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如果说中国纪录片曾经在一个历史时期形成过一点“运动”迹象的话,那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出现。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中国纪录片的上限是1991年的《望长城》。因为在某种意义上,  相似文献   

2.
自开埠以来,上海因其“江海通津”之地理优势,不断引来四面八方的人潮货流,终于形成繁荣兴旺的东南都会。从上世纪初始起,这里已有“十里洋场”之称,成为世界性的冒险家乐园,大银行的逐鹿征战之地。近代以来,已堪称“远东国际金融中心”。20世纪90年代,中华大地涌起改革开放大潮。见证着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兴衰荣辱历史的上海,凭借其天时、地利、人和,再度迅速发展,至今,浦西外滩银行一条街和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隔江相望,呼应东西,象征着远东金融中心再度辉煌的今天和未来。2000年4月9日,随着当时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姜建清和上海市委副书记龚学平的共同揭幕,中国第一家也是至今唯一的一家“银行博物馆”,在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的世纪金融大厦内宣告诞生了。中国自有银行以来的经济金融发展历史和进程,被浓缩记录在这幢巍然大气的建筑的第7层,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重要的窗口。APEC会议期间,它引吸了各国金融界首脑人物纷至沓来参观。  相似文献   

3.
王自立 《老年人》2006,(2):10-11
“和谐世界”,是中国政府郑重提出的主张,反映了外交与内政的高度统一。2005年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首次系统地阐述了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坚持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并庄严地承诺我国将一如既往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对西方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制造和鼓吹“中国威胁论”是一个有力的回击。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顺应民心的发展之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早在1993年,世界银行以购买力评价标准估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有过…  相似文献   

4.
革命、妥协与连续性的创制(上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短20世纪:两个独特性 20世纪终于落幕了。霍布斯邦姆站在欧洲的视角内,将这个世纪界定为从1914年世界大战爆发至1991年苏东解体为止的、作为“极端的年代”的短20世纪。与他的看法有所不同,在《去政治化的政治》一书中,我将中国的20世纪界定为从1911至1976年的作为“漫长的革命”的短20世纪。  相似文献   

5.
具有时代特征的流行语能深刻展现改革的渐进细节。流行语源于生活、源于民间,是一系列改革措施的现实反映,它既吻合了变革的节奏,又贴近了时代的步伐。“联产承包”、“现代企业制度”、“价格闯关”、“价格双轨制”、“大锅饭”、“下海”等一系列流行语编织成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改革主线。“倒爷”、“甩卖”、“洋插队”、“民工潮”等等流行语又突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改革重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空间分布不平衡是其客观规律。自20世纪30年代中国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提出“瑷珲-腾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来,历经70余年.中国人口空间布局仍然显现出该线东南人口密集、该线西北人口稀疏的空间分布不平衡规律。建国以后。中国大致经历了四次区域开发战略格局大调整,即从“一五”时期及随后的三线建设区域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
闫博 《现代妇女》2014,(8):311-311
最初认识纪录片,还是听前辈们聊天时提起,那时候大都是“新闻纪录片”,短短10分钟,讲述一个小故事,很有趣。那也许就是中国纪录片的前身。我国电视纪录片自1958年诞生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一大批内涵深刻、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强的优秀作品。像大型系列纪录片《话说长江》、《望长城》,还有最近很受观众们喜爱的《舌尖上的中国》等,片子以开阔的视野、深刻的文化内涵、新颖的巧妙构思和新奇的拍摄手法,让许多专业学者和纪录片爱好者,都赞不绝口。那么作为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如何拍出好的纪录片,需要用心去思考。本片论文,以一位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制作的纪录片《雪的故事》为例,浅谈新闻工作者创作纪录片的感受。  相似文献   

8.
“在连续3年每年有3万人自杀的日本,有这样一位中国人顽强地含泪活着。”这是日本电视纪录片《含泪活着》片首的一句话,这部追踪10年方始完成的纪录片,讲述了中国父亲丁尚彪为了梦想,为了家庭和孩子,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苦苦打拼15年的催人泪下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着手在当时最尖端最神秘的航天领域进行探索,60年代秘密上马了第一个载人飞船计划“曙光一号”。到了70年代末期,“曙光一号”被迫下马。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的秘密计划最终没能实现。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20年代始,陈达便力倡“生育节制”。抗战时期。他在云南主持了以现代统计方法进行的较大规模的人口普查。陈达等社会学者认为。人口问题的研究可以为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姚俊 《社会学》2004,(2):16-2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受中国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农业连续丰收后出现的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乡镇企业效益普遍不佳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农村日益暴露出一些严峻的现实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关转型期农村社会性质的研究成为一门“显学”,社会学、人类学、法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30年代,中国正处于被日本侵略的非常时期,周扬、周立波等人认为可以按照“共产国际”文件的精神在中国提倡“国防文学”。  相似文献   

13.
王娟 《现代交际》2010,(8):66-67
中国现代漆画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来,有将近50年的历史,在这50年里,我国现代漆画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尤其是1984年前后,几次大大小小的漆画展览,促使漆画登上中国画坛。自1984年,我国现代漆画作为独立画种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到现在,我国现代漆画在漆艺文化的依托以及作为独立画种的压力下,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局面,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美国《时代》周刊记者克里斯·泰勒认为:“电台统治了20世纪30年代,50年代是属于电视的,在未来某个时刻,历史学家们也许会认为21世纪是属于blogger(博客)的”。“博客”已经成为今天网络时代最为重要的写作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发展与价值观念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回顾近现代市场经济一个半世纪以来在中国四次较快发展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变化,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市场经济的兴起与“进化论”等西方思想的传播;2O世纪二、三十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民主思想的传播;50年代前期城乡交流、内外交流的恢复和发展与“双百方针”的提出;8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拓展与“推陈出新”中的矛盾和冲突,说明思想文化的选择和扬弃在经济社会变迁、东西文化交融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社会以农业生产方式为特征,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尊老文化是其核心的部分。直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大的农村社会才进入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时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农村的转变速度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17.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经20世纪30年代哈佛大学多德教授第一次提出,到8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兴起,再到90年代LEVI—STRAUSS海外虐待女工事件被曝光后,生产守则、社会责任标准纷纷出台,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日益吸引着世人的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受西方经营理念影响以及出于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思考,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逐步增强,经历了2004年“民工荒”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的中国社会,有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讨论正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8.
中日关系在21世纪初期进入了“政冷经热”的新阶段。1972年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经历了战略性友好时期(20世纪70年代)、稳定与发展时期(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后,1990年代后半期进入了结构性变动时期,2005年开始必须对这两者的关系加以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19.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20世纪初以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已形成了三大创新理论成果。第一大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创立,科学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探索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问题;第二大成果是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第三大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回答了在新形势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0.
资讯     
十七大与中国的发展方向联合早报网最近刊登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永年教授的同题文章说,自20世纪90年代初中共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争论一直就没有中断过。从十六大以来,中共已经发展了1200万新党员。到2006年年底,中共基层组织已经达到360万。很多年来,海内外很多人在研究中国时往往把重点放在了中国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方面,尤其是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但实际上,真正具有实质性发展的是党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