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1 毫秒
1.
月亮泡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松辽平原的中部,大安市与镇赉县的交界处,原属于天然流水湖。上游洮儿河,下游嫩江,面积为80km2。1976年人工拦截了月亮泡与嫩江的交汇点修成水库,用于农田灌溉和养鱼。水库东西长25km,南北长10km,呈蝴蝶状,库容4.87亿m3。水库底质为细沙或亚粘土。周围是草原,植被良好,有村庄11座。月亮泡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夏季炎热,秋季降温  相似文献   

2.
为快速、精确提取冲蚀沟参数,以GPS测量点为基准数据,对3S数字化产品进行对比分析,获取了栖霞市北岩子口沟流域29个冲蚀沟的面积、沟沿线长、冲沟侵蚀量等多种参数,建立了流域三维地面模型,探讨了冲沟的坡度等级分布,并指出利用该方法快速提取土壤侵蚀定量数据的精度和可行性问题.结果表明,3S数字化产品能有效提取侵蚀沟曲面面积,但对一些细小冲沟的侵蚀量精度反应不足,需要对研究方法和研究面积进行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一、概况荣成国际游览城总面积29k㎡左右,位于山东半岛东端的荣成市桑沟湾风景区内,距荣成市市区约12.6km,距石岛镇(荣成市主要城镇之一)约19km。其东部为桑沟湾,中部以烟波湖为中心。区内南北方向有石岛至荣成市的公路通过,与石岛、崖头(荣成市区)这两个重要的城镇化地区联系十分方便。从大的方面而言,荣成游览城东南方向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北距大连150海里,西北距威海约49.5km,距烟台约110km,距青岛130海里(均为直线距离)。  相似文献   

4.
一、三地文书概述 竹林、坌处、远口三地位于天柱县城东南。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后,清水江一带"梗隔三省,遂成化外"的局面便已基本结束;乾隆时期,坌处就开办了学堂。而清水江流域开发规模逐渐扩大,木商四面八方云集于此,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木材贸易市场。1949年以前当地乃林木流通码头,来自湖北武汉、黄石,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清江流域水库移民现状、流域水库移民与区域社会发展关系基础上,从移民收入水平与就业、区域生活条件的改善、减少贫困人口和促进社会公平、增强社会安全与融合等方面探讨了水库移民对区域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了处理好库区移民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1902年,袁世凯创办的北洋军医学堂,开辟了近代中国军事医学医务教育的道路.1906年,陆军部接管,更名为陆军军医学堂.从北洋军医学堂到陆军军医学堂的发展沿革,反映了近代中国军事医学医务教育的缓慢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7.
三峡水库已经开始形成,位于水库腹心地段的小江支流库尾的开县,其消落带面积约占库区消落带总面积的15%,而且三面包围新县城,情况极其特殊.本文在"变水害为水利"的思想指导下,主张"以水治害"、"以水兴利",以新县城周边地区的环境及其小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为对象,提出了在三峡库区小江库尾构建"库中库"的环境综合治理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四川国学院之前期存古学堂设立于1910年,学堂以保存国学为宗旨,以理学、经学、史学、词章为主课,声韵小学(文字学)亦为诸生所必修.事实上,存古成为当时四川培养国学人才的最高学府.其所聘教席皆当时国学才俊,著名者有多位,如谢无量、曾学传、吴之英等.1912年,存古学堂改四川国学院,学院以研究国学、发扬国粹、续修通志、切于实用为宗旨.吴之英为院正,刘师培为院副,楼黎然、曾学传、廖平等名师受聘.1914年,又改国学学校,廖平继任校长,新聘宋育仁任教务长.国学院前后虽仅约五年,但因师资高明,诸生多俊秀青年,却也出了不少杰出人才,如蒙文通、向宗鲁、彭云生等.  相似文献   

9.
武汉大学最早的前身,是清末洋务派的著名首领——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在武昌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湖北自强学堂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的具有高等教育萌芽性质的学堂之一,1902年自强学堂更名为方言学堂。1911年方言学堂停办。辛亥革命后的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以原方言学堂的校舍、图书和师资为基础,创办了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昌高师与北京高师、南京高师、广州高师等一起,成为当时最著名的  相似文献   

