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最早而且也是唯一的元刻本,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元代杂剧的原貌,它的发现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古代戏曲作品的一个重要发现。文章通过描写《元刊杂剧三十种》的表演动作与脚色词,探讨古代戏剧表演的不同形态,兼及脚色的演变,对戏剧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研究元代戏曲语言的重要文献,其中的ABB式不仅分布广泛,而且在描写情状、描摹声音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元杂剧中的ABB式包括状态形容词和拟声词两类,文章分别从构成方式、语法功能、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对比研究,显示其异同,以求对《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的ABB式有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3.
《元曲选》自报家门的判断句按是否受异质语言影响而分为一般的和特殊的两大类句型。这两大类各小类在使用频率、表义特点、语用范围、附有色彩等方面呈现出各自的特色。与《元刊杂剧三十种》等文献比较,具有大体一致性,但又显出一些差异。它们大体上表现了近代汉语元明时期自报家门判断句的特有面貌。  相似文献   

4.
汉语选择问句从先秦到近代发生了重要变化,元刊杂剧作为现存唯一的元刻杂剧选本,是我们研究近代汉语的珍贵文献。全面考察元刊杂剧中并列问句和反复问句的结构后发现,“VPNegVP”式在元刊杂剧中是一种占据优势的反复问句,“是”字并列问句在元刊杂剧时代也有较大的发展;在句尾语气词趋于减少的同时,元刊杂剧中出现了大量句中语气词,这与汉语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相符的,又带有元杂剧自身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5.
名词性“底”字短语产生于唐代 ,晚唐五代运用逐渐增多 ,其内部构成初具规模。南宋时 ,“底”字短语大量运用 ,其内部构成类型已基本完备。从宋代开始 ,助词“底”出现了“的”的形式 ,到元代基本完成了对“底”蹬取代。《元曲选》“的”字短语在继承中有所发展、变化 ,与《元刊杂剧三十种》相比 ,亦有一些不同。  相似文献   

6.
关于元杂剧版本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近著名学人就元杂剧版本问题多有论议,并由此贬抑《元曲选》,大抵发生在1915年《元刊杂剧三十种》被影印、便于学人利用以后。1938年,明人赵琦美脉望馆所藏抄校本元明杂剧二百多种发现以来,元杂剧版本问题更受学人注意。《元曲选》的编选者臧懋循师心自用,改动曲文,招致批评,是为事实。但此类批评不宜绝对化。与诗文流传情况不同,戏曲剧本在传播过程中常遭艺人改动,讨论元剧版本时注意到这一历史现象当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7.
一王季思先生于1980年7月在吉林省召开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座谈会上发言中有这一段话: 要研究古代戏曲,还应对古代戏曲剧目来一番清理,下功夫校勘,注释,这项工作,是进行戏曲研究的基础。十七年我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够。例如,我们刊印了《元刊杂剧三十种》,可是没有人认真进行整理,似乎也还没有人能把它读通读懂。王先生这番话真是语重心长,慨乎言之。我的《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一书,虽说是“新校”,其实是1966年完成的“旧”稿。最近我又辗转读到郑骞先生所著《校订元刊杂剧三十种》,此书出版之后二十年,我才能读到,真有相见恨晚之感。郑书  相似文献   

8.
元代的杂剧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精粹,无论就文学史而言,抑就戏剧史而言,都是受到全世界学术界普遍重视的。这一份遗产之所以能保存至今,元明两代戏曲家、出版家功不可没。尤其是《元曲选》的编选者臧晋叔,他在出版此书时,在校勘、增补、整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将《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等元人杂剧选集列述如下,先后顺序大抵按成书时代之早晚。各书之优点、缺点亦作一简单之评断。至于王学奇教授最近出版之《元曲选校注》,当然是一项巨大工程,《河北师院学报》等报刊已有多篇评论文章,但就原作而言,仍是《元曲选》也,所以本文未作专门…  相似文献   

9.
赵晓红博士在其专著《朱有燉研究》中认为,朱有燉杂剧体制不分"折",因此明初"折"还没有理解为戏剧单位。其立论基础源于《元刊杂剧三十种》、周藩原刻本。其实,元代钟嗣成《录鬼簿》、朱权《太和正音谱》已经广泛运用"折"来分析元代杂剧作家及其作品;周藩原刻本虽未分折,但并不等于作者没有明确的分折意识,朱有燉对于当时曲坛的状况也不可能一无所知;从明代文人文献记载看,"折"事实上已在明初成为共识,不可能晚出。所谓的朱有燉杂剧不分折的观点不成立,同时,通过对朱有燉杂剧用"折"情形的考察也证明朱有燉杂剧在杂剧体制流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元刊杂剧的重叠词有AA式、ABB式、AABB式和AAB式四种类型,各类重叠词的内部结构及意义都存在一些差别。重叠词的大量使用与元刊杂剧的语言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1.
元杂剧的曲文在写景、状物、叙事、抒情等方面大量借鉴了抒情小赋的艺术形式;其戏剧结构、讲唱对话等则受到了俗赋的影响。同时,赋与戏剧所具有的诗性特征和共同的表达方式,又带有文化基因上的传承性和共通性。《元刊杂剧三十种》作为最早的元杂剧刊本,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元杂剧对赋体的运用和借鉴,以及俗文学在雅文学影响和渗透下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2.
徐沁君教授,词曲研究家。中国古代戏曲学会理事。1911年生,江苏靖江人。早年任中学语文教员,1957年调扬州师范学院至今,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工作。目前,仍兼任博士生的指导工作。徐先生青年时代,读王国维、任中敏、郑振铎诸先生之书,受其影响。早年著有《词派分析》《曲派分析》二书(未刊稿),发表词学论文多篇。中年以后,乃以传统的校勘、考据方法,研究古典戏曲文献。1966年,所撰《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成,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王季思先生在1980年曾发出感叹,《元刊杂剧三十种》是一本“似乎也还没有人能把它读通读懂”的书。然而,徐先生正是国内全面研究整理该书以求通解的第一人。隋  相似文献   

