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欧洲启蒙运动所达成的共识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在自然知识和人类事务等一切领域,理性乃是最高的原则。这个断言直接包含如下的内容:理性是一个能够进行认识并且被认识的统一体系,自然是按照理性的原则构成的并且是可以被认识的,也是可以被操作的。在本文的境域里,它构成了启蒙的第一要义。但是,这种观念从启蒙时代的18世纪起就已遭到人们的抗议。在批评者看来,它所导致的最坏结果就是对人的强制,在所谓的法则及其衍生物之下,人的自由意志成了多余的、甚至有害的东西,而人本身在这样的法则面前成了被动的、附属的存在。此类批评是有  相似文献   

2.
孙鹏 《兰州学刊》2000,(2):36-37
在康德之前,人们认为人是自然和欲望的奴隶。康德却以人为中心和出发点,论证人是自然和自己的主人,把理性作为建立他的思想大厦的基础。“人是目的”命题的提出,则是他思想中最具有进步性和现实性的成果之一,是他批判封建社会、呼唤人类尊严所发出的时代呐喊,在西方人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人为自然立法在认识领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康德强调人在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确立人是认识主体,而作为认识对象的现象则为客体。他认为以前人们一直把认识看作主观应当符合对象的观点是不对的,相反,对象只是在人所固有的先天感性、知性和理性形…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界,理性似乎已是一个用滥了的概念,梁漱溟将儒家学说的“仁”界定为理性,有人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也称为“理性的觉醒”。对理性概念的理解,对其内涵、外延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本文所说的理性,既非指传统意义上控制人的行为的理智力量,也不是单纯的科学理性,而取启蒙主义跨文化语境中的理性之意。不过也不能把理性理解为先于一切经验、揭示了事物绝对本质的“天赋观念”的总和,或者是存在着等待人们去发现的精神宝库。它既包含了人们认识社会、自然及人类本身的能力,又是指引导人类发现真理、建立真理及确定真理的具…  相似文献   

4.
霍克海默对宗教的诉求是其思想发展的逻辑结果.工具理性批判揭示了理性在现代已经发展成了宰制自然、社会和人的片面的工具理性,而启蒙辩证法则证明启蒙非但没有把人从野蛮和宰制状态下解放出来,反而使人重新进入新的野蛮和宰制之中.面对工具理性和启蒙辩证法,霍克海默对现实的人类解放丧失信心,转而诉诸宗教,将批判理论与宗教结合起来,用绝对为真理和道德提供保证,给处在绝望中的人们以希望.哈贝马斯揭露了霍克海默宗教观的片面的理性基础,消除了霍克海默宗教立场的二元性,并且力图从交往理性出发拯救宗教的规范内涵.  相似文献   

5.
雷红霞 《人文杂志》2005,1(3):12-15
对西方近代人学思想的研究,是国内学术研究的薄弱环节。以科学为基础的近代理性人学,高扬科学与理性的旗帜,把人看成一个求真的理性存在者,视理性为人类共有本性,它区别于兽性,接近于神性,集真与善于一身,在获取真知发展科学的基础上达到人类理想境界。以理性为基础的各种人性思想,把人看作自然的存在物,但忽视了人的社会历史发展,有些哲人注意到人的社会性,为马克思主义人学提供了思想资料。近代哲人都强调人性的精神性即理性,注重理性的价值与功能,但在其来源与本质上,却因本体论分歧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霍布斯:理性与社会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是启蒙时代最根本的方法论特征。霍布斯把国家及其所代表的社会秩序看作是人经由理性审慎思考并运用理性能力设计的结果 ,从而否定了神权国家理论。但是 ,霍布斯的理性秩序观也面临着自然状态证成困境、社会契约中的平等悖论、社会秩序设计的乌托邦取向等诸多理论局限。一方面要相信并运用理性 ,积极设计社会蓝图 ;另一方面要认清理性本身的局限 ,不能把社会秩序的设计变成“乌托邦”  相似文献   

7.
西方后人学对人本主义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文化中,人的王位是从神那里夺回来的。从自然神到人格神的转换,标志着异化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确立。中世纪结束,打倒上帝,就有了现实工业王国之上的人类霸主。知识就是权力代表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一般理性与人的无声的类本质是以启蒙思想为核心的古典人本主义的基...  相似文献   

