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课程思政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在教育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经管类 专业也应加强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 分析了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的课程思政改革路径,以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为例,介 绍了课程思政理论、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思路,政治教育元素、价值观元素、中华传统文化等思政元素的融入,提出“全员”参与 课程思政、“全过程”融入课程思政、“全方位”渗透课程思政等提升教学效果的措施。 以此实现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知识教育和 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大学生,为其他高校相关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 借鉴。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是大学生的基础课程,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专业支撑性强,应用性广泛,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思政元素融入大学数学课程具有必要性。哲学思维的植入、数学文化的融入、对专业知识和生活实践的支撑、价值观的塑造等方面,均可成为思政元素融入大学数学课程的结合点,且在微积分学课程教学中具有实例。以“极限”定义讲授为例,呈现了课程思政的实践方式,调研数据则反映出课程思政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其结论可为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实践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3.
通过深入挖掘医学院校基础化学全课程各章节的思政元素,从多角度探究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全面监督教学实施过程,构建符合医学院校育德育才需要的教育教学体系。实践结果表明,该教育模式适用于医学院校基础化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与建设。  相似文献   

4.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力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当立足课程自身的特点,以工程伦理教育、大国工匠精神、使命担当等为导向,通过合理合适的教学设计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本教学团队遵循“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围绕航空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借助“西工大现象”事例,以三门课程教学实践为实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性地对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旨在将思政元素渗透性、浸润性地融入工科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与对科学不懈追求的精神,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矛盾统一的辩证思维,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工程伦理观。分享力学专业课程的改革路径,希冀对推进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教学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因此,在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大学英语教学责无旁贷.大学英语课程应积极承担思政教育的责任,探索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不断挖掘思政元素,实现课堂教学、知识传授与教学育人的统一,让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6.
以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工程测量”为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从课程教学目标着眼,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的思政要求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毕业要求中的思政元素相结合,建立思政教学目标。根据“工程测量”课程模块与教学内容,挖掘并融入思政元素,形成国家和社会、行业和职业、团队和个人三个层面的思政建设方案,培养具备坚定的文化自信、严谨的职业素养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为其他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针对高校理工科课程思政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思政元素”提炼有误、对育人成效缺乏教学评估这两大实践误区,提出高校理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的正确方法,并运用教育实验检验之。【设计/方法】以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9级本科生2021学年秋季学期专业课《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思政实践为例,在正确提炼该课程的“思政元素”后采用“静态组间比较”的“前实验”设计来检验一个理论假设,即:如果任课教师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学中植入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的“思政元素”,那么,将政治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的举措将会对学习该课程的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帮助他们坚定又红又专的成才道路,使其学好专业课程更有动力。【结论/发现】本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教育实验假设成立,实验结论有助于高校理工科教师科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8.
聚焦某全国性大学外语教学比赛32支参赛团队的教学设计,通过对教学设计文本的统计与分析,探讨教师如何在课堂实践中融入思政元素以及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参赛团队在教学设计中呈现了完善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能根据教学目标在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活动中融入思政元素。但不足之处是思政目标的设置不全面,思政内容的设计较单一,思政元素的选择标准不清晰以及思政元素融入的教学环节缺乏有效衔接等。本研究对提升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素养、促进教学赛事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是当前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为例,阐述该门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实践,包括课程思政元素的确立及其与课程知识点的融合方式等,构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思政体系结构和实施方案,并分析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以IT项目五阶段为载体,构建从项目起点到终点的“爱国情怀—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体系,提出依据设计思维模型的项目制融入方式,实现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点的有机融合,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以期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立足于文化内涵与文化背景开展教育工作不仅是立德树人的宏观教育目标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更是丰富现代教育工作内涵与素材的有效方法.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模式的融入对于提升英语教学内涵、丰富英语教学素材、拓展英语教学范围都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英语教育工作者应当通过转变常规的教育引导理念、深入挖掘英语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元素、重视教师专业教育素养的培养提升、引入多元化的课程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等路径,提升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效果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有机化学是理工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是新时代高校课程建设的必然要求。介绍了信息化背景下有机化学课程六大建设思路,并从“家国情怀”“科学伦理”“科学精神”“安全环保”角度,深入梳理挖掘有机化学课程中主要章节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提出在课前、课中、课后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渗透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实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心”。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做好《构造地质学》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就当前《构造地质学》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构造地质学思政元素挖掘等进行分析,并对课程思政如何更好融入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以期对推进《构造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自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来,各高校各专业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加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作为课程思政示范建设专业,西南科技大学矿业类专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本文提出了专业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挖掘了矿业类专业蕴涵的课程思政元素,并具体介绍了西南科技大学矿业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方案:构建了通识思政课程教育和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整体架构体系,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通过发挥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实施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强化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设计、实施全过程专业教学环节课程思政教育,达到了落实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在教育过程中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课程思政”不拘泥于各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是利用课堂这个主渠道,教师通过知识传递实现价值引领,使得各类课程都参与到学校育人过程中,推进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创新,实现“全课程育人”。“课程思政”对各学科教师的素养及能力和水平提出了高要求。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当从理科、工科、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实践出发进行探讨,希望能为“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概论系主要面向低年级非中医药类专业学生开设的本科必修课程。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以及针灸学等中医药基础知识。基于课程教学实践,进一步挖掘本课程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和要点,充分关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传统医德,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在此基础上,围绕如何调整优化教学氛围、教学形式、课堂活力以及教学内容等,探讨性提出课程教学的实践路径,以期为促进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式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作为近年来高等教育重要组成之一,是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如定位缺乏规划性、课程思政融入方式僵硬等。从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突出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有机结合的教学理念、创建课程思政多种融入方式方法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立德树人观念的培养,突出思政元素特质,人才培养强化价值体验、多课堂协同育人模式,提高学生的整体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将校史融入高校课程思政能创新思政教育,会取得入脑入心的育人成效。【设计/方法】以电子科技大学校史融入戏剧鉴赏课程的经验为例,从建设要求、培养模式、发展需要三个方面探讨高校戏剧鉴赏课程思政为何需要改革,及其在教师主体、教学实践与课程设计等方面面临的现实困境。【结论/发现】为培养坚定“四个自信”、三观正确、全面发展的高质量时代新人,需要增强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与戏剧思政协同育人的理念,发挥学生在戏剧鉴赏课程思政中的主体作用,将校史思政元素贯穿戏剧鉴赏课程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是师范类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仪器分析》是高校理工科类开设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结合仪器分析的课程特点,充分挖掘思政元素,积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在仪器分析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力求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9.
高校的“课程思政”意指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发挥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课程思政本质上是一种课程理念,将思政的种子扎根于课程的土壤之中。后现代课程观所倡导的多元、对话与探究从全新的角度建构了课程意义,对如何理解和实行课程思政有指导意义。从多元、对话与探究三个维度解读大学课程思政,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近几年在我国高校推进德育综合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的新理念。大学英语是各高校均开设的通识必修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任,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隐性融入思政教育就显得极其重要。本文简述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基于隐性教育的概念和特征,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隐性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并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价的角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适时适度地隐性融入思政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