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组织了十几支抗日游击队,并很快发展成包括11个军的东北抗日联军.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全国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抗日联军积极主动地配合关内作战,拖住了几十万日本关东军.有力地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抗日联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一部继续坚持就地战斗.其主力则转移到中苏边境整训.后来配合苏军出兵东北和夺取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下的一支抗日武装。在东北人民抗日战争中,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战是全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抗日联军为世界人民战胜国际法西斯所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青年党能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抗日态度坚决,立场坚定.它要求国民党取消其一党专政,并提出了“政党休战”的主张.这符合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所引起的政治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符合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总任务和总要求。  相似文献   

4.
“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的人民,东三省的一部分爱国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协助之下,违反国民党政府的意志,组织了东三省的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从事英勇的游击战争。不到一年的时间,义勇军发展到三十余万人,辽阔的东北大地到处都成了义勇军歼敌的战场,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和伪“满洲国”政权,牵制和延缓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全东北和图谋关内的进程。它打响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第一枪,表明了中国人民不可欺辱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因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全国人民反日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相似文献   

5.
1945年,在对日本侵略军大反攻前夕,中国抗日联军负责人周保中将军考虑到未来任务的艰苦复杂,经常彻夜不眠,他亲自用韵文形式,以简洁恳切的语言作了一首“小心歌”,印发给抗日联军指战员人手一份,告诫他们在当时形势下要提防种种危险:“小心酒肉钱财引诱你,小心美丽女色深迷你,小心甜言蜜语欺骗你,小心日寇遗毒沾染你,小心法西斯蒂杀害你,小心华丽衣屋拘住你,小心偷安懒散坑了你。”这首“小心歌”洋溢着革命的正气和豪情,一直流传至今。时间已经过去了62年,根据当前的新情况、新特点,鄙人易动其词,模仿其句式,试作一首新的“小心歌”与大家…  相似文献   

6.
一提起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简称“反战同盟”),人们自然会想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经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改造和教育的被俘日本士兵,在抗日根据地内组成的一支反战队伍。活跃于敌后战场的盟员大多享有“日本八路”的美誉。该组织后来发展成日本人民解放联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其实,抗日根据地内的  相似文献   

7.
本刊1996年总目录努力登攀争创辉煌—纪念《东北师大学报》创刊45周年陈虹娓5.1哲学·经济·政治试论中共关于“抗日联军”的策略主张及其实践李鸿文姚金果1.30准确理解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李国俊解恩泽1.36实用社会学论纲李树申张...  相似文献   

8.
“左”倾路线与30年代初中共抗日统战政策孙仁宏自9.18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意图已暴露无遗。在外来侵略面前,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地举起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大旗,并相应提出一系列政治主张,特别是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由于诸多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和这一地区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在东北地区的具体体现。《一·二六指示信》的发表,表明中国共产党开始调政策。首先在东北转变斗争策略,并向着建立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迈进了一步。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的组建历经曲折。东北抗日联军和东北抗日救国会的建立,标志着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特点:具备组织形式和组织基础,有明确政治纲领,中国共产党是其唯一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东北抗日统一战线是各抗日阶级、各种爱国武装的联合战线,并且体现了中朝人民抗日联合战线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武永清,这位当年八路军115师陈(士榘)支队里的小八路,东北抗日联军的“工作模范”,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国旗勋章”的获得者,在医疗卫生战线奉献了几十个春秋的老院长,在他的晚年居然迷上了植树种草,如今还成了远近闻名的全国义务植树模范。这,在他自己也不曾想到。 我们还是从7年前说起吧。  相似文献   

11.
在武汉近一年的时间里,陈独秀在政治上比较活跃。主要表现在应邀于武汉各处演讲发表抗日主张,积极撰文宣传抗日;与《新华日报》的论争;发起“独树一帜”的政治活动等。因此,就其政治倾向和发表的言论来看,他是主张抗日、反对妥协投降的,是站在民族、人民立场上的爱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12.
太行山文书中的“抗日三字经”自入藏邯郸学院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报道,却未见有学者进行深入探究。该藏本与同时代其他版本“抗日三字经”相比有特色,一是藏本珍贵,很可能是目前发现的该版本唯一藏本;二是内容独特,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主张的“三字经”藏本;三是历史信息丰富,既有抗日战争历史渊源阐述,又有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与策略。尤其是其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思想,篇幅较重,论述全面,观点鲜明。既有远景目标,又有近期现实主张与策略,以及具体的行动方案与步骤,是研究该课题不可多得的珍贵民间文献。同时,为我们从民间历史文献角度,自下而上研究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复杂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及其与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策略,以及根据地民众抗日动员和教育方式等方向课题,提供了一个崭新而独特的历史视角,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虽死犹生,永垂不朽”。这是黑龙江省宁安县镜泊乡弯沟村,陈翰章将军牺牲地纪念碑上嵌刻的八个大字,它凝炼着人民对英雄的敬仰与怀念之情。今年,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陈翰章将军壮烈牺牲的第四十五个年头。当我们隆重纪念  相似文献   

