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内股指期货市场的推出,程序化交易逐渐进入国内广大投资者的视线。程序化交易的优势令人赞叹,围绕其风险的争议也使人畏惧。首先介绍了程序化交易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历程,然后回顾了国际上几十年来对程序化交易风险的争论,接着着重分析了我国发展程序化交易面临的风险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非交易时段累积的金融信息是影响期货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据此,本文利用极值理论对交易当晚、周末假日和中长假日的风险价值及其预期损失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显示:VaR和 ES 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期货市场非交易时段的风险价值及其预期损失;各期货市场的交易当晚、周末假日和中长假日的风险价值及其预期损失估计值均呈逐渐递增态势,这意味着我国期货市场非交易时间与非交易风险之间呈正向关系,即非交易时间越长,信息的累积会越多,非交易风险也就越大。总体而言,铜、橡胶和小麦市场的非交易风险较大,铝和大豆市场的非交易风险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
反向市场是一种特殊的期货市场,它是在供求之间发生严重矛盾时产生的。本文以沪铜期货市场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反向市场的定义、成因及特点,研究了反向期货市场的交易策略,以期完善促进我国的期货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4.
利用日内数据研究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提前交易期间的信息内涵及其预测能力。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指期货的提前交易具有丰富的信息内涵;并且,所构建的偏度、峰度和交易量等交易指标不仅能够解释股票现货和期货市场的隔夜收益率,还能解释股指期货的日内收益。这意味着我国股指期货的提前交易不仅反映公开信息,还能反映私人信息。由此,进一步给出了基于提前交易信息投资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期货市场多层次市场发展和国际化背景下,国内交易所对于交易会员和结算会员以及对不同会员的权限不区分存在一些问题,现行模式使得交易和结算互相牵制,不利于两者的专业化发展和风险控制,且对市场进一步发展缺乏包容性。借鉴域外成熟市场相关实践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相关规定,构建我国期货市场交易参与人与结算参与人制度宜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境外交易者交易和结算权限的赋予应综合考量国别地域和专业程度等因素;设置“交易单元”设计和分配会员的交易权限;引入银行等结算参与人,推动分级结算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6.
合约乘数与标的指数点位决定了股指期货的合约价值,对投资者的交易风险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应该根据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当前主力合约所处的点位来计算其合约价值,进而再按照交易所要求来检验保证金对价格波动风险的承受能力,能够得出当前合约乘数水平偏高而增加了违约风险的结论.未来,中国可以借鉴境外成熟市场合约乘数的设计与发展过程,并根据国内市场实际要求和发展趋势,来对合约乘数水平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降低交易风险.  相似文献   

7.
行为金融、噪声交易与中国证券市场主体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噪声交易的存在构成了金融产品交易的一部分 ,实证研究表明 ,中国证券市场主体的噪声交易过度问题相当严重 ,表现在机构投资者对股价的操纵、中小投资者的盲目跟庄等方面。中国证券市场主体过度噪声交易的原因是存在体制性缺陷。为此 ,应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 ,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噪声交易。  相似文献   

8.
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护投资者权益是证券法律的使命.内幕交易违反证券法“三公”原则,损害投资者权益,为各国法律所规制.投资者可以通过行使求偿权以恢复内幕交易导致的利益损失.我国现有法律对投资者求偿权保护不足,求偿权实现存在障碍.为保障内幕交易案中投资者求偿权的实现,需要明确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性,转变立法、执法、司法的理念,明确求偿权内容,完善诉讼、调解、仲裁等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机构投资者的不同持股特征为切入点,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目前机构投资者与控股股东股权力量对比较弱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主要是以整体的力量对关联交易进行监督,而大型机构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这不仅表现在大型机构的持股比例与持股权重对关联交易没有产生显著的作用,同时表现在大型机构之间持股的差异度、集中度对关联交易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内部人交易行为会影响证券市场各交易主体的利益。通过实证研究2008~2009年间我国证券市场的内部人交易情况,结果发现,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表现出了理性投资的特点,回避了内部人交易严重的公司。而散户投资者出于投机目的却会追逐内部人交易严重的公司,从而造成内部人交易会促进股票流动性的结果。综合分析结果可以得到内部人交易主要损害了散户投资者利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利用我国某证券公司个人投资者基本信息以及股票交易数据,采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个人投资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财富特征、交易行为特征等对个人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概率计量。实证研究发现:个人投资者的人口学特征、财富特征、交易行为特征等指标可被用于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的概率计量;年龄越大的投资者、学历越高的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概率越大,男性投资者以及职业为个体、文教科卫专业人员、行政企事业单位工人、企事业单位干部的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概率更大;总资产越高的个人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概率越大;换手率越高的个人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概率越大。  相似文献   

