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台泫地区社会形态的都市化,都市文学已跃居台湾文学主流。台泫新世代都市文学表现对田园怀旧主义的批判,描绘复杂暖昧的都市感性,又以新睐公寓与大东区这一都市空间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的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2.
赵元海 《社区》2014,(1):16-17
“没想到,没想到,我住得这么偏,社区还能联系上我!”租住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岭街道西湖镇西峰社区的居民施长平连声说。原来,施长平的妻子和母亲长年患病,使本已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一家人2012年拆迁后从西峰社区搬出,几天前,西湖镇西峰社区为施长平牵线搭桥,对他家开展结对帮扶。。“居住他乡,但我们能感到家的温暖。”施长平动情地说。  相似文献   

3.
卫伉为卫青的长子,曾被封为宣春侯及长平侯。他任宣春侯的时间为8年,世袭长平侯的爵位近20年。他一生政绩平淡,不见有大作为。  相似文献   

4.
从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重新梳理了长平之战发生前后的战国形势,清晰勾勒了长平之战的发生、发展及其结局;对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原因作了新的探讨,并从秦国国内政治斗争着眼解释了长平之战的意外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战国秦赵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大的战役,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由于史料阙如,其研究甚为困难,两千余年间,迄无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问世。日前《长平之战》的出版,填补了这一空白。著者运用查考文献与野外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手段,探索和澄清了一些往昔研究长平之战尚未涉及或涉而未决的问题,不仅使此役的研究取得突破,犹给中国古代战争史的研究留下有益的启迪;关于长平之战战场格局问题的研究,为历史军事地理增添了新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6.
应用拉氏乘子法消除Hellinger-Reissner变分原理的约束关系时,在识别拉氏乘子的过程中,会出现拉氏乘子为零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临界变分现象,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来解释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7.
[一] 我国著各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曾创作了一篇精妙短文《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十狮,恃矢势,使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失食。  相似文献   

8.
不听老人言     
2000年前的秦赵“长平之战”,赵国40万主力全军覆没,主将赵括亦为秦军乱箭所杀。这一仗,虽是征战连年、攻伐不休的“战国”时代,也足以称得上是“著名”的战例的吧。提起长平之败,后之论者无不归罪于主将赵括的“军事教条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赵括其人名声不小,也算是一位“名”将吧。不过,赵括的出名不是因为仗打得漂亮,他名在擅长“纸上谈兵”,名在指挥了“长平战役”。公元前260年发生在长平的秦赵之战,赵国40万主力全军覆没,主将赵括也被秦军乱箭所杀。足可称得上是“著名”的战例。  相似文献   

10.
2256年前(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在今我省高平市这块土地上发生过一场惊震万代的“长平之战”,秦国出兵20余万,击败了赵国约45万人的军队。赵除战死者外,其余降卒全被杀戮,而秦也死亡过半。此战是战国时代规模最大也最残酷的一场战争。 去岁之末,突有长平之战文物出土,考古学界为之一震。此次发现,将引起的震动或许并不亚于秦之兵马俑的出土。历史如烟,飘渺而逝。老幼皆知的长平之战,当今考古史上却是一片空白,无有大量遗物遗迹证实它的存在,留给今人记忆的除正史所载寥寥数语外,无非就是一些小说家的演义和历代文人墨客的怀古诗章了。这或许正是长平遗址文物首次出土引起国内外学者震动的一大原因。 笔者来到高平,正是瑞雪初降的数九寒冬。北大考古系和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们  相似文献   

11.
江西曾氏有土客之分。西汉时,山东武城曾氏因任职和世乱徙入孙吴时的临川、庐陵地,而有了江西土著曾氏。江西土著曾氏支裔唐以后陆续迁衍于交界地,至明清又从交界地回迁江西内地,便产生了江西客家曾氏。二者在血缘上同祖汉代庐陵始迁祖曾据,但江西有客家曾氏却是明清以后的事,二者又不可混为一谈。从土著曾氏向客家曾氏的衍化过程,可透见江西移民对交界地的开发,交界地移民对江西内地的再开发其功甚伟。  相似文献   

