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话语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言说方式和所讲的道理有很大的相通性或亲缘性.如果说哲学的表现形式是话语的话,那么,这种话语要表达的道理和所揭示的秩序都不是现成的、绝对的,而是一个生生不患的开放的历史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原来的道说与人言、大道与事理、真理与意见、知识与权力的二元对立都会不复存在.从自然的神喻,到英雄的圣言,再到当代无数个人的众声喧哗,构成了话语迄今为止变化的历史.而自然、社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区分、作用与转化,则既为哲学话语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也为它设定了界限.  相似文献   

2.
陈炎 《河北学刊》2004,24(5):5-10
在现代西方的政治语境下,左、右派别体现了人们对"自由"与"平等"、"博爱"之间不尽相同的价值取向.尽管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阶层或集团的利益,但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根据,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公开的、平等的、程序化的.在此情况下,舆论上的彼此对立常常会导致行为上的互相妥协.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语境下,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左、右派别往往被赋予正、反不同的价值判断,因而其存在的理由是不平等的,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非程序化的.在这种情况下,舆论上的表面一致并不能取代现实中的矛盾.因此,对激进与保守、左派与右派进行深入地反思,进而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理性、和平的制约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乡下人进城"在当下备受关注成为显学,但是,无论作为一种历史存在还是文学表述,"乡下人进城"都与中国城市化进程休戚相关.与百余年文学历史相消长.不仅如此,实际上.当城市/乡村作为一种文化、经济、地域实体一经产生,它所勾连出的命题就不可能是单向度的延展,而常常是多维度的发散、往返、双向互动等等--至少,与"乡下人进城"(以下简称"进城")并存共生的,还有"城里人下乡"(以下简称"下乡")这一不容搁置的历史、文学存在.当然.本文无意于勾勒"乡下人进城"及"城里人下乡"百余年的文学脉络,只想撷取20世纪30年代"京海派"笔下的"进城"与"下乡"作一解读.  相似文献   

4.
汉字自有其内在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传承性.但是,长期以来,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对中国的文字一直是贬抑多过褒扬.西方一直以"他者"形象来塑造中国文字.有学者认为中文是落后的、不科学的.本文就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对中西文字进行分析比较,展现中西文字的各自优势与劣势,强调各国文字是深深根植于其生长的文化土壤,与文化互为滋润,共同发展的.中文更是如此.中文的独特魅力是其屹立世界文字之林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否定"何以成为"本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炫 《河北学刊》2004,24(2):14-19
"本体性否定"是作为区别西方各种本体论和中国本根论提出的.其历史依据在于,人对自然性生存的"不满足于"冲动的产生;其现实依据在于,当代人既重个人利益又觉得利益无法安放心灵的综合感受;其理论依据在于,迄今为止所有的自然本体论都是一种人为的本体论,但因"人为"这一概念无法区别人的模仿与创造、沉沦与澄明,因而最后也就不能区别人与动物的根表特性.所以,"本体性否定"以"批判与创造的统一"来展开自己的"什么人为"之思.通过"本体性否定",人并不优于动物,而是不同于动物.  相似文献   

6.
"癞皮狗"与"赖皮狗"读音相同,词形相近.而这两个词表达的意思不相同.请看例子:  相似文献   

7.
杨桂森 《江汉论坛》2004,1(6):48-50
本文以"应当"隐含着"能"与"不能"的价值旨趣为路径,认为"能"一方面是道德之外的有为,另一方面是道德之内的准许.前者是道德主体的能力所为,后者是道德原则的划界.由此认为,"应当"包含着已然与未然的张力,实现主体应尽之责与其能力、善与可欲之善有机结合,预示着伦理原则对人的引导和激励,并担当教化、教言的使命.  相似文献   

8.
虚拟政府是电子政府研究中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因为,当今社会的虚拟化带来了政治与政府组织的虚拟化,也引起了政治与政府权力的转移.结果,虚拟政府对传统官僚制构成了一种挑战与变革的力量.在利用网络空间重塑官僚制的过程中,政府再造必须落定在虚拟与现实之间.而且,只有在公共服务质与量的提高上,才能着实超越"虚拟的美丽".  相似文献   

9.
随着20世纪初现代科学的猛进对17世纪以来机械自然观的颠覆,梁启超逐渐形成以"动"群"变"为表征的自然观,对"科学侵入哲学"风气的体验与批判,拓展了其自然观与哲学视野.现实关切和救世情怀,使其自然观与中外科学文化潮流和文化传统相表里,以强国新民为指归.  相似文献   

