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登上文坛的中国作家无论是谁,都正值他们的头脑最机敏的时期接受了“五四”的洗礼。本文所研究的艾芜,也毫不例外,他为了继承“五四”精神,孤身一人踏上了流浪的旅途,与边陲大众一起体验了苦难的劳动生涯。所以。艾芜的青春足迹,可以说是一种纯粹的培育(新人)的实验典型,通过它了解“五、四”所指出的道路的真谛,假如说,高尔基是一个先从苦难和鞭答而后又通过读书来体尝人生辛酸的话,那么以  相似文献   

2.
艾芜是30年代初期崛起于文坛的左翼青年作家。他的以《南行记》为代表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流浪汉”文学走向了成熟。活跃在他作品中的那些风姿独特、色彩鲜亮的漂泊者们,为中国现代小说创作提供了真正的流浪汉形象。同时,这些作品及人物形象,也构成了艾芜小说创作的基本特色之一。在欧美文学发展史上,描写流浪者的文学,是许多作家取之不尽的丰富的创作题材之一,从十六世纪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成功的“流浪汉”小说《小癞子》,到20世纪高尔基的  相似文献   

3.
鲁迅对巴蜀文化给予过强烈关注,将《蜀碧》视为“凡有中国人都该翻一下的著作”,并直接体现在对国民性的思考中。又在邹容《革命军》关于国民奴隶劣根性的批判中,找到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他对“五四”青年时期巴蜀作家群给予了充分地评说,并且大量编选巴蜀青年作家的作品。对巴金、沙汀、艾芜、周文等巴蜀现代作家给予过热情扶持。现代巴蜀作家沾泽于鲁迅甚多,他们对“鲁学”的建立,也贡献颇大。吴虞、郭沫若、敬隐渔等对“鲁迅学”的建构,都作出过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余华被不少人认为是“跟鲁迅走得最近的人。”从余华的小说中探寻鲁迅因子,探寻余华在文化精神和创作上对鲁迅的继承。余华在对弱势群体中的农民、知识分子、妇女、儿童的生存状态的极大关注上,在“批判国民性”和“反思历史”的两大启蒙文学主题上,都体现出对鲁迅精神的继承。  相似文献   

5.
高尔基以人民为本位的无产阶级人道主义迥异于以个人为本位的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其人道主义涵纳的底层情怀、平民意识和人民性特质,引发了鲁迅、茅盾、夏衍、艾芜等中国左翼作家的精神共鸣与对话。这种共鸣与对话或表现为高尔基文学创作对左翼作家的直接影响,或彰显为高尔基与左翼作家精神层面的相互呼应。这些影响与呼应的存在,极大丰富了20世纪30、40年代的左翼文学世界,形成左翼文学创作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有关“国民性”的话题展开了一场讨论。冯骥才、刘禾从后殖民批评角度,认为梁启超、鲁迅等提出的“国民性”命题是“中了传教士的奸计”,是对“欧洲人本来用来维系自己种族优势的话语”的“屈从”。对此,不少批评者从不同的角度有力地反驳这种观点,并通过各自的论争,揭示了刘禾所谓“国民性”是一种“神话”的命题本身就是一种神话。  相似文献   

7.
“人对人的爱心应是高于一切的”(梁晓声:《95随想录》)。追寻梁晓声小说创作的轨迹,无论是回顾反思的知青系列小说,还是透视社会现实的作品,无不对人的自身,人的现实生活;对人的过去与未来,对人的价值理想作多视角的审视和不懈地探索。正是这种“高于一切”的“对人的爱心”,使其作品不断向着“文学即是人学”(高尔基语)的境界攀升。其作品所充盈的丰富的人文情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鲁迅研究中曾经有过大大小小的禁区,我以为,鲁迅关于“国民性”或“民族性”改造问题,就曾是一个令人却步的所在。“国民性”的提法,曾经被认为“不科学”、“太笼统”、“缺乏阶级分析”……许多人不敢承认在阶级性之外,还存在“国民性”、“民族性”,生怕由此会导致资产阶级人性论。可是,这个问题又是非常之重要,简直可以说,不理解鲁迅鞭挞、改造病态国民性的深远意义,就不可能真正懂得鲁迅的伟大。那么,应当怎样看待“国民性”的提法?是否承认“国民性”的存在就会导致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9.
“国民性”概念缘于欧洲启蒙运动。其历史源流显示,“国民性”兼具两层内涵:政治意义上,与 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密切相关;学术意义上,表示一个民族与其生存的文化生态系统相互适应形成的共同 心理结构。现代教育,需从关注人的精神成长,从民族性格与文化认同角度,遵循现代人文教育和公民教育理 念,秉承“通达民情、化育人心”的中国传统教育精神,发挥“民族文化心理场”对国民性的养成作用,构建塑造 现代国人人文素养、公民意识和国家精神的动态、交叉、立体的教育生态,培养国民的国民性。  相似文献   

10.
艾芜:漂泊者人生追求之歌———论艾芜“流浪汉小说”的文学价值蒋明玳艾芜是30年代初期崛起于文坛的左翼青年作家。他的以《南行记》为代表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流浪汉文学”走向了成熟;活跃在他作品中的那些风姿独特、色彩鲜亮的漂泊者们,为中国现...  相似文献   

