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在对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间国债市场回购利率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下基准利率的选择在短期内还应该是SHIBOR,而长期来看要培育国债市场回购利率成为基准利率,并就如何大力发展国债市场以实现国债回购利率成为基准利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VAR模型,研究了不同期限的人民币香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之间的联动关系。结果表明,在隔夜拆借品种上,离在岸市场之间双向引导;在1M、3M期限品种上,在岸市场处于绝对的价格信息中心地位;在其他期限品种上,离在岸市场之间互不影响。总体上来说,在岸市场仍处于价格信息中心地位,但离岸市场已经开始对在岸市场产生影响。为了确保在岸市场利率定价权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当局应加强SHIBOR在离岸人民币市场上的应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考虑离岸市场影响因素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运用数理分析与计量经济学因果关系检验与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论述了中国利率政策操作的走廊理论机理与实践,考察了2007年1月—2014年6月中国利率政策操作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央行票据已发展成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能有效引导与控制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基本具备了基准利率的功能;在当前中国利率未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政策意图能迅速通过基准利率传递并反映在市场利率上。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市场流动性状况,在利率走廊框架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特别是利用央行票据作为操作工具,已成为对流动性管理与引导市场利率的重要方式,这方面已积累相当的经验,为中国利率完全市场化下的利率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王曦  陈淼 《学术研究》2013,(1):75-81,159
预期的形式决定了经济主体的前瞻性行为,是宏观经济调控必须考虑的微观行为基础。基于包含流动性溢价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利用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日利率数据,分别对市场理性预期和适应性预期两种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市场预期符合适应性预期假设,而理性预期假设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结论支持了基于适应性预期形式的经济政策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的意外变动而造成银行的赢利状况和市场价值对其预期值的偏离.商业银行在当前形势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面临的利率风险逐渐增大.SHIBOR正逐步成为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表明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对利息的过分依赖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利率风险.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和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和久期缺口管理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防范利率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基准利率是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核心环节。健全基准利率体系既是建设金融市场的关键,也是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围绕利率管制形成的历史逻辑、利率管制对经济增长以及对经济周期影响的探讨,可以从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及需求结构三个方面梳理利率管制造成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内在逻辑。此外,在重点讨论中国利率双轨制形成的原因及利率双轨制带来的金融资源错配问题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现存挑战和未来方向:在此基础上,系统回顾了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路径和效果,并基于市场基准利率选择与培育的分析框架,指出市场基准利率应兼具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的优良特性,应是市场性与可控性、相关性与稳定性的统一。关于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特征事实和相关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评述,将对中国未来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7.
中国债券利率期限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期限结构是金融市场中重要的参照系,它可作为投资或定价金融工具(如债券收益率)的衡量基准.本文根据市场细分理论的特征和中国政府债券市场目前的金融善,对中国债券利率期限结构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中国的政府债券市场已经变得越来越理性、越来越越可靠.在"稳步发展债券市场"这一政策的指引下,市场监管已经得到了加强.通过开展标准操作、有效控制风险,中国政府债券系统的成交量正在稳步增长.将来,随着中国债券市场的改革和深入发展,债券市场将会变得更为成熟,效率也会变得更高,这将产生更为合理的收益曲线.同时,中国的政府债券将会成为全球交易系统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庄颜 《东岳论丛》2019,40(4):60-66
作为当前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关键中介,利率期限结构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短期利率(短期拆借利率)和长期利率(包括长期国债利率和长期贷款利率)两个方面。本文研究发现基于利率期限结构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借助降低流动性溢价和信用风险溢价两种渠道实现走出"流动性陷阱"的目标,其中短期拆借利率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反应最为敏感。本文最直接的政策含义就是,完善的利率期限结构不仅有助于强化金融市场的稳定,更重要的是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9.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保证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必由之路。重新确立新的基准利率体系成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最为重要的内容。当前中国基准利率的形成方式需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中国金融问题的根本是价格形成机制扭曲。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次重大改革,其思路、方式、政策有必要作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4,(12):73-77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回避的重要环节。2013年,我国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并正式推出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这标志着我国贷款利率市场化全面推开。作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产物,理财产品推动着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意味着商业银行已经在进行着"隐形的存款利率市场化"。同时,理财产品定价对当前市场化的贷款基准利率的形成具有显著性影响,更多类似理财产品的金融产品创新将会不断加速我国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我们已经看到,当代人的行为引起了资源消耗、核废料、环境污染以及基因改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后代人的利益,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一种超越时间纬度的未来世代权利因此出现,其核心是“当代人有责任使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受到充分的保护”。现在,对于作为一种新型权利的未来世代权利如何保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法哲学问题。人类共同体理论能够为未来世代权利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学自恢复学科建制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在研究方法上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范、不够本土化等问题,这就阻碍了学科内的沟通,影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效力。通过对483篇有关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社会学研究整体层面的一些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3.
少数人作为道德王国的成员,其尊严也应得到尊重。伦理精神与少数人权利保护存在于统一的社会秩序之中,我们要在善恶因果律中把握少数人权利保护,在价值合理性中彰显少数人权利保护,在生态整合中体现少数人权利保护。在道德哲学层次,少数人的权利保护已不再仅仅是道德规范的实现,也涉及到伦理精神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真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在从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中发展 ,在同错误的斗争中发展 ,在对真理颗粒的整合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化的哲学生存论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岐义纷呈的概念。文化研究的前提性、基础性工作是从哲学生存论上对文化进行解读。在生存论的视域中 ,人类文化是在特定的生存境遇中产生的 ,它直接源自于人在应对自然环境的活动中“显”生“隐”死的生命意识和生存取向 ;文化标志着人与自然和自身既“逆”又“顺”的双重关系 ,有着“显”与“隐”的结构和功能 ,具有本体和功用双重属性。所以人类文化也具有自我矛盾的性质。人经由文化的创造而提升于动物之上 ,形成具有内在张力的有意义的生存方式 ,但同时也导致人类内部高下 ,贵贱的区分。要卓有成效地研究并解答当代的人类文化问题 ,首先要做好这一哲学的解读工作。  相似文献   

