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津楹联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清代的钟云舫,当代的张述寅、王钟璘等都是楹联习俗在民间层面上的有效传承人。江津楹联学会、中山古镇、江津中学、中山镇初中等在江津楹联的传承方面成效显著,已成为江津楹联教育传承的主要阵地。为更好地传承江津楹联这一文化品牌,当前应重点作好拓展楹联发展空间、倡行楹联习俗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江津楹联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清代的钟云舫,当代的张述寅、王钟璘等都是楹联习俗在民间层面上的有效传承人.江津楹联学会、中山古镇、江津中学、中山镇初中等在江津楹联的传承方面成效显著,已成为江津楹联教育传承的主要阵地.为更好地传承江津楹联这一文化品牌,当前应重点作好拓展楹联发展空间、倡行楹联习俗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6月15日至16日,市教委在我校隆重召开了“重庆师专与示范乡镇成人学校联合办学座谈会”。与会的的有来自永川、江津、铜梁、荣昌、长寿、綦江、渝北、巴南等区市县的八所重庆市级示范乡镇成人学校的校长、有关乡镇领导和我校党政领导、我校成教职教学院负责人、各有关系处负责人等共40余人,市教委成人教育处李光旭、王晓曦副处长莅校主持了座谈会。永川市教委曾维模主任、邓昌金副主任也到校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4.
采取半结构式访谈法对江津区2个镇开展了农村土地流转实地调研。调研发现:江津区土地流转呈现速度逐步加快,形式主要以租赁和转包为主的特点。政府主要采取培育市场主体、扶持特色产业、组建农业担保公司、建设现代农业园区、规范流转程序及合同文本、实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置换方案、设立土地交易所等方式和手段支持土地流转。江津区土地流转主要有以下三个模式:引进多个业主发展特色农产品推动土地流转,依托公司建立农业产业园实现农地流转和宅基地置换,依托政府项目实施土地整理置换农村宅基地。江津区土地流转存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最长期限有待作出规定,无地农民问题有待解决,农户规模小且分散不利于土地规模化流转,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构设置有待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振振堂(联稿)》对联所注叶音的归纳与分析,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观察到,一百年前的江津方言乃是当时"西部官话"属下的一处地点方言.如同现今的江津方音和重庆(主城区)方音存在差异一样,当时的江津方音也同重庆方音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时期,我国诗坛上曾经出现过一位积极探索改革诗歌形式、大胆创新、独树一帜的诗人,那就是以《婉容词》登上诗坛,在文学界闻名遐迩的吴芳吉。 吴芳吉(1896~1932)字碧柳,别号白屋,世称白屋诗人,原籍四川江津县,出生于重庆杨柳街。1903年,他父亲经商失败,被控入狱,家庭经济陷于绝境。次年随母返回江津德感坝,遂定居江津。  相似文献   

7.
巴马盘阳河流域是世界著名长寿之乡,蕴藏着丰富的长寿旅游资源, 包括长寿文化生活、长寿地貌奇观、长寿神秘河流、长寿湖泊风光、长寿生物植被、长寿环境景观、长寿绿色食物、长寿社会生活、长寿民族风情及其他人文旅游资源等十类.是一个集长寿、气候、河湖、岩溶、环境和众多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待开发的旅游宝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广西壮、汉民族长寿地区长寿老人卒中患病及相关危险因子。方法对广西壮族长寿地区巴马县和汉族长寿地区永福县≥90岁的长寿老人(长寿老人组)进行系统调查,并以非长寿地区老人(对照组)为对照,测量血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水平及调查脑卒中患病情况。结果本次调查长寿老人脑卒中患病粗率为2.0%(巴马和永福县分别为2.36%和1.68%)。长寿老人卒中组收缩压和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无卒中组(P<0.05),而高血压和ST-T异常患病粗率比较:卒中组明显高于无卒中组(P<0.05)。巴马和永福县长寿老人对比:永福长寿老人收缩压、舒张压、腰围和血糖明显高于巴马老人(P<0.01),但HDL水平明显低于巴马老人(P<0.01)。结论壮、汉民族长寿地区长寿老人脑卒中患病粗率均较低,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子患病有其特异性。高血压是壮、汉民族长寿老人卒中患病最常见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9.
聚合性长寿风险是养老金计划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研究对冲长寿风险的路径对于我国各种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我国实际和对国际上通用的分散长寿风险的方法进行分析,通过资本市场对冲长寿风险即长寿风险证券化是我国可采用的唯一路径。为了推进我国长寿风险证券化,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由政府出面构建死亡率指标;改变死亡率预测方法;完善资本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0.
盘阳河叹古     
赖富强 《今日南国》2009,(21):42-42
广西巴马县是世界公认的长寿之乡,长寿人口比例高居世界著名长寿地区之首。巴马的长寿老人多居住和生活在盘阳河流域一带。在这条河流两岸,你只要随便走走,就可遇见百岁老人;百岁兄弟、百岁姐妹、百岁夫妻在这一带也不罕见。盘阳河也因此被世人誉为“世界长寿之河”。  相似文献   

