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承载了生态主义的自然伦理观及女性主义身份话语的批评意识,对西方社会的父权制文化根基展开批判,认为女性和自然均受到来自于人类一元中心主义父权文化意识的压迫和剥削.在批评实践中形成各具特色的批评流派:社会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精神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绿色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等.这些流派的观点,又被杂糅着应用到生态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中,促成了乌托邦文学和反乌托邦文学创作,进而又引起各派批评的关注,形成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下热点.虽然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不乏矛盾之处,但是其以批评为行动目标,针对现实社会人类生存危机的实践品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克·怀特的小说《树叶裙》讲述了海难余生的贵妇艾伦在野蛮的土著部落历经磨难,最终重返文明社会的故事.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树叶裙》,通过分析作品中男性时女性的压迫以及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和出路,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男女平等意识,最终建立一个男女平等、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莱辛的《金色笔记》一直被尊为女性独立的教科书,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其实,莱辛并非一个激进女性主义者。作为"人类关系的考古学家",莱辛强调的是一种和谐的生态关系。在《金色笔记》里,她审视了男人与女人的关系、穷人与富人的关系、白人与黑人的关系,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批判了等级观念、种族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解构了男性与女性、自然与人类等的多重二元对立。《金色笔记》处处闪耀着生态女性主义的光芒,它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这个世界需要一种生态和谐,惟其如此,人类才能生存、繁衍。  相似文献   

4.
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与生态学思想相结合的产物,生态女性主义者考虑性别歧视、种族歧视、人类对自然的控制与其他各种社会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它反对人类中心论和男性中心论,主张改变人统治自然的思想,它批评男权的文化价值观,赞美女性本质,它反对那些能够导致剥削、统治、攻击性的价值观.电影《阿凡达》的思想与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影片解构了人类中心主义、反对男权社会、抗议现代科技对自然和人类的损毁、谴责种族主义,是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最完美的诠释与展现.  相似文献   

5.
格里塔·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特别是其批判性生态女性主义论述,分析了人类与世间万物休戚相关的共生共存关系及人类文化的层级性,强调生态、性别、阶级、种族及叙事策略等各种因素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与人类面临的文化多样性和生态困境问题密不可分,且第一世界的过度消费对少数族裔女性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加德从批判性生态女性主义的论述、生态理论应与文艺评论联姻、少数族裔女性生存状态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并关注女性生理特征所蕴含的族裔政治和性别文化,力图建立一个不同族裔、不同性别的人类与所有物种间和谐共生的公正世界,丰富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她乡》中,美国女作家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通过解构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意识,构建了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相融、人与人平等和关爱等女性价值观基础上的生态乌托邦。这恰好与当下生态女性主义所关注的问题相吻合。本文通过对生态女性主义的解析,解读小说《她乡》中所蕴含的生态意识和女性意识,从而得出只有遵循生态女性主义,解救自然生态与人类自我,建设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系统,人类社会才能够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然与女性之隐喻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自然与女性有紧密的联系,贬低自然和贬低女性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的、象征的和政治的关系。自然与女性之隐喻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和隐喻认知结构,表明了人类对自然的统治和男人对女人的统治建立在同一个观念框架之上。生态女性主义主张构建女性与自然之隐喻关系的新范式,为新价值体系和社会结构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生态女性主义以生态批评为基础,把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运用到对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意识、社会平等公正、人与自然、两性关系等问题的探讨与研究上。英国小说家D.H.劳伦斯具有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他的代表作《虹》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揭示了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性的密切关系,提出了一个重要主题,即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模式,实现两性平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9.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浮现>是一部严肃的、具有鲜明浓厚的生态女性主义特征的作品.小说批评了父权制等级社会中男性与女性二元对立的关系、批评了人类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并对人类自身的困境进行了思考.<浮现>堪称是阿特伍德对生态女性主义早期理论观点的一次卓越的文学实践,小说中表达的观点充分体现了她对男女两性的社会地位、现代人的物质与精神家园的探索与构思.  相似文献   

10.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析弗吉尼亚.伍尔芙的《达洛维夫人》,通过分析人类中心主义和父权制战争对自然和女性造成的伤害,探索作品中女性和自然的紧密联系,可以发现伍尔芙希望构建两性平等、和谐生存的和乐世界的心理愿望。  相似文献   