14.
“抗日反蒋”是我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个历史阶段的口号和策略方针,目前在党史界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今就教学中接触到的问题,谈点意见。 一、是“抗日反蒋”,不是“反蒋抗日”。 有的文章把我党“抗日反蒋”的口号和策略方针说成是“反蒋抗日”,①这是与历史实际不符的。“九一八”事变后,在我党的文件和我党领导人的文章中,使用过“反日反蒋”与“抗日反蒋”,但未提出过“反蒋抗日”的口号和策略方针。1933年10日26  相似文献   

15.
东北抗联歌曲是以传播抗日思想,讴歌东北抗日联军抗击敌寇,歌颂抗日英雄为主要内容的,在东北抗日联军和东北广大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的群众性歌曲形式。由于当时没有进步音乐家在东北从事音乐创作,除了极少数作品曲调是抗联将士自己创作,绝大多数为借用现成曲调,包括借用外国歌曲曲调,借用古曲、文人歌曲曲调以及用民众熟知的民歌旋律。  相似文献   

16.
在武汉近一年的时间里,陈独秀在政治上比较活跃。主要表现在应邀于武汉各处演讲发表抗日主张,积极撰文宣传抗日;与《新华日报》的论争;发起“独树一帜”的政治活动等。因此,就其政治倾向和发表的言论来看,他是主张抗日、反对妥协投降的,是站在民族、人民立场上的爱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17.
共产国际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产国际七大在政策上实现了转变,对中国提出了建立“联蒋抗日”的统一战线。中共中央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依据国内形势的变化,经历了“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的过程。在对西安事变,主张和平解决的方针上,中共中央是先于共产国际作出决定的,在对西安事变性质的判断和对张、杨的态度以及在改组南京政府的条件上二者又存在原则上的不同。这表明我党独立自主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18.
<正>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联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共同抗日这一策略的演变和发展,史学界一般的看法是经历了“抗日反蒋”(1931年9月——1936年5月)、“逼蒋抗日”(1936年5月——1937年2月)、“联蒋抗日”(1937年2月——1937年9月)三个阶段。但是.也有人对此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在“抗日反蒋”阶段之后即开始了“联蒋抗日”阶段。提出“‘西安事变’以前和以后,党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1937年7月,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1944年6月之前,日本对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国人民坚决抗日并日益成为它强硬对手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一向叫嚣“反共”、“剿共”、“灭共”,在进行军事“讨伐”时更称之为“匪贼”。但到同年7月3日,日本大本营、政府联络会议所决定的《对中国作战时的宣传要领》中则将过去的称谓改为“延安政权”,并规定“中共的名称也尽量不用。”这是策略上的一个重大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其目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自“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很快沦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日本对东北进行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日本在东北的统治是伴随着对东北人民的残酷屠杀、血腥逮捕、疯狂讨伐和野蛮奴役、迫害来进行的。14年中,东北人民生活于深深的苦难之中。 一、日军疯狂讨伐抗日武装力量 东北沦陷初期,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东北各阶层人民和东北军中的爱国官兵,纷纷组织了“自卫军”、“救国军”、“义勇军”等抗日武装,一些绿林武装也投入到抗日斗争中,这些反抗日本侵略的武装,被人民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最多时达30多万人。他们在东北各地展开抗日武装斗争,给日本侵略者以很大的打击。因此,伪满初期,关东军可谓倾其全力来讨伐义勇军。日军主要讨伐和镇压李杜、丁超等各部“吉林自卫军”;王德林的“国民救国军”;马占山的“抗日救国军”;苏炳文的“东北民众救国军”;东边道一带王凤阁的大刀会和唐聚五的东北民众救国军;辽宁三角地带的邓铁梅、刘景文等的抗日义勇军。日军讨伐的方式采取各个围歼击破的方式,在关东军飞机、大炮、坦克的武力进攻下,义勇军损失惨重。有的义勇军被日军残酷地割下头颅示众,有的被俘后,被日军用作练刺杀的靶子。至1933年9月15日“日满议定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