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传统消费者冲动购买行为理论,以聚划算团购平台为基础,研究网络团购中消费者不同类型的冲动购买行为。编制不同冲动购买类型量表,建立不同冲动购买类型影响因素模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处理数据。结果表明,参加聚划算团购的消费者中,纯冲动购买型的消费者最多,提醒型冲动购买与计划型冲动购买次之,建议型冲动购买的消费者最少。第三方信息中的他人评价对纯冲动购买、提醒型和计划型冲动购买有显著影响,成交记录对纯冲动购买、建议型冲动购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情景模拟法与问卷法,对网上满额促销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网上满减促销比满返促销和满赠促销更能刺激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行为;冲动性购买倾向直接影响冲动购买行为,高冲动购买倾向的消费者面对满减促销时更易产生冲动性购买,而低冲动购买倾向的消费者面对不同满额促销产生的冲动性购买行为没有差异,不同冲动性购买倾向的消费者对满额额度的选择不同。最后对网络店家提出相应的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阿诺德和雷诺兹(2003)编制的享乐购物动机量表进行了修订,严谨的开发了针对我国消费者的享乐购物动机测量量表,并系统的研究了其对冲动购买的影响.研究发现享乐购物动机的六个维度,即新奇、乐趣、认同、价值、社会交往和时尚都与冲动购买正相关.文章的理论贡献在于系统的开发了享乐购物动机的量表,从而实现了对我国消费者享乐购物动机的定量测量,并进一步系统地研究了其对冲动购买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近年来国内发生的一系列抢购事件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冲动性消费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基于调节导向理论提出突发事件背景下中国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基本发生机制.文章提出由于受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中国消费者过于注重自我保护,在突发事件情境下往往会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以当前防御调节导向取代长期提升调节导向成为主导调节导向从而引发冲动购买,同时外控型人格特质则进一步加剧了冲动购买行为的扩散.  相似文献   

5.
电商直播已经成为促进旅游消费和营销推广的重要手段,但旅游电商直播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对于旅游消费者在电商直播中的购买行为仍缺乏研究。本研究聚焦旅游电商直播情境,旨在探索电商直播中的准社交互动是否会影响旅游消费者的冲动购买,并引入任务复杂性和感知信息量探究其影响机制。本研究面向旅游电商直播的消费者开展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16份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旅游电商直播的准社交互动对消费者冲动购买具有积极影响,同时对任务复杂性具有消极影响;旅游电商直播的任务复杂性对消费者的冲动购买具有负向影响;旅游电商直播的准社交互动对感知信息量具有正向影响,而感知信息量对冲动购买产生积极影响;旅游电商直播的任务复杂性和感知信息量在准社交互动对冲动购买的影响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研究有助于拓展旅游电商直播的相关研究,并对提升旅游电商直播的效益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面子获得对消费者冲动购买影响的机制,采用情景实验的方法,验证面子获得是否对冲动购买具有影响,情绪对这种关系的中介作用,以及面子观和自尊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当人们获得面子后,产生积极的情绪,会导致冲动性购买;高面子观的消费者产生更为积极的情绪,低自尊的消费者在面子获得后更容易冲动购买。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早期大众购买行为产生机理进行研究,验证了购买意愿的中介作用和购买意愿向购买行为转化过程中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行为态度的工具性态度和主观规范的示范性规范通过购买意愿的部分中介作用对购买行为产生正向作用;知觉行为控制的自我效能通过购买意愿的完全中介作用正向影响购买行为;营销因子、时间因子、物质因子、互动因子在购买意愿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线上冲动购买模型,依托准社会互动和匹配假设性理论,以社交媒体平台中互动性和匹配性为研究对象构建直播带货的场景中消费者冲动购买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主播与消费者、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对用户的社会临场感有正向影响;主播形象与品牌形象的匹配性、主播形象与消费者自我形象的匹配性对消费的感知信任有正向的影响;社会临场感对感知信任有正向影响;社会临场感和感知信任均会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及相关理论拓展研究,构建了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影响研究框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ogit模型就消费者风险偏好、健康意识、支付意愿、行为与意识一致性、消费者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对消费者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在男性和女性群体存在明显差异;健康意识和支付意愿具有显著正相关作用,且女性模型更显著;男性存在意识和行为不一致的现象,以至于反向选择,对绿色农产品购买具有显著负作用;家庭特征比个体特征对消费者购买绿色农产品行为更具有显著作用,女性且与小孩同住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相应增加,而独居群体购买倾向较差。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一直都是网络购物的主体,为了探讨如何促进高校学生的网络购买行为,以高校学生存当当网上的购买经历为例,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了网站信息反馈速度、网站满意度、信任度、购买意愿和态度对高校沉重网络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网站信息反馈速度、网站满意度、信任度、购买意愿对高校学生的网络购买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对当今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复杂性表现为其既可能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更可能接受内部因素的作用.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验证,认为产品、个人及心理、营销刺激和购物情景是影响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其中个人及心理的影响是内因,在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中起决定性作用;产品、营销刺激、购物情景是影响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外因,外因通过内因作用于消费者,由此提出了提高消费者购买力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情境投射与普通问卷相结合的多样化研究方法,探讨冲动性购买负面后果的影响以及不同归因的消费者受影响程度是否不同。结果表明,如果第一次冲动性购买行为带来负面后果,再次遇到类似情境时消费者的购买冲动性和认知评价都会受到较大影响,他们往往降低自身的购买冲动性,倾向于不再购买,并且对下一次购买具有负面的认知评价。同时,不同归因的消费者对再次冲动性购买的认知评价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大众媒介与大众文化对广告产生影响,而广告使众多消费者产生“即兴购物”行为。对上海、南京、杭州、宁波的“即兴购物”消费者行为进行的研究得出:即兴购物行为存在性别差异,与物品价格没有正面影响,但存在区域差异等现象,而导致即兴购物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因购物而得到的快感和满足。  相似文献   

