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孤残儿童福利与服务水平提升,有赖于服务机构基本硬件设施的改善。福利院作为向孤残儿童提供福利服务的主导性福利机构,其服务水平改善受到技术及管理等子系统变化的影响。研究以新型兰州市儿童福利院为分析个案,运用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并证实在宏观政策给定的条件下,硬件设施是影响儿童福利院服务水平的关键性微观因素。同时,硬件设施提升之后,以管理、员工精神状态等方式表现出的软件设施是促进硬件进一步发挥作用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2.
目前,发达城市社区福利的建设已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而在中小城市,居民对社区福利需求质量不断提高给社区福利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中小城市中进行社区福利建设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以惠安社区福利建设的个案分析为基础,对中小城市社区福利建设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建设过程中的资源动员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公共福利循证策略是近年来在西方公共福利研究中兴起的,将循证概念运用于公共福利服务领域,从而满足社会福利服务方面各种新的挑战和需求,加强回应公共福利使用者需求和提高效能的热门策略。循证取向的实务与政策在国际公共福利领域内迅速发展,对传统的福利观念的转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为福利服务实践和福利政策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循证策略也给中国的福利改革带来了启示,从实践上为我国社会福利改革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社区照顾:西方国家老年福利服务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社会福利服务作为一项社会政策、制度和满足人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的手段,主要用以解决人们的各种日常社会生活问题,特别有助于弱势群体的社会生活问题的解决及其特殊需要的满足。20世纪70年代后的西方各国,在人口老龄化以及普遍的经济衰退背景下,公共财政的支出控制成为了政府的主要议题。原来由国家承担的老年福利服务也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福利需求,作为其中的一个解决手段,社区照顾成为了西方各国老年福利服务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全国劳动人民物质福利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居民对各类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在各类服务中生活服务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服务与个人消费商品和居住条件一样,都是劳动人民福利的标准。人民的生活服务体系在解决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中占有愈来愈明显的地位。近  相似文献   

6.
福利需求是多元化的需求 ,除了物质上的需求外 ,还有制度、心理、服务等方面的需求 ,所以 ,福利资源也具有多元性。过去我们只注意在资金上开发福利资源 ,忽视其他资源的利用 ,特别是忽视了人力资源的开发 ,使我国社会福利和保障事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因此 ,如何将人力资源转变成有效的福利资源 ,是我国今后福利事业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有关农村文化公共服务文献的学术反思与闽南某村的个案调查,发现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也是一种福利资本。文化福利资本具生产性、投资性,也是一种生产力;它可以促进农村社区经济增长、和谐稳定和社区民主。发展文化福利资本需要提升文化福利治理水平,关键要处理好各级政府部门与农村第三部门的关系。各级政府部门主要承担出台优惠政策、提供财政支持、给予工作指导等职能;农村第三部门主要承担发现文化福利需求、生产文化福利产品、评估福利效果、反馈福利绩效等职能。  相似文献   