12.
流动性是现代金融市场体系的生命力和期货市场资源配置的润滑剂.利用 2016-2018年实时交易记录,以有效价差作为流动性的代理变量,发现农产品期货市场流 动性呈现日内(倒)UG型与周内(倒)VG型分布特征.基于此,分别构建了带有“日内效应”的 量价关系回归模型与带有“周内效应”的 FamaGFrench三因素模型,从信息成本与风险溢价 视角实证探讨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对价格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开盘/收盘期 间,农产品期货交易量对价格变化产生长期、不可逆的冲击,这是交易活动中的信息效应大 于流动性效应的结果,其中夜盘交易的价格效应小,因此具有平滑价差与分担风险的作用. 第二,农产品期货超额收益中包含对流动性的风险补偿,但呈现出显著的周期性特征,其中 “流动性溢价”现象与交易的“规模效应”同步出现于周一,这主要源于每周伊始的信息释放 与加仓需求.因此,通过增加规模交易占比、健全信息披露制度、扩大夜盘交易品系等途径 切实维护市场流动性的合理稳定,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在资源配置与价格发现等方面的重 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24小时交易发展的现状和原因,分析我国期货市场和期货交易所发展24小时的作用和障碍.  相似文献   

14.
机构投资者性质及由此决定的行为逻辑使其内生性地成为市场操纵行为主体,而证券市场微观结构是机构投资者赖以实施市场操纵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个人投资者认知心理、情绪和投资行为偏差则为机构投资者充分利用和放大其比较优势操纵市场,实现收益的最大化提供了必要条件。由于证券市场在本质上是信息市场,天然具有噪声交易动机和市场势力的机构投资者为了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其信息、资金、人才与管理优势,降低交易成本,策略性地把噪声交易融入到市场操纵过程之中,把噪声交易变成其实施市场操纵行为的根本手段,噪声交易因此成为机构投资者市场操纵行为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5.
套期保值是期货的重要功能之一,套期保值者是期货市场中一类重要的投资者,套期保值者主要面临的是基差风险。选取沪深300指数期货正式上市以来的真实交易数据,利用基于GED分布下的GARCH-VaR方法研究沪深300指数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者面临的基差风险,以期为期货市场中套期保值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发展股指期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现阶段中国是否应该发展股指期货市场在理论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本文结合国外成熟市场以及新兴市场发展股指期货的经验,分析了我国发展股指期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中国发展股指期货的前景;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状况的分析,归纳了目前中国发展股指期货市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建立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交易制度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加强股指期货市场监管和建立健全法律体系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信息溢出视角,利用DCE与CBOT豆油期货连续合约收盘价数据,实证分析了夜盘交易启动对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定价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夜盘交易的启动,未能有效提升DCE豆油期货对CBOT豆油期货的收益溢出效应,CBOT豆油期货对DCE豆油期货的收益溢出始终处于强势地位。夜盘交易前,CBOT对DCE豆油期货的波动溢出效应显著强于后者对前者的波动溢出效应,而夜盘交易的启动有效改善了这一现状;夜盘交易启动后,DCE与CBOT豆油期货呈现双向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综合来看,夜盘交易影响DCE向CBOT信息溢出的主要渠道为波动溢出而非收益溢出,夜盘交易未能有效提升以DCE豆油期货为代表的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定价权。  相似文献   

18.
文章理论分析了交易手续费影响市场质量各指标的机制,并基于2012年9月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下调交易手续费的自然实验对该理论解释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交易手续费对市场成交量和流动性具有反向影响,对波动性具有非对称的正向影响;下调交易手续费带来的市场信息效率和流动性水平的提高,抑制了噪音交易者对市场波动性的促进作用,从而造成交易手续费调整对价格波动性具有非对称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2012年9月的交易手续费下调事件显著促进了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成交量的提高,但并未对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宗交易,主要指证券单笔交易规模远大于市场平均单笔交易规模的交易。在现实中,一些机构投资者利用大宗交易市场和竞价市场的漏洞,联合坐庄套利,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鉴于此,我国应通过对大宗交易市场参与者、市场行为、信息披露与监管、信用交易等相关制度的完善对其进行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20.
中美内幕交易监管机制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股市买卖内在机制所导致的内幕交易的存在,使得在一小部分交易者获得超额利润的同时,大多数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在世界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大背景下,国际理论界已经对衡量内幕交易和监管体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建立了相关的理论模型。在对中美法律体制和监管机制进行系统对比的基础上,应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弥补法律制定、实施以及制度设置上存在的不足,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以限制内幕交易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