10.
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9世纪末叶所创办的两湖书院、自强学堂、湖北总师范等,为1913年建立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源头,而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又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武汉大学的直接源头,因此武汉大学校史前段追溯至19世纪末叶确证无误。自强学堂已开始具备近代高校性质,而方言学堂则为自强学堂变名,并于1913年重办,定名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11.
武汉大学最早的前身,是清末洋务派的著名首领——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在武昌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湖北自强学堂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的具有高等教育萌芽性质的学堂之一,1902年自强学堂更名为方言学堂。1911年方言学堂停办。辛亥革命后的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以原方言学堂的校舍、图书和师资为基础,创办了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昌高师与北京高师、南京高师、广州高师等一起,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四所国立高师。从自强学堂演变至武昌高师,一所近代意义上的高等学府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2.
为实施新学制,培养师资,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重庆创办了第一所正规的师范学校--官立川东师范学堂.民国建立后,该学堂改名为川东师范学校.1932年,该校设立乡村师范专修科.次年,专修科迁至沙坪坝磁器口,并先后改名为乡村建设学院、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与1940年创办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西南师范学院.1985年,西南师范学院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13.
试论焦作路矿学堂的创办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办于晚清的焦作路矿学堂是当今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它由英国福公司投资创办 ,是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第一批私立高等学校之一,第一所工科私立高等学校,是近代中国成立最早的矿业高等学府,是外国人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创办最早的高等学校.从焦作路矿学堂的四年学制和学生入校年龄来看,该校应属于高等教育.在废除科举制度四年后成立的焦作路矿学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主要是采用从西方引进的先进资本主义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管理体制.该学堂作为当时西学东渐的一个窗口和桥梁,无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民国最早的部属师范学校之一、也是武汉大学前身的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是以清末两湖师范学堂等为先驱;而1916年开办、成为武汉大学另一重要源头的武昌商业专门学校,则是由原两湖师范学堂人士等为树立武汉大学基础而成立。武汉大学实为清末张之洞在湖北所办新式学堂在民国时期进一步发展而结出的一大硕果。  相似文献   

15.
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书",谕令全国进行学制改革,建立学堂教育制度。甘肃各府厅州县设立高等小学堂,初等小学堂或两等小学堂;于省会设速成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初级师范学堂,文高等学堂,陆军学堂,农林学堂,矿物学堂等。清末学制改革,揭开了甘肃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序幕。  相似文献   

16.
辽阳位于辽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拥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这里有国家级文物——汉魏时期的壁画墓群、保存完好的唐代燕州古城、全国六大著名古塔之一的辽阳白塔等文物古迹。这里还有碧波万顷的汤河,风光旖旎让人迷恋的“十里画廊”核伙沟,谷幽树茂的石洞沟公园……碧波涟涟的参窝水库和蜿蜒奔流的太子河点缀着辽阳的大地。  相似文献   

17.
陕西法政学堂与西北大学沿袭关系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新发现的历史文献,清理出了从创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的陕西课吏馆,到陕西法政学堂,到关中法政大学,再到西北大学的清晰历史脉络,从而勾勒出陕西近代法、政、商专门教育的起源和发展轨迹.重点着墨于附设陕西第一个学堂研究所等创举.  相似文献   

18.
西辽河流域自新石器时代中期出现的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富河文化,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从陶器类型来看,延续了本地区的筒形罐传统,体现了西辽河流域本土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同时,赵宝沟文化陶器上的几何纹、红山文化泥质陶以及彩陶的纹饰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西辽河流域与中原地区以及环渤海地区考古学文化...  相似文献   

19.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的涿鹿,就是位于桑干河流域的河北涿鹿,即“涿鹿之战”发生之地。根据徐旭生的考证,蚩尤“为山东、河北、河南三省接界处的一个氏族”,结合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分析,认为包括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和大司空村类型在内的仰韶文化,它们可能都是同一个氏族——炎帝神农氏的遗迹,而仰韶文化大司空村类型当为蚩尤遗迹。根据苏秉琦的认识,红山文化有可能是黄帝轩辕氏的遗迹。考古资料显示,桑干河流域的若干古文化遗址,存在有红山文化层叠压在仰韶文化层之上的现象。这表明了在桑干河流域一带,出现过红山文化取代仰韶文化的事实,推测即与黄帝战胜炎帝的传说历史相关。  相似文献   

20.
《今日南国》2009,(24):156-159
广西北流市第二中学位于桂东南珠江流域的中部地区。培养出了李明瑞、俞作豫、俞作柏等一大批英才,驰名珠江南天。 学校创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初名北流六里书院,曾数易校名,1956年正式命名为北流第二中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