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辨析我国景观评估领域研究机构的合作特征,厘清其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对当前推进景观评估领域研究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运用Cite Space对国内2010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景观评估领域发表的1 751篇文献进行梳理,绘制了机构合作网络与关键词突现图谱,总结了我国景观评估领域机构合作网络特征、热点与前沿发展态势。结果表明:国内景观评估领域的机构合作网络松散,但各子网络存在明显的聚类特征;研究热点呈现学科交叉突出、研究对象多样化、评估方法科学化的特点;景观评估研究从微观景观要素评价向宏观景观格局的保护性开发评估转型,更加注重公众在现代景观评价中的感知。  相似文献   

2.
略论城市视觉景观形象体系建设的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我国城市大发展、大变革的历史时期 ,如何处理好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的协调关系 ,创建城市良好的景观环境 ,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从我国城市建设现状、城市发展和公众感知的规律看 ,整体系统、个性张扬、多样化统一、结构优化、有机生长和布局均衡原则 ,是我国城市视觉景观形象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宁夏旅游业要在市场需求、创新、促销和服务质量、基础设施等方面实现多层面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将可持续发展渗入旅游产品的定位设计 ,突出民族特色 ,注意景观的框架规划与环境保护意识宣传 ,使宁夏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美化城市景观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城市绿地规划和城市绿地建设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阐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发展及其景观生态学特征,研究基于景观生态学“斑块一廊道一基质”理论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就其规划原则、内容、步骤等做探讨。并结合南宁市“绿城”建设实例,对其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对当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视觉化的审美倾向将景观与生活割裂的现实,提出了城市景观的审美首先是作为生活的场所来认识的。并以柏林为例,对柏林城市景观所表现出的生活美进行了分析解读。分别从公众出行、休闲游憩、艺术生活以及生活与自然、生活与历史五个方面介绍了在其城市景观中所体验到的生活之美,并以此对我国的城市建设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6.
景观形成某种主题的过程,可称为景观文化过程,观看与书写活动是其中重要环节。兰州作为黄河与城市共生的代表,其黄河景观具有承袭自明代边疆要塞的景观实体;清代政治精英通过限定观河视角及题咏文体控制景观的观看与书写活动,使早已深居版图腹心的黄河景观主题长期保持边疆性。晚清民国时期,观看环节中日益多样化的观河视角以及新工具照相机的引入,消弭了兰州黄河景观边疆性的视觉基础;书写环节中“照片+白话”的书写方式挖掘出水车与皮筏,并通过报刊传播成为公众熟知的黄河上游典型景观要素;与近代水土保持事业关系密切的沿河荒山绿化,赋予兰州黄河景观主题以流域性的整体意义。虽然景观实体更新有限,近代兰州黄河景观主题仍实现由“边塞”向“上游”的转移,近代化要素主要在观看与书写环节中起到推动作用。透过景观文化过程各环节,历史景观所承载的丰富信息得以在微观层面充分而明晰地呈现,或可为景观史研究提供某种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旅游发展促进旅游地经济水平的提高,进而导致旅游地建筑景观发生变迁.旅游地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其建筑景观的空间差异具有明显的对应性,核心旅游区、旅游服务区和旅游边缘区在建筑景观变迁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对旅游功能的响应.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了公众对旅游地建筑景观的变迁的感知,以此为依据提出规划和管理应该注重建筑景观变迁的空间特点,并且促进传统聚落建筑景观的自发展.  相似文献   

