说家和电影之间的世俗妥协与精神对立共生共长,文学性、商业性、电影性三者的关系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文化状态.  相似文献   

7.
梁村水 《理论界》2004,(4):310-310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3年6月20日签署了国务院第381号令,公布施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共18条,随后于2003年7月21日民政部又发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并于8月1日起施行。 《办法》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原则、救助的内容及违规者的责任追究等均作了明确规定,并宣布1982年5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  相似文献   

8.
左林霞 《云梦学刊》2004,25(3):76-79
“二四六分明”之说与唐人近体诗的创作实际相去甚远,通过对《全唐诗》中的近体诗的考察发现,五言近体诗只有第二字的平仄“分明”,第四字的平仄可以“不论”,七言近体诗只有第二、四字的平仄“分明”,第六字的平仄可以“不论”。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将“二四六分明”改为“二、四分明”。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3,(6):91-95
"六诗"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历史上对于六诗研究有很多争议,大体分为"六诗皆体说","三体三用说","六诗皆用说","六诗皆体皆用说",本文结合上古人类学"诗"字语义及发展来考察六诗整体艺术形态,六诗是具有历史流动性的综合礼俗仪式乐歌,在不同历史阶段,其形态及功能有所变化:在巫术仪式文化中六诗的内容主要是占卜祝辞;在祭祀仪式文化中其内容主要是祭祖颂歌,而在礼乐文化中,其内容主要是不同典礼场合演奏的礼乐歌辞。《周礼》中"六诗"的概念是在漫长历史进程中逐步生成、丰富和完善的。  相似文献   

10.
怀旧文化与城市怀旧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中,怀旧文化的日益盛行为城市旅游的开发提供了一条道路,二者的融合形成了城市怀旧旅游.城市怀旧旅游开发大有可为,然而不能忽视当前开发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能够提升城市旅游吸引力,更能够保证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通过全方位展示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还能够达到提升城市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霍华德和柯布西耶,是现代城市规划史上两位教父级的人物,他们分别写作了两部名称十分相似的小部头的书——《明日的田园城市》和《明日之城》,书中提出的城市理念"田园城市"和"光辉城市"[1],被公认为解决现代城市问题的两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陈旭光的《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一书,在世纪之交的广阔文化语境和当下现实背景之下,对当代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化进行了整体性的把握,在文化、哲学、历史、心理学、美学和艺术学的宏大视野中梳理和考察了若干重要的影视现象,提炼并论述了若干重要的主题模式或原型意象,体现出对影视艺术和影视文化的独到感悟。该书侧重研究了时代文化转型的背景、趋势与表征,对第四、第五、第六代(新生代)导演的成败得失,对新纪录运动、DV运动、电视综艺等重要的影视现象,对中国电影发展的“现代性”问题、“全球化”语境以及策略与应对等学术前沿和热点话…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降的老上海时尚怀旧文化热潮﹐影响延续当下。其消费文化的实质﹐投射出以复制方式所表达的历史的匮缺感。商业性为内核的选择性记忆﹐亦标识其与《长恨歌》等书写上海的严肃文学作品所蕴涵怀旧元素的分野。王安忆等作家所建构的小说文本所呈现出的时间—历史与空间—城市交互指涉的关系,构成了潜在的知识分子话语对于消费主义空间观及其相联系的资本营运方式的的反拨。而新天地等新兴都市空间的出现,则将以上对抗实体化。旧城空间的衰落﹐大量资本的注入及在改造过程中对高尚阶层的吸引策略,构成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交互作用的资本营运过程。其进一步表现出商业性怀旧与生俱来的缙绅化倾向对历史空间在地化的席卷与解构。  相似文献   

14.
影片中的历史景象不全是编造出来的,因为真实的历史往往比故事里的人物和事情还可笑,这就是魔幻历史主义的创作态度.把可笑的历史以故事的形式演绎成电影并在市场上大卖其钱,这就是科学现实主义的制片策略.是的,这样的电影很庸俗,但庸俗自有其道理;这样的制片方针和讨巧设计,在中国电影历史上早已有之,那就是新市民电影.《证子弹飞》中就是新市民电影在2000年以后大陆上映的新版本,也是继第五代导演张艺谋之后,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的姜文,面对市场生态做出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以底层作为美学主体的影像叙事构成了新时期以来电影创作的一个主流,第五代导演从启蒙视角建构起一个乡土中国的影像,第六代导演从民间立场还原了底层个体真实的生存境遇,娱乐时代的底层则演变成大众消费的对象.底层影像的发展揭示了中国电影艺术价值立场的位移和社会思潮的时代性演变.  相似文献   

16.
段渝 《天府新论》2012,(6):159-160
何一民先生的《中国城市史》日前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中国专门史文库"第一辑中的研究成果。作为一部以"专门史"为定位的学术著作,何一民先生的《中国城市史》通过贯穿中国历史的整体视野,对从史前到近代伴随着整个中国历史兴衰的城市史进行细致考察,引申出对今人城市建设发展等问题的思考,为我们当下更好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贵刊一九七九年第三期(总第七期)发表的陈漱渝同志的文章《关于〈敬业学报〉第六期》,首先引用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在津革命活动纪念馆撰写的《周恩来同志的中学时代》(以下简称《中学时代》)一文中如下一段话:“《敬业学报》是敬业乐群会的刊  相似文献   

18.
“美究竟是什么”最后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究竟是什么”最后谈常谢枫编者按:本刊九○年第六期、九三年第五期和九四年第六期,先后发表了常谢枫先生的三篇美学论文:《论美即对象的功利价值》、《美与用的同一性与分异性》和《冲破美学研究中的传统禁锢》。这三篇论文在吸取前人合理思想的基础上,以前人不合...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在不断的生长、变化,每个城市都有"成长的烦恼",如何在不断地成长中把握自己,需要我们去不断地反思总结。每座城市都有变得伟大的潜质,城市设计就是去创造难忘的地点、具有活力或宁静的空间,释放其内在的品质,在不失去城市文化、城市意向的同时来适应发展变迁。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怀旧的三张面孔]赵静蓉在《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发表如题文章认为,现代性不仅激活了怀旧主体的内在需要,也强化和丰富了怀旧本身的表现形态.在这种独特背景下,从哲学美学的角度来看,现代怀旧有回归式、反思式和认同式三种不同的层面.回归式怀旧,是“简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