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本文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法则,来剖析人口过程的矛盾运动。以下三个方面是考察的着重点:(1)基本人口规律存在的必然性;(2)基本人口规律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特征;(3)基本人口规律的作用方式。〈一〉唯物辩证法坚待矛盾多样性的观点,把现实存在的事物看作是一个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或矛盾系统,就必然要求我们去努力探索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矛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的就业问题由来已久,多年来沿袭着不合理的传统模式。在“充分就业”与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难以两全的矛盾选择中,以牺牲后者为巨大代价换取了形式上的“有保障”“充分就业”。这种就业方式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尤其在目前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中,牵动着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迫切需要摆脱就业领域的困境,在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大系统内,实现劳动就业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优结合和最高效益。本文试图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和制度,探索能真正解决中国人口就业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灰色系统理论是我国学者邓聚龙教授创立的一门新兴科学,它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系统研究,其基本意义在于:在变量规律不明显的情况下,找出规律,从而分析事物的发展趋势。本文试图把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人口研究中,引进一种较简便而精度较高的人口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下岗失业是自20世纪末中国政府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以广州市为个案 ,描述了90年代以来广州市下岗失业的形势和特征 ,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 ,最后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 ,试图从多角度多方位探讨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辉 《人口学刊》2004,(5):52-56
我国当前人力资源问题既有总量矛盾也有结构矛盾。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方式的转变,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总量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产业结构转变与劳动者职业素质提高不同步性;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较低与人才资源不足等。只有解决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才能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并从根本上解决就业矛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家庭规模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家立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是错综复杂的,各个变量之间相互作用,各个方面的影响交织在一起,给全面准确地认识社会,揭示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当我们将两个变量单独抽出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便可能割裂了事实上它们存在着的与其它变量的关系。如果依据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论框架,同时将其它不容忽视的变量也纳入研究,就有可能得到可信度更大的结果。多元回归就是这样一种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新疆人口发展过程的分析,选择了合理的人口指标序列,作为预测模型的原始数据序列,用灰色系统 GM(1.1)模型对新疆人口未来发展的规模进行了预测。灰色系统理论称抽象系统的逆过程(由行为到模型的过程),这种过程所获得的模型称为灰色模型,简称 GM 模型。GM 模型是用微分方程描述的,它所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连续  相似文献   

8.
论计划生育政策对实现福利适度人口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国人口问题十分严重,人口因素很难自发地与社会其他要素相适应,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福利目标的实现构成了一定阻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解决了生育率与死亡率不对称性的矛盾,解决了物质资料再生产与人类自身再生产不平衡性的矛盾,解决了家庭生育计划与社会适度人口不一致性的矛盾,促进了人口因素与其他社会因素的协调与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老年人口负担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口负担问题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研究老年人口负担问题不能只停留在人口年龄“数学结构”的一般分析上,而应该对这种数学结构背后所代表的具体的社会和经济含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本文试图运用生命周期的分析方法,对老年人口经济负担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并且从老年人口经济负担和生活负担两个方面分析老年人口负担需求的不同类型,以及我国当前老年人口负担需求的分布状况,提出我国老年人口负担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是当前我国老年人口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这个矛盾的解决有赖于我国政府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政策的转变,即从增长转向福利。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人口转变,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更为繁重,遇到的矛盾更多,情况更加复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服务意识、标准意识、基础意识、民生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推进全面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民族问题则直接关系到国家稳定的大局。通过一次实地考察 ,本文试图揭示出对少数民族的计生政策与民族交融之间微妙的矛盾关系 ,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口发展的R/S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引言 近年来,人口系统的非线性特性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这是因为,人们在认识和分析人口系统时面临许多经典人口学理论所难以解决的问题,迫切要求新方法和新手段的引入。在非线性科学研究中,非线性人口学被列为重点项目。四川大学人口研究所和物理系已承担1992年国家青年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混沌与人口系统的内禀随机性”研究项目,对人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的家庭关系是实现和谐社会的保障。在家庭关系中,婆媳关系是最难处理的一对关系,其中农村家庭中的婆媳关系由于受居住环境和养老负担的影响,矛盾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以我国农村家庭中现代婆媳关系中的不和谐现象为研究对象,力求对不和谐现状的特征、内在成因作出深入探讨,并提出解决的策略和方案。  相似文献   

14.
问题的提出 关于研究课题的深度与广度 中国生育率转变已被人口学者(邬沧萍1985)确认为比公认最快的日本更为迅猛。但对其独特性的理论探究则往往落在其后。 由于捕捉了过去一代人生育率与结婚率的历史巨变,1982年全国1‰生育率调查引出了中外学者大量的研究。多数作者着力于结婚率和生育率水平与趋势的测量和描述。有些作者泛泛地提到了生育率转变,但未将它作为一个系统变化的过程来处理。对生育率和结婚率波  相似文献   

15.
人才的外流以及人才的过剩与不足的矛盾等 ,都预示着中国人才危机的到来。面对入世和全球化进程中的人才争夺战 ,本文试图分析当前我国人才危机的成因并进而探讨其对策 ,对人才这一重大战略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就业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充分就业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现阶段 ,我国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供给大量增加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 ,应合理寻择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职工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职工失业的三大特征,即严重性、潜在性、结构性。阐述了国有企业职工失业与再就业的六对矛盾:劳动力增加过快与需求相对减少的矛盾;亏损企业失业与盈利企业安置再就业的矛盾;进城农村劳动力与国有企业职工再就业的矛盾;企业改革与职工再就业的矛盾;劳动体制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培育缓慢之间的矛盾;失业职工流入社会同社会保障滞后之间的矛盾。研究了影响国有企业失业职工再就业的社会障碍和失业职工自身的障碍,并提出了解决国有企业职工失业与再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当今科学发展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文理大融汇,二是向复杂性进军。人口学是涉及多学科的边缘性科学,总是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汇点上发展壮大,并给予相关学科以珍贵的反馈信息。由于人口系统是包含各种交互作用因紊的复杂系统,其复杂程度是一般物理系统无法比拟的,而且它的复杂性显著地体现于该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因此,对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龙 《西北人口》2009,30(4):112-11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甘肃省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更为突出。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刺余劳动力,直接关系到甘肃省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成败。本文试图通过对甘肃省农村刺余劳动力现状的分析,研究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农村刺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引它随着祖国统一、港澳回归进程的发展,香港、台湾与澳门的目前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内容。本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港澳台近期人口动态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传统的人口预测主要是采用模型分析技术。多种多样的数学模型在描述人口系统内在规律、模拟人口动态方面作出了主要贡献。使用数学模犁在建模过程中要涉及到特征选取,并需在选取的特征之间建立数学表示。实际系统的复杂性常常给数学建模带来一定困难。在人口预测中,传统方法以给定的原始参数(如出生率、死亡率等)来模拟人口动态,使结果缺少客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