12.
季余 《中华魂》2010,(1):27-27
最近在《作家文摘》上看到长平先生一篇题为《白毛女嫁黄世仁的禁忌》的文章。文章写得虽然曲曲折折,很不明快,但仔细一琢磨,意思还是清楚的。即是说,白毛女嫁给黄世仁是一种"禁忌",这种"禁忌"应该打破。就是说,白毛女可以而且应该嫁给黄世仁。如果这是长平先生个人私下的看法,那是他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
伏羲神农炎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伏羲是个哲学概念,伏羲、宓羲、包羲、太昊、东皇太一等等都是指《易》学中的“太极”,后人称这种哲学的创立者为伏羲氏。伏羲氏其实就是烈山氏,亦即神农氏,是第一代神农。《易经·系辞》所讲的“伏羲氏没,神农氏作”中的“神农氏”是指第二代神农,亦即烈山氏之子柱,被祀为稷,是我国的第一位后稷。少典是末代神农妃,生黄帝轩辕和炎帝蚩尤。伏羲出生在陕西宝鸡,葬于湖北江陵,第二代神农出生在湖北随县,葬于湖南酃县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进行山西古文献田野调查时发现山西浑源孙氏墓碑数通,其中郝采麟、姚匡弼所撰三篇碑文为大型断代文总集《全元文》所未收,可作补遗。同时对碑文相关内容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根据目前厚煤层开采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长平矿4302工作面将厚煤层一次采全高分别与分层开采、综放开采进行比较分析,分别对分层开采和综放开采的覆岩破坏规律进行研究,一次采全高开采和放顶煤开采的安全技术比较,以及对一次采全高开采和分层开采经济效益比较,为厚煤层开采方法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荀彧在曹操势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宫少华,倪长平184年.东汉发生了黄巾大起义.这次起义主力虽经九个月时间就被镇压下去.但它沉重地打击了东汉政府,使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东汉建立以来,一直享有很大特权,广占土地和人口的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起来,纷纷招兵买马,形...  相似文献   

17.
大型历史连续剧<铁血长平>是一部极具现实意义的现代启示录.在实现华夏民族大统一的战国后期,秦国与赵国拉锯式抗衡局面最终以"长平之战"一决输赢,<铁>剧展示了秦国与时俱进,励精图治,决胜千里;赵国昏庸腐败,急功近利,导致国家衰亡.<铁>剧就像一位警醒的"哲人",不断地警示着后人.  相似文献   

18.
《九歌·国殇》一篇之作者、作时及创作主旨,传统认为乃屈原为纪念楚国历年战争中为国牺牲之将士所作。但从《国殇》与《九歌》它篇风格之迥异及其语词绝不类于屈原所作《楚辞》它篇来看,《国殇》不仅非屈原之所作且也非《楚辞》之所属。而从《国殇》与《诗经.秦风.无衣》风格及《汉书》等文献所述秦人风尚之比较来看,《国殇》之风最近秦人。而考之《史记》等相关文献,《国殇》最有可能为秦人纪念在长平之战中死去的国中少年所作,其时间当是长平之战后即公元前260年后这一时间段。  相似文献   

19.
名实古今谈     
名是什么,是人的“爵”位也。 如果一个人徒有虚名,名不副实, 起用这样的人才弊病可就大了。 战国时,赵国有个叫赵括的人,是名将赵奢的儿子。这个赵括从小喜欢谈兵论战。赵奢临死的时候,再三告诫自己的妻子:“赵括要是出任大将,赵国士兵可就危险了。”当时,正值秦国侵略赵国,赵王听信敌国离间之计,废廉颇不用,起用赵括为将,赵括的母亲极力劝阻却没有用,结果,长平一战,秦将一次坑杀了降卒四十多万,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纸上谈兵”的赵括,属于徒有虚名的“天桥把式”,但赵王却不能识之,以为堪当大用,结果断送了四十多万人的性命。这血的教训却一代代地发生。三国时的马谡,也是赵括式的人物,诸葛亮却不能识之,到头  相似文献   

20.
先秦时代姓、氏、名有极其明确的分工,此时并不是人人都有姓、氏,自西汉以来,姓、氏才混而为一,人名最迟至夏、商时代就已出现。先秦贵族命名有一套完整的礼仪和原则。《左传》等文献提供的命名类型有:因梦而命名;因生时特征而命名;因被遗弃而命名;因灵异而命名;因与其父同日生而命名;因战争而命名;因占卜而命名;因国君念其祖功绩,免杀而命名;因生时馈送物品而命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