11.
国立九中(含前国立安徽二中)创立于1938年,抗战时期迁到大后方四川江津,主要收容以皖籍为主的师生.其中有不少国家栋梁之材,经过国立九中的教育薰陶走向社会,发光发热,如邓稼先、舒芜等,陈独秀先生晚年也住在江津.到1946年国立九中一分为三,降为省立,陆续迁回省内.  相似文献   

12.
传统时代的四川乡村存在一个高度发达的土地信贷市场及乡村金融市场。押金与地租之间的关系是土地农业经营与商业投资之间的关系。1950年开展的减租退押与市场化的加押减租完全相反,这场运动对于乡村土地市场及金融市场的打击是致命的。虽然1950年底—1951年初的减租退押具有产权清理和经济退赔的性质,但江津县减租退押胜利果实的绝大部分,通过各种方式分配给了农民,由于1951年江津县新增农业税正好与此果实数相等,所以,可以将减租退押的胜利果实看作是1951年新增农业税之来源。江津县的个案具有全国性的普遍意义,既有的阶级理论值得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3.
1938年初,日军相继占领了武汉、长沙,大批难民蜂涌来到陪都重庆。在逃难的人群中,有一体态清瘦,身着洗得发白的蓝衣长衫的老者,在一位年轻女性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挤下长沙到重庆的轮船,他就是被共产党开除党籍,又被国民党关押多年刚释放不久的原中国共产党总书记陈独秀,陪伴的女性是他的妻子潘兰珍。当时重庆酷暑难忍,陈又高血压日重,不得不搬到距重庆69公里的江津县城居住。 由于江津县城空袭警报频繁,陈独秀在友人的帮助下又搬到江津县鹤山坪前清拔贡杨鲁丞的住宅石墙院,佃居三年,直至去世。  相似文献   

