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运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和认知语用相关理论论证了被动语态的结构原型为主语(受事)+Be+V—en分词,指出被动语态的知识序列与其认知序列有一致性。考察被动语态原型,有助于理解英汉被动句语义及句法意义,有助于被动语态的习得和翻译。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语态是一个语法范畴,表示动词的主语与宾语之间的语法或语义关系。英语限定动词有两个语态:主动语态(the active voice)和被动语态(the passive voice)。主动语态用于主动分句,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用于被动分句,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它们的转换方法为:a、先将主动语态句中的宾语变为被动语态句中的主语;  相似文献   

3.
英语作格动词是词汇语义范畴内讨论的热点问题,有特殊的语义表征。就词汇语义性质来说,作格动词属于强动作性使役动词,具有动作自发性、不需要外力作用、不允许增加被动语法的标记。然而人们往往错误地将其用于被动语态,这是混淆作格动词与被动词的语义特征的表现,根据词汇语义的结构理论,作格动词不准被动化主要与其语义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里,一般地说,表示被动意义要使用被动语态,构成被动语态的动词必须是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是没有被动语态的。但是,在英文里,人们常常发现不仅有特例,而且有些不及物动物在“SV”以及某些结构中却含有被动意义。 一、英语中,有些动词作为不及物动词与主语连用时,常使主语具有受事作用。  相似文献   

5.
被动语态表达了被动意义。但被动语态并不是表达被动意义的唯一方法。本文试图对英语中不用被动语态表达的被动意义作一归纳总结。除了用被动语态表达以外,被动意义还可用不定式,现在分词,动名词的主动语态及不及物动词表示,也可由部分形容词、名词、介词短语和所有格等表示  相似文献   

6.
英汉两种语言中均存在被动这一语法现象。英汉被动句拥有迥然不同的表现形式。英语被动语态主要表现在动词词性的变化上,其形式通常为to be+past participle。汉语中缺乏动词形态的变化,在表示主动和被动意义时不受形式标志的约束。汉语表被动的手段灵活多样,其中最典型的是被字句,然而,汉语中更常用的是各种隐性的表被动的方式,如大量使用主动表被动等。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中,当我们谈到“被动”时,我们就会联想到“be+及物动词-ed”这种被动语态形式。我们知道含有这种谓语结构的句子叫做被动句,其主语是动词表示的动作的承受者。但在英语中,有一些主动语态的句子,在一定的情况下却具有被动意义:即句子的主语实际上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承受者。一些不及物动词(即不和介词结合的不及物动词)在一定的情况下也具有被动意义。一些非限定动词的主动语态也常表示  相似文献   

8.
英语被动语态使用频繁,与汉语被动句有不少差异.译成汉语时,它可译为主动句、判断句、无主句和汉语的被动句.英语中还有一些主动语态的动词表示被动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Langacker的“词汇隐喻与语法隐喻构成了符号系统的连续统”观点,以语法符号隐喻为认知工具,从认知的角度重新解释了“主动语态表达被动意义”之说,并探究了英语动词主动语态的语义特征,即英语动词主动形式表示主动意义,且呈多义性:主语自主意义,主语致使意义,主动潜质意义,主动存现意义,主观意向意义等.  相似文献   

10.
英汉言语行为动词被动(字)句语义认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成果表明,英汉言语行为动词的词汇语义、词汇类别以及句法语义认知结构差异不大,但它们在句法表达结构上却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为探讨英汉言语行为动词在被动(字)句中的表达形式异同,文章从词汇意义、句子的形态结构和语言在民族文化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方面,分别对英汉言语行为动词特点、词汇类别、主句和从句进行分析,探讨其语义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1.
马庆株认为“给”由意义条件决定其表被动还是表主动。“叫、让”也是如此。论题认为主动意义由[+意愿]和[+可控]构成,被动意义由可控性关系反向和意愿反向构成。意愿和可控是决定“叫、让”是表被动还是表主动的意义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主动形式表被动意义是国内外语法书刊上经常出现的关于动词语法教学的论题,然而这一论题是不正确的.就英语动词的语法范畴而言,所谓主动形式表被动意义的观点,理论上站不住脚,实质上经不起分析,实践中容易造成种种混乱.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A+N"结构进行全面的考察,包括原型理论、构式、隐喻、成分意义等。指出",A+N"结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认知的体验基础,以及认知遵循的从简单到复杂、从客观到主观的基本规律,而隐喻则是人类认识不断深化的重要机制之一。隐喻具有突破语义限制的作用,其产生的结果可使"A+N"的意义固化,从而形成习语和惯用语。  相似文献   

14.
"谅+NP+VP"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口语表达。分析"谅+NP+VP"构式的句法结构特点;从语义、语用视角考察其构式义、适用语境和话语功能;以认知构式语法为理论基础,探索该构式的成因理据,认为该结构的构式义是构式压制和词汇压制互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中“X无可X”是一种很有表现力的结构。它不仅在结构组成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在感情色彩方面基本上倾向于贬义,具有独特的语用价值。结合语料库,从构式特征对“X无可X”结构进行考察,利用“多重压传观”揭示其认知生成机制,认为该构式是由拷贝构式、否定构式、四字格构式等多重压制以及承袭“忍无可忍”的用法中概括类推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固化的“不要紧”在形式及意义方面都有表现,它表达“表面上似乎没有妨碍(实际有妨碍)”的意义。但此义是语用推理的结果,是“一+动词性成分+不要紧,后续小句”这个表达超过言者或听者预期信息的句式所赋予的。  相似文献   

17.
格助词在日语表达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其中“テ”因其多义性和多样化用法使学习者难以正确把握和运用。先行研究中以分析各个格助词的具体语义和用法居多,用认知理论分析语义构成的较少。间渊洋子用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化理论考察了“テ”的语义扩张过程,指出“テ”的基本语义特征是对动词所表示事态的消极参与和状态的限定。从认知的角度并结合间渊的观点能简化“テ”的语义和用法的传统分类,对其多样性语义构成做出较合理的归纳。  相似文献   

18.
A式“处所+V+受事”←→B式“受事+V+处所”是供用——益得类可逆句式的一个语义小类。要想实现句法可逆,其中的处所格在语义上必须表示位移“终点”并能成为合格的供用物,其中的V必须是具有“附着”义的置放动词。另外,添加动态助词后,A式“处所+V着/了+受事”既可以看作是供用句,也可以看作是存现句。  相似文献   

19.
“形(动)死我了”结构的句法语义特点表明,它是一个中心义为说话者经历极度状态变化的构式。与“形(动)死我了”构式规约相联的形容词或动词,与构式所表示的事件之间存在子类关系,在此基础上形容词或动词与构式整合。限定进入“形(动)死我了”构式的语义类型,统计类型频率,发现“形(动)死我了”构式中能产性最高的类型是心理感觉形容词,能产性最低的是表示人或事物特征的形容词。比较“形(动)死我了”构式与“我形(动)死了”构式,发现两者在语义上无差别,但在语用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你敢(VP)!、你再+VP!、我让(叫)+你+VP!”是汉语中三个常用的反义威胁语格式。它们形式简短,都能表达与字面意相反的意义,在使用时机和威胁力度上构成一个等级序列。反义威胁语的使用机制源于言语交际的“经济原则”和“礼貌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