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塔列朗是法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长期以来,人们对他背叛拿破仑、埋葬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行为指责颇多。本文则从外交政策方面分析了塔列朗背叛拿破仑的原因,并从国家利益的角度阐述了塔列朗背叛拿破仑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爱国思想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很有影响而又极为复杂的历史人物。他信仰过马克思主义,却又背叛了马克思主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一大至五大的总书记却又反对共产党;相信和肯定过无产阶级却又信任和重视资产阶级;参加并领导过反帝反封建革命却又取消革命。如此等等,思想庞杂,前后矛盾,但是有一个方面却始终如一,那就是终身爱国。  相似文献   

3.
徐朝君 《社区》2008,(20):27-27
下班了,同事早已走光,她怔怔地坐在办公桌前,又开始流泪。 爱情已成明日黄花,那个曾发誓要爱她一辈子的男人,背叛了自己的誓言,悄无声息而去。 她去他的单位、他的家、他可能出现的任何地方找,结果每次都是哭着回来。不是找不到人,而是找不回那颗去意已决的心。  相似文献   

4.
林满平 《南都学坛》2011,31(6):68-72
陶渊明的《饮酒》诗是其诗文中的精彩之作,文本表现的是他归隐田园、怡情自然的自足自得。其间透露出强烈的自我生命意识,由归鸟、美酒、秋菊、青松四个鲜明的意象构成了其追求生命意识自我实现的完整结构。在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中,源于对身份的焦虑,陶渊明的选择背叛了自我的初衷,在环境的压力下,他作出了一种道德的选择,通过这种道德的选择造就了自己。诗歌文本在背叛道德选择的同时背叛了陶渊明的自我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过程中,我见到国内的几种主要版本①,凡是谈及十九世纪末第二国际内批判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斗争时,都一致认为:一八九五年伟大导师恩格斯逝世后,伯恩施坦公开背叛了马克思主义,接连发表了一系列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他的背叛当即引起了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首先是德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激烈抗议。有的还更具体地指出,这些马克思主义者是德国的社会民主党人倍倍尔、卢森堡、蔡特金等。但在进一步学习中,我又见到这样的记载:十九世纪末,在西欧工人党中,是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第一个站出来,对伯恩施坦进行了严厉的批判②。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谭恩美的作品《灵感女孩》中的父亲形象进行了反东方主义角度的解读。父亲是一个叛徒,他背叛了自己的东方信仰和语言,背叛了自己所属的东方文化,从而导致了自己身份的混乱和人格的分裂。谭恩美也赋予了他很多的神秘色彩,而这些都是作者的东方主义情绪在作怪。最终父亲的分裂的人格在女儿邝的身上得到了整合。  相似文献   

7.
尚可喜是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从1623年到1634年他一直为明朝东征西杀,立下了汗马功劳,官至广鹿岛副将。尚可喜是忠于明朝的,功不可没。他背叛明朝不是其主观因素决定的,而是明朝当中的一些势利小人出于个人的私怨逼走了这位忠臣良将,完全把他推向了清朝方面,使他为清朝出生入死,成为清朝的开国功臣。从他归附清朝来看,他有他的特殊情况,不能将“汉奸”之类的称呼加在他的头上。  相似文献   

8.
《绿化树》与《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以人性最基本的构成部分食、性为透视角度,对主人公知识分子章永璘在苦难、饥馑的压迫下与非人的政治炼狱中,在本能驱动下真实的灵魂波动及人性堕落、精神毁损的悲剧进行了细致剖析。在“落难”这一特殊的生命情境中,“洛神”式的人物马缨花、黄香久对他进行了灵与肉的双重拯救,可知识分子的文化优越感和精神本能,又使他在重获新生后,必然会背叛他的“洛神”,去追求更高远的境界。这有关“拯救”与“背叛”的“阴暗记忆”,再现了时代重轭之下一代人的命运图景,勾勒了中国当代“落难精英”的历史剪影。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汪精卫是一个投降派的典型。从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到抗日战争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汪精卫在许多重要的历史时期,曾进行过多次叛变革命的活动。在辛亥革命时期,他背叛同盟会的纲领,帮助袁世凯夺权;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背叛孙中山先生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量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抗日战争初期,他是抗日营垒中的反共主和  相似文献   

