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甄飒飒 《求是学刊》2015,(2):135-140
不同于诗词使用的"雅典",《醒世姻缘传》中使用的典故,来源于戏曲、小说等俗文学,称为"俗典"。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学现象。俗典与小说的写实风格保持一致,又促使轻灵活泼的语言风格得以形成,有着重要的叙事功能。俗典在大众文化传播和语言文字双向流通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小说中俗典的大量使用得益于明清时期通俗文学的繁荣发展、大众对源自通俗文学的素材能达成有效的审美共识和作者较高的通俗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的现代社会已经跨入了后工业化,与此相悖的是,明显背离科学的种种通俗文学却盛行不衰。这个尖锐的矛盾迫使我们将目光从作者移到文本的实现者——读者身上,对读者阅读心理的研究或许有助于解开这个谜。阅读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维系生命的基本形式。这一形式由二大部分组成:阅读心理和阅读行动。前者是一种心理需要,是一种动力,后者是满足这种需要的手段、方式及其实现过程。人类通过阅读能够满足一些心理需要。通过认知性的阅读可以解除人类由于对自然和社会的无知而造成的不安全心理;通过阅读还可以补足现实生活中爱和尊重的匮乏;当然,阅读最能满足的是人的发展需要。那么,通俗文学的阅读能满足人的哪些需要呢?  相似文献   

3.
留京,还是回乡——北京市流动人口迁移意愿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抽样调查的数据对在京流动人口留京还是回乡的迁移意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近一半的人有长期居住北京的打算,且意愿较为强烈。对于微观层次的个体来说,在京生活状况实际上决定了他们对北京生活的适应情况,因此对其迁移意愿有明显影响,而个人特征和与家乡的社会联系的影响不显著。此外,从心理和主观感受上来讲,流动人口迁移动机也不仅限于经济考虑,他们对在京生活总体上比较满意,这也是影响其迁移意愿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作为政策科学的一个分史,已经成为政府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分配社会价值和实现公共利益的主要手段。公共政策所追求的目标是善政善治,这就要求民众的意愿和利益要求能够在政策过程中得到表达和尊重,国外社团组织参与公共政策,其实质就是为民众意愿和利益表达提供中介和桥梁。社团组织通过直接游说、影响选举甚至通过选举获得议会席位、...  相似文献   

5.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伴随着现代化进程以及市场经济进程,我国在社会公正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就总体而言,社会公正的具体状况却不容乐观。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强化公正政策的公正导向,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建立公正的利益表达机制、建构公正的社会矛盾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6.
周全胜 《社会工作》2008,(24):57-60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伴随着现代化进程以及市场经济进程,我国在社会公正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就总体而言,社会公正的具体状况却不容乐观。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强化公正政策的公正导向,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建立公正的利益表达机制、建构公正的社会矛盾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7.
试论当代中国的改革进程与社会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宏观社会学关于社会转变的理论,从中国社会的多样化发展,如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进程、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发展关系、城乡基本结构的转变,从中国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结构的改革,包括工业化趋向、劳动力市场的诞生、教育体系的扩充,从改革不平衡的社会状况与社会个性化的发展,如不平衡的级差和不平衡的社会状况、社会差异的表现形式、个性化发展,以及从社会转变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各个方向,阐述了中国社会现阶段正在实现积极的、分步骤推进的转变进程。作者提出了未来中国社会需要进一步增加新的、互相联结的多样化结构和劳动分工一体化的新形式,以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速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求是学刊》2018,(6):127-133
文学是时代景象与精神的生动记录和写照,小说中的想象在社会、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与时俱变,主导着小说中形象的塑造。20世纪初东北小说中的女性想象亦是如此,具化在作品中的形象承载着时代对女性的期许,也透露了蕴含在这些形象中的社会思想况味。此期东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可划分为:西风东渐的世界大势之下的西方先进国家的女性,她们有着成熟的个人意识,追求实现个人价值,自给自立自强,有着沟通中西、引新入旧的作用,寄寓了近代中国社会和女性进步的目标;善良隐忍、多苦多难的传统女性,她们的思想意识、社会地位受制于传统宗法伦理规范,大多没有独立的经济、社会地位,她们的形象仍集中了比较多的牺牲况味;现代启蒙进程中向新而在、面相复杂的新女性,她们在现代启蒙中不同程度地接受了现代文明的熏陶,对时代潮流做出了积极应和。对于形象的个性化创造影响了小说文体变化,尤其是推动了叙事中对于塑造人物的各种关系的探索,与传统小说文体相较,有了更多的复杂性和深广度。这些探索有益于呈现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轨迹,深入认知20世纪初东北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官宇 《社科纵横》2013,(1):257-258
《罗莎》是20世纪美国著名犹太女作家辛西娅·奥齐克的优秀短篇小说之一。本文从创伤理论来解读这篇小说,论述了创伤对罗莎心理的伤害并阐述了罗莎伤痛的不可弥补性。辛西娅·奥齐克在文中不仅描写了罗莎的个人心理创伤还对整个犹太民族的集体心理创伤的进行了描述。在这篇小说中,尽管心理创伤的描写是浓墨重彩,但文化创伤却也并未被眼光犀利独到的奥齐克所遗漏。  相似文献   

10.
通俗文学随着城市的繁荣而发展壮大,跟广大市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决不能低估通俗文学对于塑造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力。值去年十月省通俗文学学会召开座谈会之际,我们组织了三篇文章:彭晓丰援引了后现代主义的发展状况,以外证内:顾亚维探讨了读者的心理需要;卢敦基则对金庸新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提出了自己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1.
我国对食盐实行专营制度,这一制度在消除我国碘缺乏病、提高国民素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因专营产生的弊端也逐渐显露。目前,由于应对碘缺乏病症的需要已经得到了满足,并且随着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对盐业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食盐专营制度需要加以改革直至取消。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居民的消费能力、消费观念千差万别,所以,食盐专营制度改革不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单一的政策,而应该按照经济状况,在西部老少边穷地区采取特殊政策,核心是实行碘盐免费供给,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中部经济状况较发达地区则实行统一的改革政策。  相似文献   

