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多元文化音乐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经成为新的国际化浪潮,越来越受到音乐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高等师范的音乐教育中拓宽多元文化视野,进行多元文化钢琴教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高师钢琴教育中的多元文化实践一要加强对各国、各民族钢琴音乐文化的研究,二要加强对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钢琴音乐虽来源于欧洲,并受西洋音乐的影响,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多民族的民间音调、中国人特有的民族精神等,使中国的钢琴音乐在创作和演奏方面都具有特殊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3.
吴修林 《云梦学刊》2004,25(1):79-81
中国传统乐曲是千百年来中华音乐文化的精髓,钢琴则是西方音乐世界的乐器之王。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中西音乐文化融合进程中凸现出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将传统乐曲进行钢琴化改编。在这类改编作品中,既有能代表中国钢琴音乐早期萌芽的曲目,也有能体现中国钢琴音乐发展水平的经典曲目。  相似文献   

4.
曹莉芳 《云梦学刊》2005,26(4):98-100
一首作品所含的丰富信息主要是通过旋律、节奏来体现,要达到高层次的艺术境界还要靠演奏者的音乐审美以及乐感表达能力来体现。中国钢琴作品的旋律、节奏和乐感有其深刻的民族特性,在演奏中把握了民族的表现手法,定能使作品展示出深刻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傅正春 《理论界》2004,(1):126-127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为中学输送合格的音乐教师,这是国家教育部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笔者认为“合格”二字应是通过钢琴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钢琴弹琴的正确方法、基本技能和教学法。通过学习熟悉不同类型的钢琴作品及风格,开阔音乐视野,培养音乐感。使学生具备一般声乐伴奏的能力和为中学教材歌曲配伴奏的能力,以适应中学音乐教学和开展校内外音乐活动的需要。这种能力是衡量一个音乐教师合格不合格的标准之一。因此应该重视和加强对这门学科教学的研究,以提高这门学科的教学水平。下面就钢琴教学的“师范性”谈三点看…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民族化发展路径,即注重在音乐风格上体现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并有意识地保护与传承本民族优秀音乐作品和优良演奏、教学传统,使其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占据重要的地位。鉴于此,为促进广西本地音乐文化发展,可深入挖掘民族民间文化,将本土音乐元素与西方音乐元素相结合,打造独特的音乐文化品牌;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对民族音乐文化传统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支持力度;建立长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7.
胡如意 《学术探索》2012,(3):186-188
音乐作为人类精神领域的重要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音乐已成为人类精神领域的重要部分,其继承与发展离不开传播的推动力量。而钢琴文化的发展和严谨也将受到现代传播潮流的深刻影响。在科技快速发展、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钢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全新机遇与挑战。只有深入探究中国钢琴文化的渊源,了解传统文化如何贯穿于钢琴文化中,才能为钢琴文化探求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赵丹 《理论界》2012,(12):137-138
钢琴音乐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之路是一个逐步褪去宗教圣衣又换上了世俗布衣的过程,在钢琴音乐的此番文化变迁过程中,以"实用理性"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传统无疑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它将源自宗教语域的钢琴音乐从天国引向了现实具体的社会生活,进而实现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时至今日,实用理性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国仍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立足于这一思想根基,对钢琴音乐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过程进行再审视,这无疑有助于推动当代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与传播。  相似文献   

9.
<正>钢琴自发明问世以来,已经走过了三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随着人类不同时期音乐风格的演变,钢琴演奏的技巧也随之在发展着。但是,在音乐史上,从没有一个时期能像20世纪一样,拥有众多音乐流派和音乐风格,这就使得钢琴演奏技巧出现了飞速的发展。钢琴这一西方乐器,自从传入中国的那天起,便与中国的文化相互交融在一起。中国的钢琴音乐艺术文化,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7,(1):266-267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也在逐步提升,作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音乐,深受大众喜爱。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代表课程中,钢琴课在我国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无论是儿童钢琴启蒙教育还是成人钢琴专业教育,都已进入了成熟期。钢琴属于本身构造比较复杂的一种乐器,有其专属的学习特点和技巧要领。要学好钢琴,学员首先要在了解并掌握钢琴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强对乐理  相似文献   

11.
陈文红 《云梦学刊》2006,27(4):109-111
由于对风格的认识及其所体现的具体内涵不同,20世纪中国钢琴音乐风格可分为多个时期,其中1930-1949是中国钢琴音乐艺术创作的雏形期。这一时期使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进入真正的钢琴艺术创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牧童短笛》便是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葛姝亚 《学术探索》2012,(8):168-170
本文通过对浪漫主义时期几位重要钢琴作曲家演奏创作风格的分析,归纳出该时期的钢琴音乐具有情感性、炫技性、民族性、标题性四个特性,力图较为宽泛地对这一重要时期的钢琴音乐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在灿若星河的民族文化中,民族民间音乐以其多样的形式、多彩的内容熠熠生辉。只有当民族民间音乐这一古老的艺术与新时期的文化教育相融合、相激发时,它才能焕发勃勃生机,放射出新的光彩。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如何将古老的民族音乐文化引进课堂,并同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相结合,在相辅相成中将音乐文化传承下去,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放射出新的光彩,已成为今天音乐教学的一个重中之重。文章重点论述了民族民间音乐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非遗文化门类众多,音乐文化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我国不断提高非遗文化保护的力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于保护和传承非遗音乐文化的意义,分析民间音乐传承萎靡的原因,探索保护和传承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保护和传承非遗音乐文化的路径,以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弘扬。  相似文献   

15.
任红军 《学术探索》2014,(7):133-137
王光祈先生是我国现代音乐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撰写和译介了大量经典音乐学著述,在音乐学研究领域对西洋音乐研究、中国音乐研究以及比较音乐学研究均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今天看来,他的音乐学思想尤其是比较音乐学思想,虽然诞生已近百年,但对云南民族音乐文化建设仍然有着积极启示。具体体现在对云南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定位,对云南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科学化、系统化的提升以及具体应用等方面。在云南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确立科学的建设理念,重视田野考察、充分挖掘云南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实施产业化保护策略,为最终实现云南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做出积极努力和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