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年毛泽东的自我实现论是一种以实现自己体魄和精神极致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他青年时期的实践观。青年毛泽东将人生价值的实现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人生观、价值观对他以后的思想和行动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早期民主思想发轫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熏陶,使他具有反抗压迫,同情贫下中农的政治倾向。到东山学堂读书使其直接接触到了西方的政治思想,出于对康梁改良主义的崇拜,毛泽东萌生了改良主义的民主观。辛亥革命前后,在推翻封建帝制的革命风暴中,毛泽东逐渐倾向于资产阶级革命民主观。一师毕业后,毛泽东的两次北京之行使他阅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且接触到了大批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这成为他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契机。在经历了"湖南自治"运动的失败后,毛泽东彻底告别了资产阶级革命民主而转变为马克思主义民主战士。  相似文献   

3.
青年毛泽东的自我实现论是一种以实现自己体魄和精神极致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他青年时期的实践观.青年毛泽东将人生价值的实现: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人生观、价值观对他以后的思想和行动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4.
对毛泽东为什么抛弃自由主义而选择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促成毛泽东思想上转变的主要因素有: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中国一直处于巨大的战争漩涡中,暴力活动遍布全国,讨论政治成为一种奢侈行为并受到特别镇压;在同一时期中国的民族主义运动正处于高潮阶段,民族救亡的呐喊超过了"个人主义的自我实现"的呼声;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集中的经济计划和共产党组织等思想;毛泽东的思想受到中国帝王思想的影响,这种思想当时广泛存在于中国社会中。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早期革命实践中,在宇宙观、历史观、社会观、伦理观、群众观、阶级观上体现出的鲜明的个性特征,是青年毛泽东转向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也是青年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前提。第二次进京,毛泽东“读了许多俄国情况的书”,“热心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震撼着青年毛泽东;世界观上的“顿悟”,使青年毛泽东转向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和理论上的完备性使青年毛泽东在思想上找到自己的归宿。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因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而产生的对于宇宙、人生的独特理解,他在接受了唯物辩证法思想后结合中国传统对矛盾所进行的独到而细致的分析,以及基于实践的需要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灵活把握,共同构成了毛泽东一生"革命"思想和实践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杨昌济对青年毛泽东的成长产生过重大影响.在中西文化观上,杨昌济是持"中西融合论"的,主张融东西文化于一炉,冶出一种崭新的中国文化.杨昌济的这种中西文化观代表了当时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青年毛泽东继承和发扬了杨昌济的中西文化观,并成为他日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科学个性观萌发于他青年时期对人的价值和个性解放的初步研究,转变并形成于他对中国封建专制文化的认识和批判,成熟于他以毕生精力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活动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人的个性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有机地统一起来,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有个性的社会主义新人,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身为青年学生的罗家伦在社会改造的大潮中,通过自己的学习、思考和实践,形成了对中国社会改造问题的初步认识.他主张以思想革命为社会改造之首,主张问题与主义并重、文化运动与群众运动并举的改造方针.罗家伦的社会改造主张代表了一部分受到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青年学子对社会改造问题的看法,表现出了渐进改革的思想趋向.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创始人。青年毛泽东的一些思想特点,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有着极其密切的历史与逻辑的联系,以致人们必须把毛泽东的青年时期作为毛泽东思想史的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一个最重要特征,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统一。这种统一,是建立在“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个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基础上的。为什么毛泽东能够最早提出这一根本原则?哲学的探索可以找出哪些思想家给予了他重大的影响,历史的探索则可以追溯他早年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特点。一个人成熟了的思想,总可以从他的早期思想中找到轨迹。请以马克思为例。  相似文献   

11.
历史文本、思想文本以及二者在实践中的交汇融合分别构成了青年毛泽东思想史的基底、基质和显象.以青年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为主线的青年毛泽东思想史的基底、基质和显象共同揭示了青年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围绕青年毛泽东发生的历史事件构成了历史文本;青年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作为思想本体,建基其上构筑了思想文本;思想与实践的交互验证整合了历史文本与思想文本,二者层叠交融、共同构筑了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史.可以说对青年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因的解读就是对构成青年毛泽东思想史的多重文本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对毛泽东为什么抛弃自由主义而选择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促成毛泽东思想上转变的主要因素有: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中国一直处于巨大的战争漩涡中,暴力活动遍布全国,讨论政治成为一种奢侈行为并受到特别镇压;在同一时期中国的民族主义运动正处于高潮阶段,民族救亡的呐喊超过了“个人主义的自我实现”的呼声;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集中的经济计划和共产党组织等思想;毛泽东的思想受到中国帝王思想的影响,这种思想当时广泛存在于中国社会中。  相似文献   

13.
蔡畅青年时期受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的影响,倾向"教育救国"思想.留法勤工俭学期间,在蔡和森、向警予宣传共产主义的影响下,她参加新民学会和工学世界社,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其后的革命运动中,蔡畅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妇女解放事业奋斗终生.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谭平山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从两广优级师范求学到广东共产党组织的成立,是谭平山早期思想从激进民主主义转变为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性时期。谭平山早期思想发生的关键性转变与他的个人经历、家庭环境、陈独秀的影响以及广东人最早接触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自身思想发展和实践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谭平山早期思想的转变对他后来传播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蒋、汪相继背叛国民革命,共产国际和共产党内部部分党员对他工作的不满时,谭平山在对待农民运动、南昌起义以及创建第三党问题上受到了早期思想转变不彻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早年哲学、美学观念辩析钱竞毛泽东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上占有特殊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青年毛泽东知识谱系和理想人物范型的考察,展示了他在哲学上务求大本大源、贵动恶静及崇尚履践的特征;作者并进一步联系湖湘文化及外来思想影响,描述了他以农民、农村、劳...  相似文献   

16.
<正>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毛泽东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精深的研究,并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在许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中他对矛盾规律独创性的研究发展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华。也是毛泽东整个理论的主要基石之一。本文将从矛盾理论方法在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对矛盾规律的理论贡献;矛盾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中的现实意义几方面论述毛泽东对矛盾规律的杰出贡献。 一、矛盾理论方法在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读毛泽东的著作就会发现,毛泽东的所有理论、所有思想都是他在运用矛盾理论分析中国国情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矛盾理论方法构成了整个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十分关注青年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革命与建设新形势,毛泽东对青年工作进行了新的思考。发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的指示,引导青年团的工作;重视青年的学习,要求青年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马克思主义;关心青年的健康,鼓励青年人加强体育锻炼;鼓励青年人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这体现了新时期毛泽东青年工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今天看来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从青年时代就积极探索革命的道路,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毛泽东日理万机,但他一贯重视关心青年和青年工作,这对我党取得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和推动革命事业迅猛向前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之际,重温他关心青年和青年工作的思想与实践,在新形势下,把关心青年和青年工作作为全党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任务,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在新媒体中大肆传播,对青年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揭露新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意图,引导学生分辨不良社会思潮,充分运用新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提升青年学生的认同感与获得感。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斗争中,曾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做了科学地分析,建树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史学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特别是他关于人类历史内含及其发展动力的学说,充满着彻底的辩证唯物论的战斗光辉,是历史科学发展的指路明灯,是当前思想理论战线反击左、右倾错误思潮、清除精神污染的强大思想武器。本文试就这个问题学习心得,札记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