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场新闻是指作者深入新闻发生的现场,以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受,形象、生动、迅速地再现新闻事实、新闻场景与新闻气氛,使人们读来犹如身临其境,进而产生喜闻乐见之感的新闻写作样式。现场新闻具有真实客观性、新颖独创性、超前针对性的显著特征,由新闻事实、新闻背景、传播动机、传播方案等几个要素构成。现场新闻离不了人,没有人物活动的现场新闻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现场新闻。把人物写“活”是现场新闻采写的基本要求,是现场新闻通过再现特定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这一基本特性对作者的提示。  相似文献   

2.
新闻价值论:关于新闻客观性问题的哲学思考肖娅曼关键词:新闻价值新闻倾向性客观性主体性长期以来,我国新闻理论研究一直面临一个巨大的困惑,那就是新闻的客观性与新闻的倾向性之间的冲突。人们似乎处在一种两难的困境:追求客观性,就得否定倾向性;承认倾向性,就得...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传播不仅在内容,更从传播方式上产生了根本的变化.作为关注信息传播,以培养新闻传播人才为目的的新闻教育领域却常常忽视这一信息传播新格局,造成了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的脱节,使新闻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将在现代信息化视野下分析目前新闻教学实践面临的种种问题,分析构建新闻实践教学资源平台的必要性,结合课堂教学实例阐述如何利用新闻实践教学资源平台进行新闻实践能力训练,对新闻实践教学作出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摄影是视觉艺术,形象是摄影的表达工具。在新闻摄影活动中,怎样正确把握形象表现手段,是一个传统研究课题.从现代传播学角度来看,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应当服从于新闻信息传递的总体目标,同时,对于新闻素材形象价值的发现,恰当的摄影语言选择,以及如何使新闻摄影作品具有现场目击感、瞬间魅力和视觉冲击力,都是新闻摄影从理论到实践需要认真加以探讨的。从世界各国不同时期的优秀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理论内涵丰富、自成体系,反映了新闻摄影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5.
教育新闻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教育新闻也应不断改进,丰富写作手法,革新报道方式,巧选新闻角度,深化新闻主题,加强深度报道,弘扬人文理念。只有这样,教育新闻才能具备思想性、可读性,真正赢得受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6.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基石,是新闻报道工作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坚持新闻真实性,防范和根治新闻失实,对从事新闻传播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有其共性,即准确、鲜明、生动,但其共性的要求又不尽相同:新闻语言的准确是科学意义上的准确,文学语言的准确是艺术意义上的准确;新闻语言的鲜明要求直率,文学语言的鲜明要求形象,有意境;新闻语言的生动是挖掘新闻事件本身的生动活泼因素,文学语言的生动是用合理的想象抒发情感。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还因其功用和追求的不同有其对立性差异,新闻语言是特指的,文学语言是泛指的;新闻语言再现生活,文学语言表现生活;新闻语言是直率的,文学语言是含蓄的;新闻语言是规范的,文学语言是变异的。  相似文献   