14.
节能家电在居民家庭中的推广使用是实现国家总体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以实证方法研究消费者对节能及节能家电的认知、态度和习惯对节能家电购买行为与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镇消费者的节能家电购买行为与产品认知程度、环境关切和社会责任感显著正相关,与节能家电产品的价格显著负相关,与居民的日常能源使用习惯无关.对消费者购买节能家电决策影响最大的因素为价格因素,其次是产品认知、环境关切和社会责任感.最后提供了研究结果的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15.
企业违约行为的博弈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学者对企业违约行为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倾向于研究银企之间的违约行为,对企业之间基于合作而产生的违约行为的研究较少,研究企业之间为什么会从合作获利的状态转向违约的原因,分析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提出防治企业违约将增加社会整体的福利。  相似文献   

16.
金融脱媒指的是资金供给方和需求方不通过银行等中介机构直接开展筹融资交易的行为.当前国内外学者对金融脱媒的研究主要分布在金融脱媒的内涵、产生的原因、度量、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等方面,研究更多局限于现象的描述和应对策略的讨论.为此,试图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对金融脱媒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有关公司治理与绩效关系的研究大部分先验地把内部治理机制作为外生变量来处理,认为二者是从内部治理机制到公司绩效的一种单向静态关系,在这种假设下,得出的研究结论常常难以解释。基于动态内生性视角的研究者认为,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不是一个独声存在的外生变量,而是包括绩效在内的多种因素麸同作用的均衡结果,它不仅受当期和上期绩效的作用,同时也可能对当期和下期的绩效产生影响,即二者不仅是内生的,而且还是动态的。国内学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忽略了这个问题,因此与幽外同行相比,国内学者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有待挖掘。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时代,全新的网络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发表言论、表达观点的互动平台,"网络集群行为"正是基于这一平台而形成的一个有别于现实社会中集群行为的全新行为方式。这种网络集群行为的频繁发生,不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社会生活,而且也开始引起了不同学科众多学者的关注。这里试图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就网络集群行为研究成果的梳理,充分展示国内有关网络集群行为的研究现状,以便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助力。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典美学感兴论的研究中,阐述者大多对感兴论中所包含的重视外物触发作用的内涵格外关注。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创作机制的主导理论,感兴论的确是以感物和偶然为基本内涵,感兴就是审美主客体偶然遇合的创作冲动,是艺术精品得以产生的重要契机。然而,感兴论的全部内涵不止于此,在其完整的理论框架中,创作者的胸襟品格和艺术禀赋是至关重要的主体条件。关于审美主体的丰富阐述亦是中国古典感兴论中不可忽视的理论内容。审美感兴不仅发生于创作之始,而且贯穿于作品物化之前的整个创作过程,尤其是在艺术构形阶段,它是形成主体内在视像的重要审美情感。中国古典美学中关于审美主体的胸襟、性情、学养、敏悟等方面的理论论述都与感兴论有着根本的内在联系,是建构完整的审美感兴论所不容忽视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