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意义支点词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汉语中有些复合词的某语素并未使用它自身的语素义,而是使用了以之为构成成员的另外一个复合词的词义,这类复合词可叫做"意义支点词".研究意义支点词的造词特色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与简称的区别;与通常语素义的区别;与通常汉语造词法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语法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盲在说明汉语中没有“语素”这个语言单位。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①语素成词不成词的提法违反逻辑。所谓的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都是真正的词。汉语的词是单音节性质。②词和短语的划分不存在语法原则和词汇原则的矛盾。所谓的语法词和词汇词实际上都不是什么词,而是比词高一级的语言单位“词语”。词和短语划分中出现的问题仍是由“语素”的提出而引起。③全部汉语,包括口语、书面语、科技用语、日常用语以及文言成分和方言都是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不能为了确立“语素”的存在而对语言材料做种种切割和分离。  相似文献   

3.
反义关系是语言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语义关系,反义词对则是语言中意义相反的或相对的能体现反义关系的一对词。本文对汉语反义词同现现象进行研究。认为汉语反义词频繁同时出现在以下三种结构中:反义合成词,特定短语结构和习语。本文同时探讨了汉语反义词同现现象的哲学构词法及美学理据。  相似文献   

4.
词与词的本义和本义之间、本义和引申义之间、引申义和引申义之间,均可构成反义义场。反义义场既可以由义位和义位构成,也可以由不自由语素义和不自由语素义构成,或由义位和义丛构成。由不自由语素义和不自由语素义构成的反义义场是古代汉语的遗留。属于同一反义义场的各个成员,它们的配价都是相同的;反之,配价不同的两个词,不能构成反义义场。  相似文献   

5.
语素作为语言的表义单位决定了每一语素都有自己的个别意义。语素意义也是语素分类的主要依据 ,每一类型的语素也都各有其类型意义 ,俄语中存在着同音异义语素、同义语素及反义语素的意义聚合体  相似文献   

6.
“有序对”是现代汉语中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其意义和结构具有特殊性,是汉语教学中具有研究价值的一类词.文章探究了有序对的意义、语素序特点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类词语在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代汉语语素层面的最大变异是外来语素的产生及发展变化。其中,音译外来语素是从外来词中提取出来的最小的有意义的音译成分。在语言运用过程中,进入汉语的外来语素受到汉语结构规律的制约和影响,其中一部分语素在形式和意义方面发生了语素变异。外来语素在当代汉语共时层面有原形语素与变异语素两种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8.
仿译词可以按照汉语新词的透明度、英语原词语素间的语法结构、英语原词在构词法中的不同性质、汉语仿译词的音节数进行多角度的分类。仿译词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有增加新词新义;英文单词一词多义。在仿译过程中用汉语对应词的中心义项翻译英语对应词的边缘义项,造成汉语对应词词义增加;英文单词增加新义,造成汉语对应词增加新义;受仿译影响汉语产生新义语素,有的已经发展为类词缀。仿译词的大量出现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新颖、透明和共性原则。  相似文献   

9.
语素这个词是从英语“morpheme”翻译过来的.这一术语虽然是三十年代结构主义者提出来的,但语素在语言之中这一事实,决不是二十世纪才有的,而是从语言一产生就存在的.汉语语素也同汉语一起相伴而行,只不过以前没有使用这一术语而已.在我国探讨汉语语素比较多并且讨论得相当详尽的,应该首推吕叔湘先生.1981年7月在“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上,大家一致同意在中学教学语法里增加语素的内容.1984年2月公布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简称《系统提要》),首先讲述了语素的问题.这期间有些语言学著作和部分高校现代汉语教材也都程度不等地讲述了语素的内容.在中学乃至大学的语言教学中引进语素的概念是十分必要的,但需要探讨的问题也不少.下面拟从“语素和语素的识别”、“语素的分类”、“语素的运用和教学”三个方面作些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根据词义与语素义的关系类型,并结合复合词内部的结构特点,着重讨论了判断语素融合的标准,确定了融合词的大致范围;并从汉语词汇的历史特点出发,根据词汇丰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语言条件与语素融合所带来的结果,阐明了语素融合在汉语词汇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汉语词汇发展史上一条带有根本性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语词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每一个语词都有约定俗成的特定含义,这构成了人际交流的基础。然而,语词的意义又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漂移。语词的意义漂移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密切相关,它反映和折射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生活的深刻变化。研究语词的意义漂移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生活的变迁,更好地实现人际交流。  相似文献   

