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浅析实现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藏旅游资源有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格,已具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多种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西藏旅游生态环境在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当前保障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10年来西藏经济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总结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西藏经济保持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成就斐然.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在全国的大格局中,西藏仍然属于欠发达地区.西藏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慎重稳进"与"跨越式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西藏执政50多年历程所经历的两个历史阶段的标志性特点."慎重稳进"是从西藏和平解放后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一阶段党治藏方略的特点,"跨越式发展"则可以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治藏方略的一个显著特点.但从历史的结果看,在"慎重稳进"思想指导下,我们实现了西藏社会的"跨越",而在"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又必须"慎重"处理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合理有效地处理"慎重稳进"与"跨越式发展"辩证关系,是西藏工作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4.
西藏和平解放既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也是西藏地方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十七条协议"的签订,为西藏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包括跨越式主题、经验机遇、优势、引擎、创试等在内的诸多条件,尤其是社会制度的跨越性变革,为西藏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关键性条件.和平解放60年来,西藏的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现了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和平解放,是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历史起点.  相似文献   

5.
杨亚波 《西藏研究》2010,(2):107-112
经济开发区,属于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1年9月批准设立.文章从其设立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以及前景展望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从其起步阶段保持的跨越式发展态势来看,这一新的发展模式必将对西藏的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央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治藏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治藏方略是对毛泽东和邓小平治藏方略的继承和发展;贯穿其治藏方略的主线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一治藏方略是在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调查和研究西藏的历史和现实的过程中形成的.治藏方略的指导思想是"三个代表",其主要思想表现为:审时度势,确定解决"西藏问题"的战略策略--把握西藏工作的大局;关于西藏的理论和政策建设与创新--为西藏工作指明方向;关于西藏的政权建设与创新--为治藏方略提供保障.中央第三代领导核心制定和实施的治藏方略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才能推进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才能实现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7.
和平解放对西藏社会进程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是西藏历史划时代的转折点,开辟了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新时代.和平解放标志着西藏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被分裂的命运,回到了祖国大家庭中.和平解放为西藏进行民主改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必要的历史前提;为百万农奴大翻身、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为西藏日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改革开放、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和坚实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8.
西藏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西藏生态过程对保障我国乃至东亚生态安全具有独特的屏障作用。受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西藏生态环境问题日趋凸显,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受到威胁。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为了保护西藏的生态环境和促进西藏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在分析西藏生态环境各种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重视生态环境立法制度创新、重视生态补偿制度创新、重视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管理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西藏人地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西藏人民的不断努力下,西藏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区综合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地处高原边疆、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也给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这种背景下,如何实现地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就成为诸如西藏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发展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而人地关系协调演进的定量识别则是解决该重大课题的前提条件.文章在参考同类研究的大量成果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人地关系"中反映"人的活动程度"和"地的承载能力"的评价指标及人地关系协调演进的评判标准,运用数学模型定量测度了西藏自治区2004~2008年区域人地关系的协调演进状况.结果表明,近5年来,西藏自治区的人地关系从中度失调衰退逐渐走向良好协调发展,且有向优质协调发展过渡的趋势.人地关系的这种变化趋势既符合国家对西藏发展的要求,又符合西藏自身发展的目标,对西藏自治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与西藏的环境保护事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环境保护既是保护生产力,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西藏是一个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的地区,是世界少有的一块“净土”。保护好西藏的环境,实现西藏可持续发展是全体西藏人民的神圣使命。一、发展中的西藏环境保护事业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从战略全局的高度重视西藏的环境保护工作,把环境保护作为关系到西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和长治久安的大事来抓,始终坚持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了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加强了环境保护执法力度,西藏环境保护逐步走向依法管理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