8.
世界时代与世界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家则是他那个时代的早产儿;因此,我们为可能在过去的时代里找到现成的真正哲学旧日的哲学,照它原来的样子,不能成为我们今日的哲学,哲学思维在每一个时代都是重新起始的,并且每一个时代都必须按新的时代条件历史地实现自身。纵观哲学史,每一个时代的哲学都曾采取过合乎时代要求的新的精神形式和思维方式:古希腊是“存在”;中世纪是“神”17世纪是“自然”;18世纪是“理性”;19世纪是”社会”;20世纪是“人”。21世纪将是世界世纪,世界化是新世纪的基本特征所谓”世界化”,是指经济全球化;二是指人…  相似文献   

9.
一、20世纪后期中国人学研究的进展与成果人学是时代的声音。把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学思潮放在中国发展时代的背景中加以清理与总结,我们可以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人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反映了思维、历史、哲学、科学、文化和当代人类实践发展的规律,提出了人学的一系列范畴。并自觉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来建设;反映出世界潮流和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的时代精神。形成了一种关注人、尊重人和塑造人的人学思潮;由起初把“人”看作资产阶级思想家的专利,到我们开始把人看作是认识主体、社会历史主…  相似文献   

10.
从维柯到康德:前马克思时期的文化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力之 《社会科学》2007,1(11):122-134
文化哲学发轫于18世纪,首推意大利思想家维柯。在质疑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时,维柯在《新科学》用"人类的形而上学"或者"人类心智上的形而上学"概念,以对抗科学理性的形而上学,创立了事实上的文化哲学。此后的康德认为,理性胜利的思想要远远高于只关心人的自然生存的本能。自然本身不包含人类事业的理性构造,达不到真正的"人"的目的。使人从自然物过渡为一个理性物的中介就是文化。康德关于文化的思考是从自然与社会之关系着眼的。康德的文化哲学理念是以人的社会性(类特性)为中心的。18世纪是"文化史观"的世纪,马克思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新世界观的基础上批判地接受文化过程对人的形成意义,以及如何使之更科学化。  相似文献   

11.
信仰是人类生活的独特层面,人是信仰者。西方人所说的信仰通常指宗教信仰,中国人所说的信仰指对某种宗教或主义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可见,信仰有宗教与世俗之分。西方中世纪被称为“信仰的时代”,而启蒙时代被称为“理性的时代”,因为西方中世纪把信仰凸现为首要价值,而启蒙时代将理性凸现为首要价值。在启蒙思想家看来,中世纪是“黑暗的一千  相似文献   

12.
公共利益贯穿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在古希腊时期,“公共利益”仅仅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城邦的“共同利益”即“共同善”.在理性启蒙时代,人们相信理性有能力设计一种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相互协调的政治社会结构,公共利益成为一种社会构建原则.但功利主义认为,社会政治秩序是在个人不考虑公共利益的情况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无意而自然形成的.及至当代,公共利益观念呈现价值纷乱的多重景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公共利益只有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才能得到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3.
论维柯的人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柯的新科学,就是关于人类本性和人类自我发展的科学。尽管维柯没有提出“人学”概念,但是他确实在尝试建立一种关于人性和人类创造物的科学。维柯认为,人类世界是嵌入在自然世界之中的,在上帝眼中人类世界是自然世界的延续;可是在维柯的心目中,人类事务则是人类自己创造的。这就是说,重要的问题不是人是什么,而是人做什么。人怎样做,就生成为什么样的人。维柯还把这种人学观贯彻到他的历史观中,认为人的能力的发展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有结构上的类似性。维柯以此确认人类的共同本性,并且确认人类的共同本性是人类历史有规律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广义的理性启蒙在人类发展史上曾经多次出现,我国文明史上也发生过象春秋时代、魏晋时期那样的文化启蒙运动.理性启蒙的实质是社会主体素质的空前提高和人们思想的高度解放.新时期启蒙的基本特点就是要使我们民族最终去别亚细亚生产方式,而且要面向世界和未来文明,使国民有新的觉醒.这就使我们新时期启蒙与五四时代以科学民主精神反对封建文化的文化启蒙相比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和时代特点.(1)唤起公民对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理性共识感,给予心理上行动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是高扬人类主体性的时代。主体性作为人的特性在2 0世纪的哲学理念和社会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纵观整个现代化的推进过程 ,实际上也就是人的主体性涌动与扩张的过程。主体性构成现代主义的深层本质 ,是现代性中的核心内容 ,以反思、批判、终结现代性为己任的后现代主义哲学自然把颠覆主体视为自身的重要使命。按照后现代哲学的理解 :解构了主体性也就抽去了现代社会的理性支撑。当然 ,这种颠覆、解构并非使主体转化为“无”,而是根据后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去建构新的“主体性”。一、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体性的颠覆在现代化进程中人…  相似文献   