12.
许多词既有字面意义,又有隐喻意义.英语中许多词和词语与汉语中对应的词和词语在隐喻用法上完全一致.但是,由于历史、地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别,中国人和英美人对同一事物的思维、理解、看法和说法不尽相同,英汉两种语言不仅有字面意义相同,隐喻意义不同的词和词语的存在,更有为一种语言和文化特有的隐喻存在.  相似文献   

13.
“汉语复合词的结构与句法结构是平行或一致的”说是学界流行的观点,但在实际区别两者时,又认为语法结构标准是最重要的。前后冲突直接而明显。实际上,复合词与短语在性质与功能、意义透明度、是否产生语法意义、成分属性及其与整体功能之间的关系、语序及其价值五个方面差异显著。复合词与短语不存在结构上的一致性或平行性,语法标准不应也不能是区别复合词和短语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援引古今汉语的语词实例证明,本词的语音变异是语词转生的根本原因,语词任何部分和任何形式的语音变异,诸如声变、韵变、声韵兼变和前后音节的同化等,都会引发形变,不少意义相同而面貌各异的词,实际上都是音变的结果。后一部分,同样引据语词实例,从三个方面即语词探源、语词义训、语词结构分析方面,扼要阐明了研究音变转生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着据义定字,据音定词的原则,可以考释出能够代表陕北方言语词的若干本字。由于时、地的不同,这些本字的读音与陕北方言语词的实际读音并不都是完全一致。只要语义一致,语音符合音变规律的,即可定为本字。  相似文献   

16.
中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听力跳跃障碍的实现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听力的最大障碍是生词多 ,帮助他们根据语境猜测语义以跳跃生词障碍是对外汉语中高级听力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 15名留学生听力课上猜测词义、句义练习的跟踪调查数据分析 ,认为中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听力跳跃障碍的实现条件有三 :第一 ,语境对该词语 (句 )有较明确的限制和暗示 ;第二 ,语境场景留学生比较熟悉 ;第三 ,语义连带关系比较清楚。听力跳跃障碍的干扰因素有四 :( 1)语音干扰 ;( 2 )词语字面意义的干扰 ;( 3)语境不明的干扰 ;( 4)文化观念的干扰  相似文献   

17.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中西方对颜色的认识以及所赋予的联想和文化意义有所不同,英语中的常用颜色词在一些固定搭配的语言场合下使用时,具有其特殊意义,此时已失去原有颜色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大学本科段"外国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可以采用一种"对话"与"选择"的施教方式.主要讨论"文学思潮"和"语词概念"两个层面上的对话与选择.即沿文学思潮发展的线索,在诸种"二元对立"的关系中整理文学现象.重视辨析一些重要的语词、概念在具体的语境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英语中的许多词汇和词组来自动物名词,这些词除了有其本身意义之外,还有许多引申意义.这类词语内容丰富,形式多变,生动有趣,在英语语言运用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因此,研究动物名词演变的成因、演变的方式和发展趋势,对加强英语的表达能力是有裨益的.本文从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语言自身的发展对动物名词引申进行了探讨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英语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 ,变化之一是大量新词汇的涌现 ,其中包括旧词语新用现象和因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新词汇等。这些词汇的构成方法有以下几种 :缩略法 ,由一句话或短语中每个词的首字母缩写而成 ;结合法 ,由旧有的单词或单词的一部分重新组合而成 ;添义法 ,旧有单词词形保持不变 ,增添新的含义 ;引申法 ,词形保持不变 ,词义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引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