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艺术歌唱中充满着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歌唱技能的形成过程是从心理到生理的一系列理解、掌握和熟练的过程。文章针对歌唱时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从歌唱的生理、心理以及两者相互的关系几个方面,阐释了生理调节和心理调节对歌唱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论歌唱听觉     
歌唱艺术既是嗓音发声的艺术 ,又是听觉的艺术。歌唱艺术音乐声响只能在作用于人的听觉生理器官 ,并产生相应的音乐听觉生理和心理感知反映之后 ,才能最终实现和完成歌唱审美艺术创造活动。在歌唱活动中 ,以人声嗓音歌唱音乐声响为具体感知对象的听觉生理、心理机制活动 ,由于受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形成了独具规律的歌唱听觉现象 ,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歌唱艺术实践。深入探索研究与歌唱活动相关的听觉艺术规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要使歌唱中的声音动听悦耳,喉头的状态在歌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应树立对歌唱时喉头状态的正确认识,注意歌唱时喉头状态与声音的共鸣调节。在训练中,可采取正确的歌唱呼吸,建立打哈欠的歌唱状态,建立贴着咽壁吸着唱的状态,借助于u母音练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声乐演唱时的过分紧张,不仅会严重影响演唱的顺利进行,还可能引起不健康的演唱心理,歌唱艺术是人声与语言相结合的音乐艺术,歌唱的最大目的是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那么,要想淋漓尽致地表达感情,就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一声乐演唱方法。在声乐学习中,心理因素就占有格外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的意念引导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和舞台实践。本文对紧张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阐明了良好的歌唱心理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消除紧张心理提出建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怎样培养歌唱者良好的歌唱心理,提高歌唱效果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5.
歌唱是靠心理机制来控制发声器官,按照意识预定要求进行特定动作的结果。良好积极的歌唱心理状态可以对歌唱起到管理和调控的作用,有利于声音的传达。反之,消极的歌唱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歌者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行,不利于歌唱表演的顺利进行。从声乐与歌唱心理学的联系、歌唱心理素质的构成以及不良的歌唱心理表现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良好歌唱心理素质培养的具体策略,以帮助歌者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歌唱活动包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因素,在二者的关系中,心理因素占主导地位,起着指挥调节作用,生理因素起着物质基础作用。歌唱心理与生理的双重建构,是在歌唱发声训练的一开始就树立起的一种心理和生理训练同时进行的观念,建构一种在正确的歌唱心理调控下的技能技巧训练。  相似文献   

7.
声乐是以人的身体为乐器,通过自我调节身体器官而发声的一种高级神经活动,这种神经活动受到心理活动的调控和制约,歌唱者心理状态的好坏,往往决定着演唱的成功与失败。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培养稳定、平和、健康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克服由于不良心理状态造成的歌唱呼吸紧张、气息上浮、声嘶力竭、走音离调等诸多弊病,逐渐走上成...  相似文献   

8.
只有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中的通道 ,才能打开喉咙 ,发出结实明亮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歌唱自然状态的跨越,其产生和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探讨歌唱自然状态的跨越中歌词、旋律、情感的创新运用,且对歌唱自然状态的跨越在音乐创作中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这就需要歌唱者与音乐创作者不断提升自我完善作品。音乐无界限,同时在歌唱中把三种唱法融会贯通达到自由自然歌唱的目的,如何完成歌唱自然状态的跨越,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歌唱感觉体验对歌唱艺术活动的重要价值,在于它能够直接、间接地作用于歌唱者和欣赏者的歌唱心理,进而影响和制约人的歌唱艺术审美创造。但由于人的肌体感官在感知途径和感觉功能上的差异,造成了歌唱感觉及其体验的诸多差别,从而导致其对歌唱心理的不同影响,因此正确地认识和区分不同歌唱感觉类型及其对歌唱心理作用的关系便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丁蜀还 《肇庆学院学报》2012,33(3):53-56,87
人们一般认为,歌唱情绪只是表达歌曲内容的一种方式,与歌唱方法关系不大。然而,通过教学和演唱实践,我们发现歌唱情绪与歌唱方法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它直接影响着歌唱技巧的训练、歌唱水平的发挥和歌唱艺术的表现。因此,探索歌唱情绪与歌唱方法的内在联系,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歌唱方法在学习中的复杂过程,并在提升歌唱方法(歌唱技巧、歌唱心理和艺术表现)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歌唱感觉是指歌唱发声过程中的有预谋的生理、心理准备和生理、心理期待,是歌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对发声器官所进行的"感觉预谋"。在声乐教学中,歌唱感觉的作用是可以把歌唱中的方法和技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动作、习惯联系起来,从而摆脱纯理论性术语带来的困惑,帮助学习歌唱的人更好、更快地提高声乐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13.
情感与技术是音乐歌唱艺术中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然后从情感、技术与歌唱三方面的关系分析中得出,情感与技术在歌唱表演中是两个互为条件,互为依存的一种和谐互动关系。只有保持这种良好的关系,音乐歌唱艺术才能实现"声情并茂,技艺结合"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4.
通俗唱法是多种歌唱艺术形式中的一种形式,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围绕个性特征对通俗唱法呼吸状态、发声位置,以及歌唱的运动状态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训练;发展歌唱者在精神上、技巧上和心理生理上对声音的控制能力;形成歌唱时发声器官有规律、有调节的稳定性运动;使歌唱者对通俗歌曲的演唱和声音表现由一般演唱状态进入到艺术演唱境界,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对通俗唱法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5.
在歌唱教学中,教师注意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往往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一、培养学生健康的歌唱心理状态;二、运用心理暗示解决呼吸方法错误问题;三、激发与调动学生的感情进行歌唱。  相似文献   

16.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呼吸是歌唱的动力.”而歌唱呼吸不同于一般日常呼吸,歌唱需要掌握呼吸方法技巧.从分析呼吸的生理机理出发,就歌唱呼吸与日常呼吸的区别,以及歌唱的呼吸方法技巧进行探讨,旨在揭示歌唱艺术与呼吸方法技巧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歌唱生理和歌唱心理的分析 ,确认歌唱心理的重要性 ;对歌唱心理要素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 ,科学地论证心理因素对歌唱无所不在的影响和难以替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声乐教学中科学歌唱的基础,使学生领会到歌唱时的呼吸对歌唱起到重要的作用,呼吸是歌唱的源泉,歌唱的艺术即呼吸的艺术,只有知道怎样呼吸,才能知道怎样歌唱。头腔共鸣、口腔共鸣、胸腔共鸣对歌唱的重要作用以及声乐教学语言发音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19.
歌唱者不仅要有良好的声音素质,还需要学习正确的歌唱方法,掌握适合自己嗓音条件的歌唱技术和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歌唱训练,这样的歌唱训练是对歌唱乐器的制作、调理和再整顿的过程。只有经过良好的歌唱训练,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歌唱乐器,使之更适合歌唱艺术表现的需要,发挥歌唱的艺术表现力。就歌唱乐器的使用而言,歌唱技巧是获得歌唱艺术表现力的必要手段,歌唱者必须重视技术的磨练,以求得艺术的完美。  相似文献   

20.
在歌唱艺术中,歌唱情感和声乐技巧是艺术和技术的关系,情感的表达是歌唱的目的,占主导地位;而歌唱的技巧是情感表达的手段,是从属地位,二者不可偏废。在歌唱中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到歌唱中,才能完美地表达出每一首歌曲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