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学人之诗     
"学人之诗"有两重意义,本意是指学人所创作的诗歌,派生意是指不是学人所作但具有学人之诗风格和特征的诗歌.学人之诗体现出学术意识和学术精神,在诗歌创作中引进了学术研究的方法,常以专门之学人诗,具有质实沉厚的风格.由于人们在实际使用中的随意或"各取所需",使得"学人之诗"这一概念容易产生歧义和误解.学人之诗同诗人之诗的审美特征有较大的不同,诗人之诗多体现出艺术之美,学人之诗多体现出学理之美.囿于成见和偏见,学界对学人之诗的研究出现不应有的缺位.  相似文献   

2.
"诗人之诗"与"学人之诗"是中国古典诗学后期的重要命题,辨体与破体的争论是此命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学人之诗"、"诗人之诗"的命题关系到"风"与"雅"两大诗学传统,涉及到中国封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与人格追求.自宋代以来,随着理学的发展,长期浸润于经学环境中的古代士人的"经学中心"意识导致形成"学人之诗"、"诗人之诗"争相为高的局面.从中国先秦以后诗歌的发展来看,各个时期对"风"、"雅"传统的承续情况不同.唐诗基本指向具有"风人之致"的"诗人之诗",而宋诗则基本指向具有"雅人深致"的"学人之诗".近代同光体诗人,在反思前代诗学的基础上,肯定"诗人之诗"的创作方法,同时也认识到"学人之诗"产生的历史必然.他们试图使"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调和诗歌的"吟咏情性"与"明志见道"功能,为近代诗歌发展寻找新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东岳论丛》2018,(2):142-145
70后"鲁迅研究学人群体有着良好的学术训练和学术素养,是目前学院派研究的主体,但同前几代鲁迅研究学人相比,学院派研究缺少一些研究的"温度",为此,"70后"鲁迅研究学人有必要借鉴日本东京大学鲁迅研究学派和中国1980年代以钱理群为代表的鲁迅研究学人的经验,即以鲁迅作为方法,将自身的处境以及社会现实问题作为鲁迅研究的驱动来展开学术研究,而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不仅如此,"70后"鲁迅研究学人还要有意识地超越前人研究,其方法就是在新的历史语境下重新思考"现代"及其问题,从长历史的角度质疑和打破"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线性思维模式,在一种全新的思维范式下去重新审视鲁迅及其问题。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研究为学人百年来接力耕耘的重点领域,曾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之交被誉为"显学"。本文在分析显学"困惑"因由的基础上,提出几点思考:未来的孙中山研究,既要拓展孙氏"个体身份"的多重维度,又要深化孙中山"不同团队"的复杂层面,以还其人之本原;既要研究其"中国式"路向的独特建树,又要深化其对世界的贡献,以表其功之辉煌;既要将孙氏的思想接载当今的"地气",又要发掘新史料以升华"底气",还要恢复学术争鸣之"元气",以彰其"用"之价值。甚者,学人的学德、学风与学品之升华,诚为孙中山研究深化之关键。  相似文献   

5.
杨钧 《东南学术》2002,(3):139-141
在美国曾风行一时的"新批评派",到了中国学界尚未热起来,就已经退潮,并被年轻学人讥为"三代的陈典"①.  相似文献   

6.
百年中国学术地图,薪火相传的五代学者,做出了令人难以忘怀的工作.百年中国史上的五代学人:蔡元培、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先生是百年中国史上的第一代学人;胡适、陈寅恪、金岳霖、冯友兰、赵元任是第二代学人;张岱年、钱钟书、费孝通、金克木、季羡林,则是第三代学人;王元化、李泽厚、张光直、李亦园是第四代学人;李零、葛兆光、梁治平、郑也夫可以称作第五代学人.  相似文献   

7.
本书缘起2004年在麦迪逊举行的一次纪念西班牙语学者斯坦利·佩恩( Stanley Payne)的会议,收入了围绕政治宗教问题组织的10篇文章、罗杰·格里芬(Roger Griffin)的序言以及与斯坦利·佩恩的谈话录(主要是生涯回顾).第一部分"形成政治宗教的概念",收入了佩恩对历史上将政治神圣化或宗教政治化(后文将...  相似文献   

8.
著书立说,是学人的本职,而为儒林立传,却非学人余事.板凳一坐十年冷,孜孜砣砣于学术"七宝楼台"的搭建,自是献身名山事业的最佳写照,然而治学之余,忆及师友交往与学风变迁,一旦把它们化为文字,虽然属于"竹头木屑",但由于浸润了作者的私人体验与为人、为学的私密感受,往往能有更加感人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在国民党政府时期,清华在地理上始终远离政治中心,且由于美国背景之"庇佑",其政治色彩较之其他顶尖大学而言确实相对较弱。饶是如此,它仍不可避免地与国民党政府的核心决策层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又集中体现为与国民党最高决策者蒋介石的联系。从北伐到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长期处于权力中枢,但其形象多有变化。在天崩地裂的政局变幻中,清华学人内部也不断分化、分道扬镳。亲国民党的学人逐步南去,而多数学人则用脚投票,放弃了蒋介石及其政权。清华学人与蒋介石之分合,在一定程度上浓缩了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中国知识精英与国民党政治精英之间复杂、暧昧的关系,也浓缩了近代以来中国"知识人"与"政治人"之间极为繁覆的纠结。  相似文献   