14.
《社区》2003,(17):43-43
本文选自中国社会出版社即将出版的、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O五医院院长张清华主编的《长寿老人的养生之道》一书。张清华院长是我军从事老年保健、长寿研究的专家,有《战胜哀老》、《养生与长寿》等专著和多数论文公开出版与发表。即将出版的《长寿老人的养生之道》收集了古今中外许多长寿老人的健康理念和方法,本刊将择其片段,陆续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老人遗传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长寿老人的遗传表型指标分布和长寿家族史。方法入户收集245位长寿老人的家族长寿史、健康与疾病史、女性的妊娠和生育史等,同时进行体格检查。采用 SPSS软件进行数量性状表型的相关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结果 1.长寿老人遗传特征和表型指标分布特征:245位长寿老人年龄范围90岁~104岁,平均年龄(95±4.9)岁,心率平均78次/分,血压平均(85~146)mmHg,身高较矮平均为143cm,WHR0.89,牙齿失落数约90%。女性长寿者平均育有子女4人,末次妊娠年龄平均在41岁。2.长寿老人遗传特征和表型指标的两两相关分析:共计对9项指标进行了 Pearson 相关系数(R~2)两两指标的相关计算。其中年龄增长与牙齿失落数有极其显著的相关性(R~2=0.18,P<0.01),收缩压和舒张压有极显著的相关性(R~2=0.66,P<0.01),身高与牙齿失落数有显著的负相关(R~2=0.16,P<0.05)。年龄增长与女性末次妊娠年龄有极其显著性相关(R~2=0.35,P<0.01)。女性末次妊娠年龄与收缩压(R~2=0.16,P<0.05)、女性末次妊娠年龄与牙齿失落数(R~2=0.44,P<0.05)、女性末次妊娠年龄与生育子女数(R~2=0.35,P<0.01)均有显著性相关。WHR 和身高(R~2=0.14,P<0.05)与收缩血压和身高(R~2=0.24,P<0.01)均呈显著的负相关。3.有无长寿家族史对长寿老人遗传特征和表型指标影响按有否长寿家族史将长寿老人分为2组,有长寿父/母组,无长寿父/母组分别计算各组长寿老人的表型指标后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数值 t 检验,除心率数有显著性差别(P<0.05)之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未见有显著性差别。4.长寿者家庭长寿现象分析:同时对245户有>90岁长寿老人的家庭进行长寿家族史询问,长寿老人家庭中每户现有人口5~20人属多元家系。这些家庭世居当地,无外来迁入迁出史。对90岁以上老人有长寿家族史者进行分析,其中祖父寿命超过70岁的占29%,祖母寿命>70岁者占38%,他们父母寿命>70岁者分别为41%和37%。结论长寿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家族聚集性的特点;其次是女性末次妊娠和生育子女人数与长寿有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老人相关基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识别和确定与广西巴马地区长寿人群相关的基因.方法采用长寿对照方法,分组:129名年龄(94~113)岁的长寿者为长寿组,长寿者家人年龄不大于59岁的179人为年龄对照组,当地非长寿自然人群153人作为自然人群对照组,进行ApoE基因分型,分型方法采用PCR-RFLP,并经测序确定.分别比较长寿组与各组人群的基因型、基因频率的差别、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各个对照组的ApoE基因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果①长寿组与其亲属年龄对照的ApoE基因型和基因频率相比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别,表明两者属同一人群,且年龄变化与基因频率无关.②长寿组与当地自然人群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阳性关联(P=0.0001,P=0.04)的为ε2/ε2、ε3/ε3基因型.其中ε3/ε3纯合子是最主要的长寿关联基因.  相似文献   

17.
怎样才能长寿?自古以来,人们的探讨从未间断。英国《太阳报》近日载文,介绍了全球著名长寿之乡的长寿经。  相似文献   

18.
人人都期望健康的长寿。借鉴长寿者的实践经验,对我们或许会有所启示。 坚持锻炼。在《长寿的名人》一书中介绍的84位长寿者中,有79人都有健身锻炼的习惯。北京市荣获健康老人称号的29位长寿者其共同特点是坚持进行适合自身情况的体育活  相似文献   

19.
长寿风险给社会各领域带来严峻挑战,而长寿债券是对冲长寿风险的重要金融工具之一.结合我国人口生存特征,采用带跳的Feller过程刻画死亡率的随机波动.运用Longstaff利率模型对长寿债券进行贴现,构建存在违约风险下的债券定价模型来对长寿债券进行定价,同时对定价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社区长寿老年人(90岁及以上)体检心电图的情况,了解长寿老年人的心电图变化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上海市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59例社区长寿老年人的心电图。结果59例社区长寿老年人体检心电图正常9例(15.25%),50例(84.75%)患者检出一种或合并两种以上异常心电现象,其中心律失常35例(59.32%),ST-T改变24例(40.68%)。结论长寿老年人在心电图体检中异常心电现象检出率高,尤其在心律失常和ST-T改变方面,应定期对长寿老年人进行心电图体检,并动态随访心电图变化,为长寿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有利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