11.
生态女性主义强调女性主义与生态学之间的紧密关联,锁定父权制是导致女性压迫与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号召广大妇女发动一场以拯救地球和人类、重构天地大美为宗旨的生态革命。作为一种激进的哲学思潮,生态女性主义是在与传统女性主义、社会生态学及深层生态学之间的冲突、对话过程中逐渐发展成熟的,绝非是对其他理论进行"剪刀加浆糊"式的简单拼凑,相反,其透射出与其他环境哲学伦理迥然不同的批判锋芒,显示出其独特的环境伦理建构力量。本文多维度、多层面地就生态女性主义与环境哲学中影响最大的激进派别在深层生态学之间的冲突与对话、甚至合作进行简要的探讨,以凸显其独特、深沉、周全的视角,彰显其丰富内涵及其生态阐释力。  相似文献   

12.
在哈代的小说中大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象征性背景,而女性则是他持续不断又极为重要的创作灵感,他的笔下的妇女和自然是紧密相连,和谐共存的.他通常以自然来反映女性的生存状态,烘托女性形象;同时以女性的悲剧表达对逝去自然的痛心.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哈代的作品,更能体现生态与女性的关系,从而揭示哈代的生态女性观.  相似文献   

13.
作为建构男女两性平权的社会关系的社会建制,女性媒介已成为当今社会一种十分重要的传播现象与文化现象,关于其生存态势与社会功能的学理思考理应成为当今传播与文化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以传播社会学理论为阐释框架,采取文化研究、女性主义的分析视角,从男权文化传统、市场经济利益、传者性别意识等社会结构层面入手,有助于我们深入挖掘阻碍女性媒介社会理想实现的现实社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女权运动第一次浪潮之中,文化女性主义是一个重要的思想传统。文化女性主义与自由女性主义这两种不同的思想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合力推动了进步主义运动时期美国社会之中新女性的崛起。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之内,文化女性主义为美国妇女在社会中寻找到合适的活动领域、为美国女性争取政治权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文化女性主义是美国进步主义运动时期最杰出的女性———简.亚当斯社会思想中的一大显著特点。简.亚当斯也为文化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而丰富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既是女性的,又是生态的,是女性主义和生态主义的结合。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强调女性和自然相联系的概念,批判文学中父权制双重统治,反对物种歧视和性别歧视,唤起人们对自然和女性的同情、理解和尊重,唤醒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男女平等意识,探讨解放女性和解决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旨在解放女性、拯救自然、解决地球环境的承载力问题,为人类的持续发展谋求出路。  相似文献   

16.
生态女性主义关于自然是女性的议题、关怀女性与关怀自然的意义相同、对发展问题的独特见解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主张,蕴含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生态女性主义以女性作为研究视角,认为女性与自然有着天然的联系,呼吁社会注重妇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妇女是生态价值观的宣传者、“生态家庭”的塑造者、社会环境的建构者、自然环境的维护者。应以生态女性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把女性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贯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中。这对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是人类面对当今以生态危机为突出表现的生存困限必然建构的文明形式。它与人类历史发展维度的人类发展不同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综合社会特征的文明形态同一个层面,是当今条件下人类必然选择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其突出特征是生态性。它以人类的持续生存为终极价值目标,依赖的是强调人的"类本位"、强调自然的自在性对人的"边界约束"、强调未来意识的新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8.
法国唯物主义女性主义是最早、最著名的唯物主义女性主义流派。其社会性别理论颠覆了传统女性主义关于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关系的认识,欲给"生理决定论"以彻底打击,但有"矫枉过正"之嫌。法国唯物主义对女性受压迫的物质性根源进行了探索,但探索的结果却分散在性、家庭、阶级和再生产等领域中而未能统一。这种"多元决定"女性主义理论,很难说是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二元模式"的超越,因为二者都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核心。  相似文献   

19.
美国当代文坛杰出非裔女性作家艾丽斯·沃克非常关注族裔语境下黑人女性生存状态,非常关注美国社会严重的种族和性别歧视以及这种歧视对黑人妇女的影响。沃克对生态危机也表现出极大忧虑和担心,在她近期的作品中,生态女性主义意识逐渐成为她的创作核心。小说《我亲人的殿堂》描写了女性和自然在父权社会统治下所受到的遭遇,同时表达了沃克对人与自然、男女两性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是一部生态女性主义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20.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们从对女性繁衍后代的无限崇拜的蒙昧时代的群婚制度,走向以男性为主导的文明时代的一夫一妻的家庭形式。女性经历两重天的社会待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人们对于追求平等和自由的天性,给予了人类无限的力量。女性作为人类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也抱有极大的热忱,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研究亦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研究的一开始,学者们就给予女性主义和妇女解放以明确的肯定和支持。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中对此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