8.
绿色广告作为新能源汽车营销的主要手段之一,备受公众关注。基于视觉语法,文章对2020年奥迪新能源汽车广告进行多模态分析,尝试创建一个视觉语法视角下新能源汽车广告的生态性研究框架。该框架关注新能源汽车广告如何通过三种功能意义来建构其生态特性,即叙述再现发出生态预警,互动行为强调生态价值,构图要素彰显生态优势。文章基于该框架揭示出新能源汽车广告展现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为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绿色营销以及品牌推广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景观符号学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典符号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其与景观学的关联性,同时运用传统景观的意境理论,构建出景观符号学理论体系框架。然后以景观符号传达作为议题,论证了景观符号的物象层、情象层和意象层三种表达方式,并指出对景观符号学的研究将有助于设计者更好地处理人、环境、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城市绿地景观体系规划初探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模式是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之一。笔者探讨了这一模式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提出了城市绿地景观体系规划的设想 ,并对该体系的构成元素、规划目标、基本构思、工作框架、布局形式及各构成元素的具体规划原则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学与景观规划设计相结合的发展历程出发,指出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是景观设计创造力、想象力的源泉和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通过景观创造性的表现途径,景观设计师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抽象的生态学概念和知识,从而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结合有代表性的实例从技术手段、表现工具、比喻、格局、适应性和过程化的形式6个方面简要阐述了生态学在景观设计中的思维和表现过程,为当今乃至未来生态学理论和景观设计实践更紧密的结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论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目标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湿地景观在调节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和美化城市居住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彰显出了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特殊的景观价值.在进行城市湿地景观塑造时,应实现生态健康、景观美学和文化教育三大目标以形成其生态规划设计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精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文章将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思路视为规划的基本策略之一,提出建构绿色基础设施维度的战略性引导:从规划层面统筹城乡发展,尝试建立统一、完善、多层面的国家空间景观规划体系;技术层面则针对城市建成区提出基础建设方式由灰色向绿色的转型。并将研究成果探索性地应用于城市河道景观规划的相关实践,以期实现“人-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共融共生。  相似文献   

14.
城市河道在城市生态环境维护和改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生态性河道景观规划设计不仅具有美化城市环境的功能,也承担着协助河道系统防洪排涝的重任。结合宝鸡市渭河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案例,论述了生态性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指明城市河道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必然要达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景观规划设计的完美结合。通过科学的景观规划设计改善城市河道生态环境,形成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河流廊道系统。  相似文献   

15.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方案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对风景园林景观规划方案各评价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风景园林景观规划方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模型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初步建立了风景园林景观规划方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实例评价,介绍了本模型的具体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16.
区域文化是人们获得的生存智慧与生活经验,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文化,能够改变人们看待自然的方式,有利于在生态景观建设中形成新的共鸣。生态景观建设作为人类智慧与自然的有形结合,是区域文化的具像反映。研究辽宁区域文化与生态景观建设间的互动关系,要以辽宁多样性的地方文化为依据,找寻其与生态景观建设的内在联系,发挥其在生态景观建设中的作用,为辽宁生态景观建设提供现实可参考的依据,为景观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在生态景观建设中注重发挥区域文化的作用,有利于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实现辽宁经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由于缺乏总体规划与先进理念的指引,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观建设出现了低水平重复与无序化现象。文章从视觉生态观入手,全面盘点了当前乡村景观中视觉生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视觉生态功能发挥的重要性及构成要素,并提出了乡村景观视觉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以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观建设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文化景观受到破坏,文化“物种”正在逐渐消亡。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继承与保护工业文化景观,实现工业文化景观的科学转换和永续利用,已成为当前极为迫切的任务。工业文化景观有别于其他文化景观的关键特质就在于工业的核心——技术,而在研究中相对比较滞后的就是工业技术价值的保护。论文提出了新的工业文化景观分类方式,首次将工业技术景观从工业建筑景观中分离出来,突破了以往从建筑学角度研究的局限,并提出了工业技术景观价值评定和重塑策略,以期能够探究工业遗产保护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新疆兵团小城镇景观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景观设计的含义与要素入手,通过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小城镇建设现状及当前景观设计和建造上存在问题的分析,阐述了景观设计在建设生态兵团小城镇、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进而对兵团小城镇景观设计方面提出了建议,为兵团小城镇景观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