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4 毫秒
1.
现代法院调解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法院调解的主要价值为秩序、自由、正义和效率。秩序是法院调解的最高价值,通过法院调解其他价值的实现而实现;自由是法院调解的核心价值;法院调解在保障最低程序公正的基础上,注重实体公正;效率是法院调解优越于诉讼的根本点之一。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法院调解突出了秩序和效率价值。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分析等方法对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根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这一命题进行了论证。认为当前社会公正在一定程度上的缺位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采取得力措施,努力实现社会公正,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3.
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出发点,论述和谐社会的政治价值问题,在此基础上,得出和谐、民主、平等、公正和自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价值要素,最后提出实现政治价值诉求应采取的基本理路。  相似文献   

4.
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行政伦理制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核心目标与行政伦理的核心价值都是为了追求社会的公正和秩序。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探究行政伦理制度化这一课题,对建立公正、廉洁和高效政府公共行政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阐述行政伦理制度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行政伦理发展趋势与和谐社会对我国行政伦理发展的时代要求,提出和谐社会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秩序是法的基本价值,但法的价值决不止于此。当前和谐社会视野下法律如何从简单的工具论桎梏中摆脱出来,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一条根本的途径就是提升和深化对法的价值精髓的理解,实现法的不同层次价值的互应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的理想追求。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理所当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维护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7.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宪法秩序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宪法追求的价值--社会发展是和谐社会充满活力的源泉、宪法制度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探讨司法机关在私法领域内适用宪法的理论和实践、司法机关在公法领域内适用宪法的问题、宪法司法适用的规则、完善宪法的司法适用,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坚持并实现社会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宗旨。当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开放、公正的社会环境,阶层利益矛盾缺乏有效协调机制。实现社会公正,必须发展生产力、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打破体制性壁垒、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依赖路径,构建良性运行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社会公正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理想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体现,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为社会主义民主发展指明了方向,为社会稳定提供了保障。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需要我们本着公正的价值理念,改革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整合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使每位公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伦理维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的价值理想和目标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一定的伦理精神的关切,制度伦理以其规范、协调和创新功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合理、公正的制度环境和伦理支撑,并在促进社会公正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上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了一致,显示了其重要作用。进而,和谐社会也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对制度伦理提出了相应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伦理精神的关切,制度伦理以其规范、协调和创新功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合理、公正的制度环境和伦理支撑,在促进社会公正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上,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统一,并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和谐社会也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对制度伦理提出了相应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2.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伴随着现代化进程以及市场经济进程,我国在社会公正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就总体而言,社会公正的具体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各级政府必须从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遵循利益协调的基本原则,构建和谐的文化关系,完善利益表达机制等方面着手,切实履行利益协调职能,不断促进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法治社会,是一个建立在良好的以法律为主导的规则体系下的公平、正义与秩序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重点要促进行政执法的依法、严格、公正和文明.当前应当在行政机关中广泛树立和谐执法理念,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论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公正诉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公正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笔者以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为出发点,对实现社会公正基本理念的实践场域进行了分析,认为实现社会公正是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维护人格尊严,实现社会良性运行,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在考察了社会财富分配、弱势群体的社会对待、代际公正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群际交换平衡、利益普遍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完善老年照顾等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立宪政秩序是我国实现民主化、法治化的客观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而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一种宪政秩序,是一种实现民主、法治、彰显政治文明的宪政秩序.所以,宪政与和谐社会有着天然的联系.探讨建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宪政秩序的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内含自由与和谐统一的要义,自由原则是和谐社会的内在应有之义,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必要前提,自由原则的贯彻程度事关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正义社会的基本原则是自由和公正,和谐社会建设既要注重公正原则,也要注重自由原则,二者应该辩证统一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之中。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公正视角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提出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社会公正的社会。当前,社会公正缺失现象阻碍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我国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我们要以社会公正为基本导向,加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蕴含制度公正的必然诉求,制度公正是和谐社会前提与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与导向,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需要.制度公正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全面、完善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制度的监督与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民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而这种差距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经济不公正引起的,经济领域的不公正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社会领域的不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经济公正和社会公正、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公平与效率等关系的重新审视。要解决目前在经济和社会领域所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以社会公正为逻辑起点,确立社会公正理念,在此基础上建立公平的竞争秩序和利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20.
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子系统和谐有序的矛盾运动,社会由差异、对立走向和谐、同一,并处于动态和谐发展之中。所以当前我国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构建“和谐社会”当中,民主政治对于社会的和谐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民主政治可以建立良好的社会基本秩序,维护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可以规范体制,医治腐败;可以巩固主导意识形态,增强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