16.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作者的生平事迹、著作等论述中存在着某些疏误乖违。本文依据地方志、别集序跋、小传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提要》所论及的作者,如陈轼、彭师度、姚菱、储掌文、汤斯祚等,从他们的科第、仕历,到作品的著录、版本、卷数、存佚等,均一一作了订正和考辨。  相似文献   

17.
民族国家理念在《云南》杂志中的凸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勤 《学术探索》2003,(10):28-31
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是中华民族为适应时代变迁,试图调整自身内部机制所作的一种努力。直至辛亥革命前的几年中,先进的中国人在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探求历程后,才逐步产生了创建新型民族国家、实行现代化以救亡图存的思路。本文试以《云南》杂志为例,分析、阐述中国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新理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的发展不能长期依靠“负债经营” ,要逐步实现“以城养城”。经营城市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创新 ,我们不但要善于建设、管理城市 ,而且要善于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和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根本条件取决于城市的软、硬环境 ,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降低交易成本 ,建设法治经济和信誉社会。  相似文献   

19.
“日常生活美学”批判与“超越性美学”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美学发生了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的对立。日常生活美学肯定大众文化,主张审美回归日常生活,建立以感性快乐为本质的新的美学原则;而超越性美学则主张审美超越日常生活,应该对大众文化进行审美批判。现代性分裂为世俗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世俗现代性沦为感性异化,而审美属于反思现代性,是对世俗现代性的批判。因此,要吸收后现代主义的合理因素,重建超越性美学。对大众文化,应持一种辩证的态度:一方面,肯定其合理性,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丰富、美化了人们生活;另一方面,警惕感性异化,坚持审美的超越性,开展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建设精英文化。  相似文献   

20.
福柯的美学主义涉及到人自身及其生活领域中的一切"美学态度"。此一美学无疑就是一种把人自身及其生活视作艺术品来看待并实践的"精神性"的、实践的美学。其植根于人自身的自由生存实践,或"自我技艺学"之实践之中,因而亦可称之为"自我技艺学化的美学",就是"‘自身的文化’的生存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