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投资者情绪和上证综指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者情绪是反映投资者的未来投资意愿或预期的市场人气指标,文章选择了央视看市投资者情绪调查数据作为投资者情绪指标的依据,分析投资者情绪指标和上证综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投资者情绪和上证综指有非常直观的联系和比较一致的运行趋势,有较强的相关性。投资者情绪指标为我们提供了分析投资者心理与行为模式的工具,监管部门也可以通过调节和引导投资者情绪来调控市场。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利用数据挖掘手段不仅可以构建投资者高频情绪指标,也有助于深入研究投资者情绪与股票市场运行之间的内在联动性。选取2009-2018年共2 198个交易日样本,运用爬虫软件挖掘股票市场大盘评述的网络数据,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文本分析,构建了投资者情绪日度指标,利用DCC-GARCH模型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市场超额收益率和市场流动性之间的时变相关关系。实证结果发现:投资者情绪与市场超额收益率和流动性间存在时变相关性,动态条件相关系数总体为正;投资者情绪与市场超额收益率和流动性间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具有长期记忆性,并且会受到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相比于牛市,熊市环境中股票市场的运行对投资者情绪的变动更为敏感;相对于月度数据,更高频的日度指标在刻画情绪与股票市场的相关程度时,能捕捉到即时、准确的信息。这些结论对于深入理解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和流动性的联动机理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于现有的投资者情绪研究多数研究者只关注市场情绪层面,对投资者情绪的描述还不够详尽.文章通过对De Long et a1.(1990)的噪音交易者模型的修正,构建市场和行业投资者情绪两个层面的指标,进而研究两者对股票收益的共同作用.结果表明,市场情绪对同期行业超额收益有普遍的正向影响,市场情绪条件期望波动率与超额收益负相关,行业情绪对个股超额收益的预测能力有独特的优势.这些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证券市场中投资者的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4.
当前,媒体的商业价值日益突显。新闻媒体往往通过对股票市场的预测和评价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投资者预期和市场运行。利用我国财经权威媒体2007年1月至2014年10月对股票市场的报道文本,可构建媒体报道的衡量指标,并结合投资者情绪的波动状况分析了媒体报道、投资者情绪和股票收益的互动效应。实证结果显示:首先,媒体报道的乐观倾向、市场指数收益率对情绪产生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但媒体报道密度和对未来的乐观预测并不会对情绪产生显著影响;其次,市场收益率自身呈现一定程度的反转效应,媒体报道的乐观词汇比率、乐观报道比率同样会对市场收益率产生正向冲击效应;最后,牛市环境下媒体报道的乐观倾向对情绪的影响比熊市环境更为显著。因此,为了更好地完善资本市场管理体制,有必要对新闻媒体进行有效监管,以确保股票市场信息及时、准确和有效地传递。  相似文献   

5.
投资者对未来股市行情的预期即情绪会影响其投资决策与行为,对市场流动性也产生影响。选取我国A股市场样本股票,从均值加权和市值加权两个角度构建市场流动性指标,分析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流动性间的影响关系和机理。实证结果表明:首先,在考虑市值规模差异后,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流动性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情绪只能单向影响股票流动性,反向则不成立;其次,考虑市值规模的影响后,这种影响效应更突出,并且是通过推动市场交易量实现的,而价格作用并不显著;最后,卖空机制在投资者情绪对流动性的影响效应中起到反向抑制作用,卖空限制越大的股票,情绪对其流动性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6.
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主体,其投资情绪的变化往往会对投资结果及整个交易市场产生重要影响,而如何客观合理地度量投资者情绪则成为实际研究中的重难点。考虑到以往使用单个指标作为投资者情绪代理变量容易导致代理有偏和信息不足等问题,抛弃单指标度量方法而选用多维度指标来,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第一只上证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数(SSMISI),并在该指数的基础上考察了投资情绪指数与股票收益间的内在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借鉴Baker and Wurgler(2006)的方法,结合中国国情,选取封闭式基金折价率、IPO数量、IPO首日收益率、市场交易量、换手率及消费者信心指数等六个指标,作为衡量投资者情绪变化的代理指标,构建了一个能较好地反映中国投资者情绪波动的指数ISI,并剔除了可能包含的宏观经济因素。研究结果表明,ISI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有较好的解释能力。ISI的构建为接下来研究投资者情绪假说对中国资本市场"金融异象"解释提供了很好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投资者情绪作为一个定性指标,由于难以测度,在投资者情绪测量方法上至今还没有形成共识。对投资者情绪测量方法进行系统归纳和阐述,基于对投资者情绪基本内涵不同理解,将投资者情绪的度量指标分为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最后探讨投资者情绪测量方法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选择央视看盘BSI指数、封闭式基金折溢价律及消费者信心指数作为投资者情绪的度量指标,采用回归分析、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比中国股票市场处于牛市与熊市时投资者情绪与上证综指收益率相互影响的不同,并比较中国与美国股票市场中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股市中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牛市小于熊市;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程度中国股市大于美国股市。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沪深两市的月度数据,选取新成立基金数目、换手率、市盈率、成交量、新增开户数、消费者信心指数6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标,实证分析投资者情绪与股票价格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沪深300指数和投资者情绪在长期和短期内均具有稳定的均衡关系;股票价格的波动与投资者情绪的波动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股票价格波动是投资者情绪波动的格兰杰原因,说明股票价格的波动能够引起投资者情绪的波动;投资者情绪波动对其自身情绪的影响是消极的,股票价格波动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是积极的,二者均受自身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
以《股市动态分析周刊》好淡指数做为我国投资者情绪指数,运用GARCH模型,对我国投资者情绪波动性和股市收益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投资者情绪指数存在ARCH效应,且对股市收益具有“溢出效应”;投资者情绪指数未来预期的时间长度应以月度为宜。  相似文献   

12.
投资者情绪、新股发行方式与IPO首日收益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投资者情绪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市场投资者情绪指数,同时结合一级市场的发行方式来研究2000年至2008年的新股首日收益率。研究结果表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情绪对新股首日收益率产生显著为正的影响,询价发行方式下的新股首日收益率明显较低;同时,相对于其他发行方式而言,询价发行方式更能反映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情绪和需求,能显著降低市场投资者情绪对新股首日收益率的影响,使首日收益率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构造AH股市场综合情绪指数,再运用条件贝塔参数随着投资者情绪和公司特征值变化的两阶段条件资产定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加入投资者情绪的条件定价模型,AH股定价的规模效应变得不显著,A股定价的B/M效应显著性明显下降,因此投资者情绪可以帮助定价模型捕捉股票定价异象,但A股定价受投资者情绪影响程度强于H股,不同市场的投资者情绪对资产定价影响程度差异是导致AH股双重上市公司同股不同价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DSSW模型及噪声交易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市场风格和情绪指数变量,构建投资者证券交易风险度量模型,分析证券市场交易者行为风险与资产价格、无风险利率、风险资产股利、风险规避系数、市场预期价格、理性投资者所占比例、投资者情绪指数、理性投资者持有的风险资产数量及噪声交易者错误认知等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及证券市场风格与投资者行为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理论分析表明: 一般情况下,噪声交易行为具有情绪感染和放大效应、风险资产持多和价格压力效应以及市场风格与风险资产偏好、行为风险的同向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