8.
2002年1月1日《南京零距离》的开播,被业界认定为是开了国内民生新闻的先河,随后的短短几年间,民生新闻在各大电视台遍地开花,从而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民生新闻热潮。有人说,民生新闻之所以受欢迎,不是因为叫民生新闻,而是因为它回归了新闻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主体介入式报道的实质,要求新闻制作者在制作新闻作品时,除了对新闻事实的客观叙述外,侧重于表述对新闻事实的思考和理解、看法与见解,揭示新闻事件与其他事件的关联,对事物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西方媒体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并未遵循客观公正的新闻理念,存在大量抹黑、污蔑、攻击报道对象的现象,这种行为其实就是新闻帝国主义。西方国际新闻有一整套话术,如制造冲突报道、新闻专业主义和价值先导等,这些话术表象背后的本质则是新闻帝国主义。新闻帝国主义符合列宁对帝国主义五个特征的描述,是帝国主义的延续,在国际新闻领域总是能看到这五种特征相对应的现象。新闻帝国主义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为背后有西方中心主义、霸权主义等的思想在作祟。对新闻帝国主义必须进行阻击,以此才能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维护广大的国际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新闻娱乐化的势头愈演愈烈,一方面促使新闻开始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另一方面新闻的过度娱乐化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不同程度地造成了违背宪法原则、损害公众的知情权、妨碍司法公正等恶果。长此以往,传媒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必将丧失殆尽。因此,从新闻法制建设视角,探究新闻过度娱乐化现象的应对之策,必将有力促进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新闻细节     
新闻细节是一篇优秀新闻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是新闻作品刻画人物性格、描绘新闻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最小组成单元。它遵循现实生活的逻辑,具有朴实、典型、独特和感染力强的审美特征。在新闻作品中,恰当地运用新闻细节,不但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增强作品的可读性、思想性和可信度,而且还能使新闻作品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新闻背景指与新闻事件、人物有联系的材料。它是对新闻的衬托性叙述。新闻需要背景材料,这是由新闻自身、受众、时代等因素所决定的。新闻报道中背景材料对其产生巨大作用;运用新闻背景要紧扣新闻事实与主题,并与之相互揉合、穿插,以便更好地达到辅助说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摘要]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涉及政府组织、媒体和公众等因素,政府组织是新闻发布的核心,媒介信息是生态链的串线,公众则是新闻发布的指向。这些因素对构建新闻发言人制度评价机制具有重大的影响,特别是技术的进步、社会转型和公民意识的觉醒,对新闻发言人制度评价机制的形成影响巨大。构建评价机制,则是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新向度。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公民意识觉醒的要求和产物,公民意识的觉醒也对新闻发言人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社会新闻     
宋慕新 《市民》2006,(4):111-111
指导衣食住行的,是民生新闻;报道国事动态的,是时政新闻;供人茶余饭后当谈资的,则是社会新闻。然而,可供满足读者猎奇心的奇闻趣事,总是有限的,最后社会新闻的取材也就逐渐趋向突发事故了。所有的光怪陆离,都可以在社会新闻里一览无余。看报纸,吸引眼球的、先声夺人的、触目惊心的标题多是社会新闻。  相似文献   

16.
DV的轻巧廉价,使DV普及成为可能。从播出的DV新闻看,DV新闻出现的浅层原因与个体爱好DV、民生新闻的兴起和DV新闻内容的拍摄简单有关,深层原因则是一种话语权的掌握和充当舆论领袖的优越感。DV新闻所具有的价值是肯定的,而值得注意的是,现实中的有些DV新闻也存在策划与摆拍的弊端,同时也流露出较强的意识形态性。  相似文献   

17.
新闻、新闻策划和新闻报道策划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有本质的区别,新闻报道是可以策划的,而新闻是不能策划的。策划的所谓新闻,其实不是新闻,而是广告活动或公共关系活动;新闻炒作与新闻策划又完全不同,新闻炒作属于新闻报道策划。新闻报道策划有它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特点及注重传播技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如何强化现场新闻的可读性黄震球现场新闻是新闻记者描写其在现场时所发生的新闻事实,而读者在阅读到这条消息时,就能想象得出新闻事件发生时的画面。所以说,现场新闻几乎完全是对新闻事实和事件的描写、再现。如果说,动态消息、综合新闻等,主要是叙述,交代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新闻侵权主体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闻侵权行为的构成要素,需要从新闻源、稿件的采编、新闻出版部门等三个环节上予以考察和把握。一般来说,新闻源难以成为新闻侵权的责任主体,新闻采编人员对防上新闻侵权负有重大的职责,新闻出版机构的审查把关,也责任重大。应处理好新闻源和新闻记者、新闻记者与新闻机构之间的关系,明确归责问题。在目前的一些新闻侵权案件处理过程中,新闻机构作为侵权主体,有利于提高报道的质量和力。强新闻机构的责任心,但也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0.
新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行业教育。它除遵循一般共同的教育规律外,还必须确立自己的教育理念,处理好以下五种关系:新闻教育既是专业技术教育,更是素质教育;新闻教育既是理论教育,更是实践教育;新闻教育既是专才教育,更是通才教育;新闻教育是开放教育,而非封闭教育;新闻教育既是一次性阶段教育,更是终身教育。以指导新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现从数量型到质量型,从传统型到现代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