8.
普惠型福利是社会福利发展的趋势,是改善民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从普惠型福利视角,解决城市高龄老人养老的“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为高龄者养老服务提供的最为人道的福利.结合高龄者养老需求,普惠型福利与城市高龄者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之间存在着契合性.构建城市高龄者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强调政府的主导责任,稳定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推动社区照顾服务,发挥社会福利机构的补充作用,是实现全民福利、满足高龄者养老需求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S村的个案分析,发现该村在村内路面硬化工程、自来水工程以及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供给等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公共物品外部决策体制所致。在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农民需求导向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完善公共物品供给方案执行机制,健全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从“国家福利”向“多元福利”转变是国际社会政策变化的大势所趋。南京市和兰州市在社会福利服务方面发生了类似的变化。面对经费困难对福利服务的更大需求 ,民政部门试图利用与市场经济相关的资源发展福利服务。这一改革措施使国有福利院从完全依赖政府投入逐渐转变为依靠更多元化的资源。同时 ,社会上出现了崭新类型的依靠政府、企业、当地社区以及家庭或个人的混合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社会办”福利院。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对农村公共服务研究的理论视角主要包括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论、供给需求化、福利多元主义论。公共财政论、社会资本论以及乡村治理论等。这些研究涉及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背景、供给主体、供给目标以及影响供给效果的经济、社会、政治等因素,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同时,在如下几个方面需要深入探讨:加强农村优势月受务资源的挖掘;加强服务输送过程的动态研究;加强服务可及性的研究;加强服务质量需要满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治理:当代公共管理理论的新热点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治理理论认为 ,公共管理要依靠政府和社会组织势力通过面对面合作方式组成的网络管理系统 ,强调社会管理力量的多元化和有效政府的重要性。它的兴起 ,与福利国家、市场和等级制调节机制发生的危机等因素息息相关。由于治理的网络管理系统内在的矛盾和社会环境的不同 ,该理论在实践中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 ,也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3.
福利多元主义为福利国家改革后福利供给中出现的复杂现象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框架,而分析框架本身的发展也随着福利改革的不断深化而向前推动。在经历了横向单维度——福利提供主体扩展对福利现象的认识后,复杂的社会福利供给现象要求更精确的认知方法,分析框架纵向发展成为必然。福利多元主义纵向的发展经历了提供、融资以及规制/决策维度不断深化,虽然对于规制与决策维度的采用问题,学者们存在不同的观点,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他们都在推动福利多元主义作为范式的不断深化和成熟。  相似文献   

14.
当代西方社会福利理论的演变,表现为从传统的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及保守主义,转向国家干预主义、新自由主义及福利多元主义,其本质是从单一的"市场取向"或"政府取向",迈向综合的"社会取向"。这一演变对我国社会福利实践的启示是,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政府和第三部门在福利体系中的角色与功能,在相互"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形成良性运行的福利机制。  相似文献   

15.
当代社会福利理论发展的基本特征体现为,从传统的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及社会主义的争论,演变为国家干预主义、新自由主义及福利多元主义三者的争论。这些争论实质上是围绕国家、市场及社会三种力量在福利体系中作用如何发挥、角色如何承担来进行的。在这个意义上,当代社会福利理论的发展表现为从单一的"市场取向"或"政府取向",向综合的"社会取向"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6.
政府购买服务在西方的源起主要是基于包括西方政府财政危机在内的福利国家危机以及由此而来的政府改革、公共服务市场化民营化浪潮、以及新公共管理的主张,然而在此一"委托—受托"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当事人—代理人"关系及多元责信等问题。中国的脉络虽然不同,但在政府购买服务的内容、性质、采购方式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探讨空间,同时需要避免社会工作服务发展过急、过热等问题。本文通过广州市一成立较早、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实践也很早的民办社会服务机构的案例论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公益创投是利用社会资本发展公益事业的一种新模式,近年来我国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之间构建多种合作平台,以公益资金筹放与管理为基础,以培育社会组织与公益人才为目标,以公益项目设计与运作为主线,以资金、技术、政策支持为路径,探索公益服务、组织、人才创新发展模式。随着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进程加快,公益创投已然成为培育社会组织、创新社会管理、发展社会服务不可或缺的新手段,有效地促进了公益慈善、社会福利、民生服务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工作产生于志愿服务。在寻求科学化的慈善服务中,社会工作者始终与志愿者保持着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注重在社区的场景中把个人改变和社会改变结合起来。但是,在成为政府提供直接社会福利服务的主要专业之后,社会工作把专业地位的寻求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在专业内部,出现个人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冲突;在专业外部,出现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平等合作关系的断裂。全球化带来经济竞争的加剧,改变了政府的基本社会政策,促使社会福利服务从政府为主转变成多方参与的多元服务模式。80、90年代西方社会普遍认识到政府和市场机制的限制,鼓励非政府组织加入社会福利服务系统。这样,在全球化处境下社会工作需要重新确定自己的专业位置,它不仅是政府多层面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同时又是与非政府组织等各种社会资源合作的政府代言人,只有通过与志愿者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才能在社区中充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符合本地需要的专业服务。西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经验也为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帮助中国社会工作者更好地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各项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