10.
"模仿"强调主体与外在世界的吻合,它奉行一种客观主义原则:而"再现"则注重主体对外在世界的选择,它奉行一种主观主义原则.在"模仿说"那里,主体性处于一种缺席状态;而在"再现说"那里,主体性则处于一种在场状态.若将"模仿"与"再现"视为一个总体性的美学原则,其存在有合理性,也有非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最近这些年.原清华校长梅贻琦关于"大楼"与"大师"的名言广为传播,且日益深入人心.于是,国人好像得了大师饥渴症,到处寻找、拼命发掘,甚至无中生有地制造出各种"大师"来.说句不好听的.只有在极端封闭且缺乏自信的时代,才需要如此"造神".眼看着这把"虚火"越烧越旺.把好些好人也给烤糊了,我不得不反其道而行之,大胆断言:大师其实不太重要.  相似文献   

12.
都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建设与"城市群"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农村"与"城市群"是"十一五"规划中的两个关键词,也是都市化进程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面对"城市群"与"新农村",我们既要看到两者的矛盾,也要看到它们的相互依存关系.由于都市化进程在加剧农村与城市在人口迁移、资源分配、文化消费等固有矛盾的同时,也为它们在更高的历史平面上综合解决城乡之间的紧张与危机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与先进的实践框架.因此如何处理好"新农村"与"城市群"的关系,认真地研究两者的内在关系原理与外在实践框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相似文献   

13.
区别"学"与"术"、"学者"与"术者"--以"术"为规范的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谢"首都中青年学者学术规范论坛"的邀请. 对于当前存在的各种学术规范问题,笔者坚信,通过学界的不懈努力,例如今天这样的论坛,这个问题总是能够得到重视进而实质性地有所改进的.为了促进学术规范化,借助这个会议,笔者就"学"与"术"的关系发表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合力论揭示社会历史事件的形成是如何加合单个人意志的,体现了历史决定和历史选择的一致,说明了历史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在表现个人意志(理性)间的冲突与产生结果上,博弈论补充和深化了合力论,使社会科学分析有了可以操作的数学工具.  相似文献   

15.
"仁"与"礼"的关系问题,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问题.孔子对"仁"与"礼"关系的探讨,奠定了中国儒学的基础.后世儒学,或者注重和发展了孔子的"礼"学,或者注重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到宋明时期,便形成了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对峙.  相似文献   

16.
谷青 《北方论丛》2015,(3):26-30
"疏密" 与 "虚实" 是宋词章法中两个极为重要的美学范畴, 两者的美学内涵呈现出丰富性与复杂性. 在不同的语境中, "疏密" 与 "虚实" 的美学内涵存在着差异. 具体而言, 宋词章法的 "疏密" 范畴主要有三层内涵: 词意显隐, 忽离忽合; 浓句淡语, 互相调剂; 郁结宕逸, 松紧相谐. 而章法的"虚实" 则主要体现在前实后虚, 由实生虚以及前虚后实, 虚提实证两个主要方面. 只有结合不同的语境对 "疏密" 与 "虚实" 的含义进行具体分析, 才能认识到其真正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教育方针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为政策依据,以基本国情及其教育活动为实践依据确立的,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其理论"血脉"源自毛泽东对母校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民主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批判与扬弃,凝练与升华;而对其起决定和主导作用的"灵魂"——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和价值取向则源于马列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历史已证明,新中国教育方针符合国情,是党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8.
周桂钿 《河北学刊》2005,25(6):44-51
董仲舒的天是多义的,一是整个宇宙,一是与地对应的上空,一是本原,一是神灵.神灵的天会与人君发生精神感应,天人感应经过一系列论证以后才确立的.董仲舒的天与<圣经>中的上帝相比,有位置、形象、说话、创造、祭祀等许多方面的不同.<圣经>中的"上帝"有很多故事情节,而"天"则没有任何故事情节,也不说话,天比上帝更抽象.上帝与天,是信仰的不同,没有优劣之别.  相似文献   

19.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群体,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组织形式,政府是管理国家的机器.国家本来就是国民自己的组织,政府本来就是服务于国民的,但是当国家被皇帝用武力占为己有后就成了他的王朝,政府也就变成了皇帝的朝廷.改朝换代只是江山易主、政府换届,而不是国家灭亡.社会分层是自然存在的社会现象,人为划分的社会层次也并非只有按财产划分的阶级一种,形成国家不等于进入阶级社会.文化是人群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存在的形态,文明只是文化的精致形态."国家形成"不等于"文明起源",国家的起源的途径是多元的,文明的形态也是千变万化没有统一的标准.中国国家起源与演进的序列和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进程,都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0.
王中江 《学术界》2001,(4):114-125
自从哲学解释学或本体论解释学诞生之后,它就与传统解释学特别是方法论解释学构成了一种尖锐的冲突.冲突的焦点在于如何看待意义、对象、先见和解释的客观性.本文集中考察和疏理了哲学解释学和方法论解释学的各自立场和争论,并以此为基础试图作出积极的反思,以缓解二者之间的紧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