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前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急剧发展及西北作为抗战建国根据地地位的确立,国民政府筹划与实施了西北工业建设战略。该战略大力发展矿产及重工业,积极支持轻工业建设,并进一步加强与扩充手工业,以作为轻重工业的有力补充。西北工业战略的实施,不仅支持了长期抗战,促进了西北的开发与建设,而且对西北经济与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改善与提高了人民的生活,形成了一批新兴工业区,并加快了西北城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为配合抗日时期经济建设,发展西北经济,国民党政府经济部曾于1942年指令由21名工业界专家及技术人员组成西北工业考察团,从1942年9月21日从重庆出发,到陕、甘、宁、青、新五省考察,历时170余日,行程1万4千余公里于1943年2月12日返回重庆。团长林继庸写有《经济部西北工业考察团报告》,现将有关甘肃部分摘要如下,对于民国经济史之研究和今日甘肃之发展,或有裨益。甘肃省“地势重要,握宁、青、新三省之交通枢纽。故言开发西北工业,则兰州可为开发西北工业之筹备处,举凡设计进行,人才召集、货物运输,均须以兰州为中心。故该省之工业亦须充量发展,方足以达此  相似文献   

3.
宁夏地处我国西北,人口较少,资源丰富,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有限的工业聚集于以银川、石嘴山为主的北部地区,内部结构也不合理,影响了工业的顺利发展。本文力图通过对宁夏工业的地域结构在宏观、微观方面特征的研究,揭示其形成的内在机制和症结所在,进而提出对宁夏工业空间布局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兰州不仅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而且是我国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按工业总产值水平衡量,名列西北各城市前芽。过去,由于兰州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地理地置上的特殊地位,就促使近代工业较早地萌芽和发展起来。认真研究和回顾兰州近代工业发展的历史对搞好今后兰州工业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北城市工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国西北城市社会经济及现代工业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 自汉唐以后,随着丝绸之路作用的衰退,由于政治、经济和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整个国家经济重心向东南倾斜,我国西北地区城市的社会经济,一直处于长期停滞缓慢的发展状态。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随着国家政治、军事势力的西进和清季近代化的种种尝试,我国西北城市社会经济出现了一个相对的高峰发展时期,但进入民国以后,由于战乱和军阀统治,相对东南各埠来说,西北城市社  相似文献   

6.
兰州经过近35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一个以石油化工和机械制造为骨干的工业中心城市。兰州市的工业总产值在西北仅次于西安而居第二。1993年兰州地区工业总产值达48亿元,其中市属地方工业产值达9.3亿元。地方工业是区域经济综合体的一部分,要想谋求地方工业的发展,就必须对区域经济综合体作一番详细周密的考察,研究它的结构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基本特点,据此制定地方工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三线建设极大地改变了我国黔、川、滇与陕、甘、宁、青等西南、西北7省(区)的工业落后状态,促进了我国西部的工业化,有效地提升了当地的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西南、西北地区涌现出一批新兴工业城市的同时,推动了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类型的城市向近代城市的转变,为其后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论左宗棠开发大西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宗棠作为洋务运动领袖,在率军西征途中,对大西北的经济、政治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开发,从而使西北的农牧业、工业、交通和环保得到了发展。左宗棠的历史性贡献,对今人开发大西北具有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刘瑞新 《兰州学刊》2000,22(5):76-78
甘肃近代最早出现的机器工业 ,是在 19世纪 70年代 ,就是由陕甘总督左宗棠进入兰州后 ,率部将赖长创办了兰州制造局、甘肃织呢总局 ,甘肃近代机械工业由此开始了。左宗棠作为甘肃机械工业的开创者 ,在甘肃的工业发展中自然产生了长久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他创办了甘肃织呢总局 ,当时不仅在西北甘肃是独家始创之举 ,也开辟了中国机器毛纺织业的先河 ,在中国的近代纺织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近年来 ,关注左宗棠在西北政绩的文章颇多 ,而我在这里也略谈一点有关左宗棠创办甘肃织呢局的看法。19世纪 4 0年代 ,资本主义国家用“坚船利炮”打开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民国“西北”报刊对西北教育诸多问题的讨论与认识以及西北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认为其中一些有关西北教育的思想不仅与西北社会发展相适应,而且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西北地区交通运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战时国家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在西北交通建设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特别是公路运输事业进步巨大,基本上形成了西北公路的主干框架。西北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抗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加强了西北、西南两大后方的经济交流,有力地推动了西北大后方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西北地区,由于地势高亢,地形复杂,加以干旱少雨,气候条件不良,所以,自古水利不仅决定西北农业经济发展的规模,实际也决定着整个西北社会经济的面貌。明代是历史上西北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之一;随着这一地区农牧业比重的结构性转化,农业经济在西北地区的逐渐发展,西北水利在明代亦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明代西北水利的发展,不仅是当时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实际亦为清代西北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当时,由于政府势力实际控制线在哈密以东地区。所以,明代西北水利主要集中在  相似文献   