12.
苏伊拉 《生存》2020,(8):0031-0031
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游戏和教学都不可相互替代。游戏能满足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需要,帮助他们自由表达意愿,从而达到智慧和情感的平衡。而教育机构是不可能没有教学的,幼儿园也不例外。本文从整体上概述了幼儿园游戏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对当前幼儿园教学与游戏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由主义理论将小说的发展归因于资产阶级和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以及随之而来的自由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增长.这一理论认为,"小说在其道德和心理的焦点上,在其生产与分配的工业技术上,在其所要求于读者的个人小天地、闲暇和阅读习惯上,正好同工商业资产阶级的伟大时代相适应."L.特里林与W.J.哈维的著作提出了自由主义哲学与小说形式之间存在着一种更为复杂的联系.按哈维的说法,小说有一种本能作为其支配中心,即"承认人们在社会中的丰富性、多样性和个别性,同时相信这些特征作为目的本身都是好的",而且它以生存的复杂性为乐,并容许有多种的信念和道德准则.在I.瓦特具有广泛影响的著作《小说的兴起》中,有着对自由主义理论的系统探索,它随意地将中产阶级的发展和18世纪的英国小说联系起来,使这两种看法相结合,表示这种阶级间的相互联系也体现在笛福·理查逊和菲尔丁的"形式现实主义"的作品中.瓦特从叙述技巧的角度对"形式现实主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已成为跨越 2 1世纪不可回避的现实。全球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是这个话题中的一个重要的领域。人类学对“文化”的解释 ,与早期社会学“现代性”阐释是我们理解全球化进程的两个不同视角 ,它提供了探讨全球性与民族性关系特定的分析框架。全球性最大的特征是开放性 ,其引起的最广泛的社会过程就是文化互动。文化互动的多重功能 ,反映出全球性与民族性互动中正功能、负功能并存的性质。在全球化时代 ,民族人格因素再次被反观、被在全球化中提升 ,跨文化素养、跨文化人格是当今民族人格的一个侧面和延伸 ;同时民族人格又体现出独特的民族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追求。全球化已完全改变了当代中国人对日常生活的理解 ,生活方式的选择与个人的自我认同紧密相关。对个人来说 ,对民族化人格的认同也意味着重建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15.
一、培养健康的社会心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广义的社会意识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的复杂系统。以反映社会存在的水平和程度(广度和深度)之高低为次序,它可以相对地区分为有明显差别的两个基本层次,即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相对于以较严密、系统的理论形式反映社会存在的高水平的社会意识形式来说,社会心理是对社会生活的直接的感性反映,是不具有理论形式的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它表现为感情、情绪、风俗习惯以及各种倾向、意愿、信念等。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社会心理是千姿百态的,但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心理本质上是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相符合、与时代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相一致的健康的社会心理。它主要  相似文献   

16.
上山下乡运动结束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知青群体的社会意愿表达显得非常强烈,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与当代社会进行互动。全面审视不同阶层和不同境遇知青群体的社会意愿表达,可将之归结为青春、理想、价值、命运四个维度。从历史、社会、政治等不同层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城乡差异问题是知青群体社会意愿表达的核心问题。对于当今社会而言,最好的回应就是对知青群体的社会贡献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7.
灾后的心理社会需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人对于各种紧急情况的反应源自两个方面 :一是个人的因素 ,这与其家庭内部的互动有关 ,即家庭对灾害的准备 ;二是民族或文化因素 ,它们决定着个人所在的社区对灾害的准备。灾害的心理社会方面 :灾前个人因素个人心理决定着他对于危机和灾害的反应。家庭中决定个人心理社会行为的因素有 :家族精神病史 ;幼年期的精神创伤和行为异常 ;贫困 ;神经过敏、内向性格、特殊的恐惧 ;生活压力 ;身为女性。灾害的心理社会方面 :灾前民族或文化因素与个人生活的社区和地区背景有关的民族和文化因素决定着个人对灾害的准备。此类因素包括 :应对问题的仪…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关于《从3月1日起实行新的工时制度》的规定颁布以来,各部门、各单位执行情况如何?广大职工对此有何想法?目前,南通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在市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100名职工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他们的意愿、心声、要求,表达了各自的心态。 对新工时制,各单位执行不尽平衡 “新中国伊始,我国实行的是每周48小时工作制,现在,职工工作时间缩短为44小时,这是我国政  相似文献   

19.
杨东 《学习与探索》2012,(8):129-132
菲利普·罗斯在他后期的小说创作中表现出对现实的极大关注,作品都是以社会现实和历史事件为背景,小说中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折射出整个美国社会潜在的生存危机。为了突出这一主题,作者对传统的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手法进行了创新,把时空穿梭和叙事浓缩等手法融合在一起,在作品中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和忧虑,这一时期也是菲利普.罗斯小说创作的重要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20.
晚清谴责小说对社会政治的批判,是借助于特定的书写方式而得以完成对社会生活、政治的想象性介入.影射性叙事即是其中一种政治修辞的策略.影射性叙事是指作者通过文本表层的叙事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强烈类比性,较为隐性地表达政治内容.作为一种政治修辞,影射性叙事改变了其仰视庙堂的政治希求心理和温柔敦厚的美学品格,而表达出一种政治批判的自由宣泄和游戏庙堂的世俗化美学趣味,同时它也开启了现代小说直面现实、关怀政治的现实主义创作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