13.
关于元杂剧《汗衫记》不同版本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元杂剧的时候,不能回避的问题之一,是诸版本间的异同问题。如果把大概产生于元末、用于观剧的元刊本《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本和其后二百余年产生的,现在最常见的《元曲选》本试作校勘,就会发现,尽管每个作品会有某种程度的差别,但是它们之间的异点实在太多。狩野直喜氏在元刊本(京都大学影印本)的跋中,曾举出它和《元曲选》本四项大的异同,其中之一是:  相似文献   

14.
在元人杂剧的繁荣时期,有一批作家经常以民间流传的水浒故事为题材写作剧本,以至于在元人杂剧中形成一个门类——水浒杂剧。据《录鬼簿》和《太和正音谱》等书籍记载,元人杂剧曾经产生过二十五种水浒杂剧。这些剧本大多佚失了,保存下来的只有高文秀的《双献功》、李文蔚的《燕青博鱼》、康进之的《李逵负荆》和李致远的《风雨还牢末》等四种。另有无名氏的《三虎下山》和《大闹黄花峪》两种,是否是元人所作一直有争论;但由于它们的艺术风格和词语习惯与元人杂剧十分相似,学术界许多人论定它们也应属于元人之作。元人杂剧同宋元话本的关系是很密切的,杂剧从话本中吸收了相当多的故事情节。这种情况说明,元人水浒杂剧也可能较多地受到了宋元话本中水浒故事的影响。龚开《宋江三十  相似文献   

15.
穷尽考察元刊杂剧里的"AABB"式词可知:元刊杂剧"AABB"式词可分为"重叠式AABB"词和"叠音式AABB"词;每一类"AABB"词均可分为名词、形容词、动词和副词四类;该类词结构具有不稳定性和连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元夏庭芝《青楼集志》载“披秉”杂剧,明朱权《太和正音谱》易为“披袍秉笏”,注曰“君臣杂剧”,朱权以文本为据不如夏庭芝内行,“君臣杂剧”说不足信。考“披袍秉笏”装扮源流,唐参军戏、宋金杂戏之“绿衣秉简”为元杂剧“襕衫秉笏”的直接来源,“披袍”则另有所出。脉钞本杂剧穿关中,“秉笏”者多为文官,“披袍”者多为武将。元刊杂剧之“披秉”似笼统强调装扮高官,明代以“秉笏”、“披袍”区分文武的特点更明显。故“披袍秉笏”杂剧与其说是君臣杂剧,不如说是以文臣谋略、武将征战为主的戏。   相似文献   

17.
宁希元同志和我是老相识了。三十年前(1957)希元来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我曾忝为导师,相处虽不甚久,而希元执礼甚恭,这在当时确使我感到惶恐。因为我虽痴长希元几岁,却也刚刚步入中年,多少还有点自知之明,深惭不足为人师表。1979年,我应邀赴兰大讲学,又与希元相见。由于不服水土,我在兰州连续病了几次,承希元伉俪多方照料,辛如一家,使我在客中感到非常温暖,此情至今难忘。希元不但为人热诚,作学问更是一丝不苟。他用了好几年功夫,完成了《元刊杂剧三十种》的校勘工作,其孜孜矻矻之勤,我是比较了解的。不久前希元来信,嘱我为他  相似文献   

18.
从晚唐五代到元末明初时期,近代汉语中的事态助词“来”、“去”、“了”语法特征尤其是语用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在三个时段的三部代表性著作《祖堂集》、《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水浒传》中得到了充分反应.《祖堂集》中的事态助词有“来”、“去”、“了”三种,“去”与“来”和“了”使用频率相当且分工明确:“去”修饰于“表将来发生的事件”之后,“来”和“了”只能用于“已发生的事件”;《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去”已仅见3例,“来”和“了”的功能扩张,填补了“去”的空白;至《水浒传》,事态助词“去”已销声匿迹,而“了”则取得了表示事态的决定性优势.  相似文献   

19.
胡明伟 《南都学坛》2004,24(2):58-65
许多研究者认为,金代只有院本。检阅《四库全书》中金代文集、《金文最》、《金文雅》及《全金元词》等文献,可知金代有三种戏剧形态,即金院本(杂剧)、刮鼓戏、乐舞戏。金代杂剧的产生、繁荣以及衰落的过程,与金代历史、文化以及文学的发展过程正好同步。金代杂剧的兴盛离不开辽代教坊散乐和北宋杂剧。根据表演对象、场所,金代杂剧可分宫廷杂剧、民间杂剧,即燕京宫廷杂剧、河东杂剧,金代杂剧在金世宗、金章宗时期达到了其繁荣时期,这是所谓“国朝杂剧”时期,到了金代末期,随着政局的危亡,杂剧也就衰落了。陶宗仪《辍耕录》“院本名目”中600种院本属于金代,而其余分别属于宋、辽、元。金代杂剧同宋杂剧相比,具有自己的意趣指归:虽然不脱谑浪调笑的风范,但题材范围比“官本杂剧段数”广,历史故事类题材比重加大。刮鼓社来源于北宋的“斗鼓社”,是北宋时代中原地区存在的一种村社小戏,金灭北宋,这种村社小戏就继续存在,并且受到了重阳子王喆的重视。金代歌舞戏与当时的祭祀娱乐神灵的风俗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元刊杂剧特指式反问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描写了元刊杂剧特指式反问句的结构及意义,指出反问句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与语表形式相反的“言外之意”,其基本语用意义是评价,特指式的反问意义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