11.
一众所周知,在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之中,剖析和批判“国民性”是这些作品最突出、最基本的主题。然而,很长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的文学评论和研究对这一基本主题却是误解乃至曲解的。肯定它的人,认为批判国民性就是批判封建主义,无需另外加以阐释;否定它的人,则断定批判国民性是鲁迅前期思想局限性的表现,不必给予过多的关注。这些从狭隘的政治观点、阶级观点出发的认识,无疑极大地限制了我们对于国民性问题的探讨和研究。究竟应当怎样去理解鲁迅所提出的“国民性”问题呢?归根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鲁迅前期思想估价问题有的同志认为鲁迅前期的主导思想是“进化论”;有的同志认为是“社会革命论”;有的同志认为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民主主义”,不同意说是“进化论”。二、关于“国民性”问题 (1)国民性与民族性的关系。不少同志认为鲁迅所谓国民性就是民族性,就是斯大林所说的一定历史时期内民族的心理素质或精神状态。也有同志认为鲁迅的国民性并非民族性,鲁迅在不同文章中谈到国民性  相似文献   

13.
一、历史的反思:经验、现实与希望之龃龉中国近现代文学之间具有内存联系,《呐喊》就是联结这两段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将一代“在寂寞里奔驰”的辛亥革命志士失败的历史与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相联系,并对此进行了深沉的历史反思,揭示了浸透国民灵魂的封建传统所造成的劣根性,表现了鲁迅彻底反封建和改革国民性的至理深情。它是对近代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封建的改革国民性文学的继承与发展,成了高张彻底反封建大旗的现代文学先声。《呐喊》之所以沉入深沉的历史反思,从过去的历史中吸取教训,与鲁迅自身的经  相似文献   

14.
李大钊在“五四”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潮中有着重要影响。他从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的关系入手 ,开始关注、思考国民性问题 ,着重针砭了与现代民主政治、现代民族意识不相适应的国民心理阴暗面 ,考察了国民性弱点的病源 ,还进一步探寻了理想的人性、理想的国民性结构 ,并不断寻求能够有效地改造国民性的新文化。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后 ,他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作为新文化阵营中主张“调和”论的思想家和以马克思主义观察国民性问题的先驱者 ,其国民性观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近代日本人评说中国国民性从研究方法的角 度可分为研究“文章文化”式、走马观花 式、长期观察“生活文化”式三种类型,而从思想倾向上看又可区分为“左、中、右”三种 视角。他们较为集中地分析了中国人的天命思想、家族主义、守旧观念、重视形式、福禄寿 的功利生活、文弱和平、矛盾特性等特点,还对中日国民性进行了对比,尤其是以日本人的 “认真”比照中国人的马虎。日本人的中国观对鲁迅等中国启蒙思想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时空体认的转换及迷失 ———《自我的他性》读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子 在上个世纪,鲁迅对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绝望,柏杨对国人“窝里斗”的嘲讽,充分体现了那个年代的学人对“国民性”反思的深刻。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中国一直几乎都是在一片赞扬声中欢快地前行,这也部分影响到学人对国民性或者说民族性的深刻反思。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中,在强求“应用”、“实际”的氛围下,为了实现所谓的个人价值,知识分子纷纷“下海”转型,或商或官,亦官亦商,并还要加上学者的头衔,颇有些圣父、圣灵和圣子之“三位一体”和道成肉身的味道。但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一贯有的魂没了。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国民性”被视为一稳定而不言自明的概念范畴。然而,细究近代以来“国民性”概念之嬗变过程,便可发现其内涵及外延并非一以贯之。在其转译过程中,西方语境中“国民性”概念的个体成分逐渐被剥离殆尽,“国民性”概念也逐渐由中性概念一转而成为负面表述的概念范畴,并最终在民族国家构建及抗战背景下被“民族性”概念所取代,成为中国社会群体描述的潜流。  相似文献   

18.
过去人们多是从题材、人物、艺术方面谈论艾芜小说的独特性,少有人谈论其间反映出的艾芜思想、情感、心理的独特性.<南行记>以"异域情调"为文坛关注,稍后艾芜却转向描写岷沱流域的故乡,显示出与<南行记>不一样的价值取向.从他乡到故乡,不只是艺术之旅,更是艾芜的精神之旅.  相似文献   

19.
<正> 前言高尔基曾经在他和他的孩子合影上,题着这样一句言简意赅的话:“高尔基和他的作品。”这使我们想到:作品——作家的“孩子”。这句深蕴哲理的题辞,耐人寻味地表达了高尔基洞察艺术规律的真知灼见。一些天才的作家,通过自己心灵的哺育,再创造了许多类似自己“孩子”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历历在目,活在我们每个人形象体验的审美世界之中。莎士比亚曾被人们尊称为人世间的第二造物主,高尔基也称赞列夫·  相似文献   

20.
鲁迅从事文学革命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始终是围绕着改革“国民性”的问题。我们认为,所谓“国民性”,即指与其他民族相对照而突出表现出来某些差异的,本民族全体成员所普遍存在的一些精神特性。中国的“国民性”,就是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某些特点。鲁迅最早提出“国民性”问题,还是早年在日本留学的时候。他抱着救国救民的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