13.
李泉  罗哲 《兰州学刊》2007,(12):62-64,196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创新机制的内在推动,甘肃因诸多条件制约而长期存在的金融机构相对较少、市场化发育程度缓慢、信贷投放增速偏低、金融资源布局不合理、信贷资金配置不平衡、融资比例不协调等问题已逐步得到缓解。基于兰州建设西北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现实条件,文章通过重新思考和定位兰州经济金融发展战略,提出推动兰州创建西北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路径选择,为甘肃实施金融带动战略和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最终突破发展瓶颈、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在西北地区大规模土地改革过程中,习仲勋深刻领会中央土改政策精神、创造性执行了符合西北地域特点的具体政策,稳妥推进并顺利完成了西北土改任务。习仲勋善于将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严格遵循依靠群众、教育群众的执行路线;高度重视干部教育,领导西北人民实现了西北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西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浅论抗战时期西北经济开发中的资源委员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岩 《人文杂志》2001,(4):136-139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特别是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将西北地区作为战略地位仅次于西南的战略大后方来进行经营,西北经济开发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资源委员会在这一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为抗战胜利和西北地区经济开发作出了一定贡献,构建了西北地区现代工业的基本框架.虽然这一时期的西北开发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仍在工业布局、结构、厂矿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相当成效,可资当代西北开发参考.  相似文献   

16.
山区县级工业的发展,是山区经济振兴的关键环节。山区工业的起步和发展,究竟应该选择一条怎样的路子?广东山区各县各有各的做法,各有各的经验。就我们德庆县来说,通过近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我们认为,选择“资源——技术——市场”的发展道路,应该说是比较合符山区实际并可行的。德庆地处粤西北丘陵山区,依傍西江,南面珠江三角洲沿海发达地区,西北接近广西,与封开县同是连接两广经济的一个  相似文献   

17.
兰州,是我国的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它的地理位置、交通运输,能源资源上、工业基础,科技力量等方面在西北都具有相对独特的优势。但由于过去经济管理体制上的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的弊端,和长期形成的不合理、不协调的经济格局,使得这个城市地所固有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整个城市地方经济力量比较薄弱,相当一部分企业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很差,影响和限制了兰州经济的发展。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为了提高城市的辐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开发西北活动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敏 《人文杂志》2001,2(4):132-135
抗战开始后,沿海各地相继沦陷,西北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国人开发西北的呼声也开始高涨起来,促使国民政府逐渐将眼光投向比较闭塞落后的西北地区,开始制定和实施开发西北的政策.一系列开发活动,促进了西北地区工农业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西北商贸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成勇 《兰州学刊》2013,(5):109-113
文章基于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研究,构建了产业综合竞争力指数,并对西北五省区工业行业的竞争力从生产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和社会竞争力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的资源型行业竞争优势突出;陕西、新疆的工业竞争力较强,甘肃、宁夏的工业竞争力相对较弱;绝大多数行业的市场竞争力较强,社会竞争力普遍较弱,生产竞争力则呈现出较大的行业差异。因而,各省区应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切实提高工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七·七”事变之后,我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国土相继沦丧;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我国工业重心转向西南和西北地区。以此为契机,甘肃以机器进行生产的近代工业有了新的发展。这是甘肃近代工业史上的又一重要阶段,唯惜学术界一向甚少论及,今试为述要,以贡献于对此有兴趣的人们。(一) 甘肃近代工业开端于左宗棠督甘时期,左氏离任,各厂旋即中缀;清末“新政”,兰州道彭英甲曾建若干半机器半手工的工厂,不久也都在政局动荡的阴影下关闭。由此而至抗战前夜,在长达近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甘肃工业不绝如缕,此可见诸于时人对兰州情况的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