10.
女孩第一次"见红"谓之月经"初潮",它像忠诚的信使向您告知,孩子的卵巢开始有卵子排出,子宫内膜从此有周期性的变化,其他性器官也逐渐成熟."初潮"的年龄在13~15岁,如果提早到10岁以前,叫"性早熟".作为父母此时必须想到:这是"忧"还是"喜"呢?  相似文献   

11.
作为学者,我见证了"学术史"从一个简单的"随想"走向拟想中的"学科"这一全过程.我说的"随想",是指我1991年6月写的那篇<学术史研究随想>,更指诸多友人发表在<学人>第一辑上的那组"学术史研究笔谈".从那以后,我和我的同仁一起,积极推动学术史的研究.当初的"随想",十五年后,竟然变成了声势浩大的"课题",甚至有了今天相当夸张的说法,叫"学科建设",这让我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12.
近日,我以师友之间的关系,采访了萧兵,要他谈一谈学术经历和想法。虽然还不是"法拉奇式提问",可也够"不敬"的了。目的在于尽量保存真实。——周游周游(以下简称周):您才上过高中一年级,不到15岁就当了兵,怎么搞起学术来了?  相似文献   

13.
李怡  李俊杰 《学术月刊》2015,(2):171-176
一、文学阅读的历程○李老师,您属于"60年代"出生的知识分子,这个"代际"的典型性,在您看来是不是您曾提到过的与某种意义上的"荒芜"联系在一起?在这种"荒芜"背后,是不是还有某种层面上的"丰富",并最终在您的文学研究工作中起到一些特殊的作用呢?我所谓的"荒芜"不是一个比喻,它是真实的感受。我这代人开始读书是7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我们国  相似文献   

14.
正主持人语: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不同身份群体角色各异。作为新知识群体的"学人",本身经历了从士到职业学术工作者的转变,其于社会转型,较之其他阶层有着更多的敏感和自觉。在本分之内,他们比较注重为新的社会贡献新的知识和价值;在社会领域,他们比较能够捕捉时代气息,与时俱进,不失时机地参与到公共空间的建构中。于是,尽管学人群体在人数上较之工人、农民、军人、商  相似文献   

15.
坚实的建构需要深刻的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对于中国来说,有数千年的历史.学术史研究.前人大体沿循两条路径:一是"因书求学",侧重于从文献的传衍揭示学术的脉络,如章学诚<校雠通义>;二是"因人求学",重视个案研究,强调学术在学人之间的传承,如黄宗羲<明儒学案>.黄宗羲首创"学案体",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给予了很高评价,说"中国之有'学术史'自此始也."黄宗羲之后,学术史作为显学在清末民初勃兴,出现了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王国维、罗振玉、夏曾佑、廖平、皮锡瑞等一批学术大家.  相似文献   

16.
许多论者将陈寅恪自己所说的"生平为不古不今之学"理解为"中古之学".本文则认为"古今之学",应为延续晚清经学阵营中古文、今文之学.为证明此种观点,本文将此语置于1930年前后的学术界语境之中,具体地分析了陈寅恪与20世纪30年代前后学人、学风与学术观念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学术界对科举制度的千秋功过做了比较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为科举作为一项文官考试选拔制度本身所体现的——客观性、公平性、公正性及其历史作用,平了反、正了名。遗撼的是,在科举平反热中,也出现了一股否定"废科举"的思潮,有学人把"废科举"的决策定性为"失败的政策选择",并为此进行了一  相似文献   

18.
《独立评论》时期,胡适派学人由"论政"走向"参政",被视为是由"独立"走向了对国民党政权的"依附".但是分析其认同国民党政权的原因、入阁后的心理状态及对国民党现实政治的批评情况,可以发现实际并非如此简单.行动上的无奈"依附"与思想上力求"独立"之间的拔河,才是他们当时政治态度的准确描述.  相似文献   

19.
论道咸年间的宗宋诗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泉 《文史哲》2004,(2):113-117
关于晚清"同光体"的前身,陈衍上溯为道咸年间的"宋诗派",钱基博等则强调桐城诗派的影响。事实上在道咸年间的诗坛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宗宋风气,这种宗宋诗风是由"宋诗派"、桐城诗派和经世派共同形成的。而陈衍对"宋诗派"的推崇,则与他所持"学人之诗"的论诗主张有关。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文学流派之一的明代"台阁体",长期以来受学界诟病,而近十年来才逐渐受到学人的关注与重视.但学界对明代"台阁体"的相关问题还缺乏专题的探讨.此文试图对"台阁体"的名称与特点、流行时间及分期、历来的评价、明代"台阁体"作家的分布及江西人居多的原因等问题作一番探讨,以期对明代"台阁体"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