10.
这是她的2009年,朋友背叛爱人背叛,却名气旺盛事业丰收。损失固然惨重,收获也格外宝贵。  相似文献   

11.
西方的文学传统中悲剧作品占主流地位,这源于《旧约》和古希腊的艺术传统。“厄普代克的悲剧”有双重意义:一是指厄普代克秉承了这一西方悲剧文学的创作传统而提高了他的文学地位,他在“兔子四部曲”中就表现了长达四十年的美国式的悲剧生活。二是指他存在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即他违背了部分传统而在作品中出现了太多的性描写。这样,他的文学地位就被降低了一些,从而成为他自己的悲剧。因为在西方的文学世界里,作家的地位高低主要是由其作品的悲剧性描写及其道德层次的高低而确定的。  相似文献   

12.
论萧子良之政治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子良趁武帝病重将亡 ,太孙萧昭业又新立之机 ,欲矫诏为帝。为了确保政权的平稳过渡 ,齐武帝在其遗诏里就后事作了周密的安排。因此 ,萧鸾不利于操纵朝纲并最终夺取皇权 ,便精心杜撰出来了一道伪诏。在萧子良矫诏为帝的过程中 ,萧衍见风使舵 ,兼以雪父仇的心理而临阵倒戈。萧子良及其文士与萧鸾之政治斗争表现为文才与干才之争 ,其失败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3.
个人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人而不是社会或国家的权利和利益的人生哲学。伦敦在其主要作品中流露出对个人主义的矛盾态度。对于个人主义者反抗自然,伦敦是肯定的;而对于他们反抗社会,伦敦持反对态度,但在无意识中又流露出对他们的偏爱。  相似文献   

14.
对元遗山诗集首次进行全面系统校勘的是施国祁。其得处在于径改原本正文的讹误,省却了读者的翻检之劳;其失处在于替作者改正错误,求是不求真,有悖于元诗原貌。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民主宪政思想的主要精华是军政、训政、宪政"三步说"思想,"权能分治"与"五权分立"思想,以及"以党建国"、"以党治国"思想,这些思想极具进步意义。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并未真正按孙中山遗教办事,而是在"训政"的标榜下,建立和维护其反民主的一党专制和个人独裁政治体制。主要表现在:训政时期国民党从未"萃全力于县自治",限制、剥夺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和违背了孙中山先生"以党治国"必先治党思想,日益专制、腐败、独裁,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终致失败。  相似文献   

16.
父权文化传统的反叛者还是继承者?——论笛福的妇女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小说之父笛福也是主张男女平等的有识之士。但笛福的妇女观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继承了父权意识 ,他塑造的妇女形象是否可归属于反传统范畴 ,对此批评家们莫衷一是。本文试图运用女性主义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对笛福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解读 ,阐明笛福作为英国小说史上第一个赋予女性在作品中中心地位之人 ,真诚地关心妇女、同情妇女。但身为启蒙时期的男性 ,他无法完全摆脱父权社会的传统意识 ,其解放妇女、教育妇女的目的是让她们更称职地服务于男性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的农民土地财产权是围绕"耕者有其田"政策目标而设计和展开的,"耕者有其田"经历了从空想性到科学性、从虚假性到真实性的发展历程。平均地权思想是国共两党农民土地政策的基本起点,但由于两党政策理念不同和由此决定的政策路径的不同,最终导致政策实施结果的不同。国民党最终背叛了耕者有其田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真正将"耕者有其田"作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主线,也是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的科学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介绍分析了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性格转变的成因。从低下的经济地位,来自于周围人群的漠视及被背叛的爱情三个方面,探讨希斯克利夫变态心理产生的根源,从而更为深入地理解这一复仇者的形象及其所隐含的时代因素,并由此讨论其所代表的弱势群体的心理需求,呼吁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杨一清事迹几个问题的研究@何兆吉$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