16.
西方工业文明时代是科技理性张狂的时代 ,也是科技理性全胜的时代。作为把人从上帝神性中解放出来的科技理性到工业文明极度发展的时代 ,它本身倒变成了一种新式的神性 ,科学技术不仅变成工业统治和掠夺自然的工具 ,而且被移用于社会统治 ,堕落为操纵大众意识、扼杀人文精神、禁锢人的自由个性的权力。理性启蒙走上了一条自我否定的道路 ;资本统治者一方面通过科学技术这一第一生产力穷凶极恶地掠夺自然、破坏生态、制造出能致人类于死地的几大全球问题 ,另一方面又将科学技术变成工业时代的意识形态 ,使之变成维护其暴政统治的喉舌和机器。…  相似文献   

17.
林清新 《理论界》2008,(3):97-98
康德以理性作为启蒙的核心,并把启蒙和人的自由解放联系在一起,开启了近代启蒙哲学的先河。20世纪30年代,霍克海默、阿多尔诺以神话与启蒙关系为核心,揭示了“神话已经是启蒙,启蒙退化为神话”的主题,认为启蒙精神的实现是进步和退步相交织、文明和野蛮相伴随的过程,因此,启蒙走向了自我毁灭。从康德到霍克海默,“启蒙”的概念的发展代表着人们对工具理性的批判和对现代性的反思的轨迹。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文明早期阶段 ,人们用“神灵中心主义自然价值观”来对待自然。认为自然本身是自在自为、凌驾于人之上的神。因而 ,人必须对自然顶礼膜拜。此时 ,人的主体意识尚未觉醒。文艺复兴以来 ,人们用“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价值观”来对待自然 ,坚信“人定胜天”、“人是万物之灵” ,因而 ,人类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支配自然。这一价值观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是危险的。而当代 ,人们正在建构“生态中心主义自然价值观”。它要求人类全面承认自然生态的内在价值 ,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从而表现出人类对自然界的理性自谦。  相似文献   

19.
17世纪以后 ,中国与欧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交流的高潮。来华传教士们通过他们的书信、报告、著作、回忆录以及翻译中国典籍 ,把一幅关于中国的“肖像”展示在欧洲人面前 ,大大增加了欧洲人关于中国和东方的知识 ,开阔了欧洲人的世界图景。启蒙思想家们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中国文化对启蒙思想家的激励和影响 ,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和评论 ,构成中西文化交流史上蔚为壮观而又意蕴无尽的文化景观。在启蒙时代 ,中国成了欧洲人向往和追求的“理想王国”的一个典范。这种典范或“乌托邦”发挥了巨大的参照系的功能 ,对他们的社会改造方案起到了示范作用。中国的典范或“乌托邦”在启蒙时代激励了欧洲人对“理想王国”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20.
三种艺术真实形态的美学蕴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家利柏曾把迄今为止的历史划分为两个时代。在第一个时代,人类遇到的头号问题是饥饿问题,那时人类还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自然的奴隶,人在自然的巨大威力面前,只有膜拜它,学习它,以解决肉体生存问题。之后,人类进入科学、技术和教育的时代。在第二个时代中,人类一直把重点放在以客观为基础的知识的价值上,从而忘掉了人自身。这一时代,理智与情绪的功能被区分开来,并且为了便利前者,后者受到了压抑。利柏揭示了文明社会的鲜明特点:重理性而轻感性,重知识而轻情感。把人的理智视作是文明与进步的表现,把人的情绪与情感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