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要促进现代农业发展,重要的是创新现代农业发展制度:一是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的融资制度;二是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制度;三是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的土地制度;四是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协作制度;五是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产品流通制度;六是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具体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基础上出现的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进程受到了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因此,土地规模经营的具体工作必须以稳定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通过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等措施来进行。  相似文献   

3.
发达国家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家庭农场的发展极大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有效的土地制度、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专业化的生产经营、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发达国家发展家庭农场的共同经验;美国和加拿大农业资源丰富,家庭农场发展具有规模大、区域专业化等特征;法国属于农业资源一般型国家,其家庭农场的发展主要依靠合适的经营管理体制、生产经营专业化和政府政策扶持;丹麦和以色列属于农业资源匮乏型国家,其家庭农场的发展则主要依靠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培育高素质现代农业人才,适度规模经营,走专业化、生态化的发展道路,促进我国家庭农场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产出效率和规模经济上,更体现在农业的产业化、食品加工和消费结构的变迁上。在目前家庭承包经营体制框架下,土地流转作为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桥梁,其启动和实施需要产业组织的动力驱动。农产品价值链是小农生产连接国际大市场的主导产业形式和销售网络。因此,以农产品价值链驱动促进土地流转,进而带动现代农业发展,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可行选择和土地流转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存在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国臻 《学术研究》2003,3(10):76-79
针对我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从配置土地发展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和健全土地流转法律机制、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法律思考 ,旨在为深化农村经济改革 ,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西部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与农地制度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是西部农业现代化基本取向的认识,分析甘肃省区域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农地问题,以区域特色农业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为取向,可以看出完善西部农地制度需要将农地资源市场化;确权赋能;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进行制度创新;认识到农地制度的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制度变迁;同时政府也要发挥政策引导及开拓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四种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变革的关键,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但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现行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模式缺陷凸显,土地作为一项资产并没有产生应有的资产化收益,亟须改革和创新.创新的模式可以是以下四种一是私有化模式,二是资产量化模式,三是土地股份制模式,四是永佃权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制度是指土地所有、使用与管理的土地经济制度及相应的土地法权制度。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有土地制度创新过程中,可逐步推行农地股份合作制,实现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立足于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在“大稳定、小调整”的前提下,坚持土地可持续利用与效率取向原则,同时又要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农户家庭承包、分散经营为基本特征的农地经营制度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要求,这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规模经营的必经之路.笔者在对银川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银川市土地流转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促进银川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业规模经营,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过程的产物。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已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农业规模经营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通过由家庭联产承包制启动的经济体制改革,在扬弃人民公社高度集中统一经营、极端平均主义分配僵化模式的基础上,农户家庭成了土地经营的基层单位。在“均田承包”土地的基础上,随着农户的分化,地块面积也在缩小。土地分散,小规模经营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论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的宗旨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这离不开土地规模经营。在我国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必须依靠政府采取相关措施,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在土地规模经营基础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建立为土地经营大户提供融资的机制,发展农协组织和现代农业建设,都是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这是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共有经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创新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并从三方面论述了这一命题。一是创新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才能实现从二产为主型发展方式向一、二、三产业相协同的发展方式、从投资主导型发展方式向消费主导型发展方式、从资源依赖型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方式的转变。二是创新发展是抢占国际科技发展制高点的现实需要,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正在孕育着的新突破,依靠科技创新抢占世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才能把握发展的先机,实现快速的崛起。三是创新发展是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必然选择。实现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必须努力提高我国关键技术的自我供给率,努力提高我国的科技贡献率,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农业发展缓慢,市场经济下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小农经济形式与大市场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有人提出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了,要走集体规模经营的道路。本文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我国农业发展缓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农业发展缓慢,市场经济下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小农经济形式与大市场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有人提出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了,要走集体规模经营的道路.本文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我国农业发展缓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李建春 《学术论坛》2012,35(9):135-138
科技创新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金融创新必须解决农业企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融资的瓶颈问题。文章认为,金融创新支持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支持农业发展模式,多元化满足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户的资金需求;扩大金融服务对农业企业的普惠功能及增强与农业产业化的融合;优化金融机构设置和强化相互功能的协调合作。  相似文献   

16.
谷志科 《河北学刊》2002,22(6):72-75
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 ,是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 ,有力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村家庭承包经营 ,已经和正在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逐步实行农业规模化经营 ,是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有效措施和现实途径 ,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和总方向 ,也是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土地经营规模化将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 ,需要谨慎地采取一定的方法、步骤和措施。因势利导 ,采取适时、适当的方式进行地块调整 ,实行土地使用权商品化 ,倡导并支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 ,还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一方面流转困难,另一方面,农民又难以取得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权,致使农户经营规模狭小,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缓慢。在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土地承包权的界定与流转。制约土地承包权流转的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身份确认问题。成员身份的确认应当有一个规范,新增人口并非天然具有成员身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制度根源和制度环境角度对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分析,提出: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解决包括林地在内的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困境的有效路径;与土改时期的农民土地私有制、"林业三定"时期的林业生产责任制不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备了政治、法律与社会的制度环境;本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处理农民与集体、历史与现实关系以及落实村民自治、政策引导与法律规范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整个创新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动态互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西方经济学界自熊彼特之后对创新经济的研究分野为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支脉,各有侧重又各有不足,两个支脉逐渐融汇于演化经济学思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创新经济学的主要渊源之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内生驱动作用,它重视创新主体,企业的重要作用,融合了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具体体现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矛盾运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作为创新经济学的重要渊源,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大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朱文强 《河北学刊》2006,26(5):148-152
本文以无锡、保定农村经济调查资料为例,说明农业土地经营小型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农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人民公社对土地曾实行了大规模经营,由于诸多弊端,导致了农业生产的低效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中国农村重新回到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方式,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近年来,在无锡、保定地区,随着农民大规模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并将土地转包给种田大户、村集体或工商企业,从而出现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农业向现代化发展的喜人现象。但是,这种较高成本的农业现代化只能是少数经济发达地区才能做到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