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刑事政策反映一个国家对于犯罪的基本态度,对一国刑事法律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但是,目前学界对刑事政策内涵的理解尚存纷争.基于对学界众多观点的考证,并以对刑事政策基本构成要素的梳理为基点,从刑事政策的主体、对象、目的及手段等方面厘清对刑事政策内涵的认识,为我国刑事政策理论体系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3.
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宗教的 正确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要内容。可从科学认识、准确把握、全面贯彻三方面阐述这项政策。  相似文献   

4.
"政策市"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股市带有明显的政策市特征,其根本原因在于股市内在机制的不合理.政策市造成了股价剧烈波动,投资理念被扭曲,普通投资者的风险加大,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证券法规和监管机构的权威性降低,使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受到影响.为有效地治理政策市,必须调整政府在股市中的角色,纠正股市的功能偏差,加强股市的自律监管,强化信息披露机制,适时、适当创设股市衍生工具,从而促进中国股市市场化.  相似文献   

5.
莫艳萍 《今日南国》2010,(10):20-22
对民间资本禁闭多年的大门终于打开。 今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  相似文献   

6.
改变中国低生育水平状态是现今社会政策研究的重点之一,中国台湾地区"生育保障政策"的调整与转变过程可以为中国大陆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与借鉴.以问题为中心的政策分析框架,对十余年来中国台湾地区主要的"生育保障政策"进行梳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经过长时间的控制人口政策后,中国台湾地区选择了鼓励生育的政策,并制定了经济保障和服务需求保障等一系列"生育保障政策",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大陆可以借鉴其宝贵经验和可行政策,加快生育保障政策完善步伐,从而更好地建立和健全与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育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两汉时期的"西南夷"是指两汉时期分布在南方的诸多少数民族.西汉王朝对"西南夷"实行的"厚赂"、武力统一、"故俗治"、徙民实边、打通西南夷通道等民族政策,在客观上有利于西南夷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增进民族融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东汉王朝对"西南夷"实行的加强边郡统治、廉吏政策、"以夷治夷"等民族政策,是以德化为主,这一政策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东汉王朝所委任的边吏多比较清廉,善于安抚西南夷,这也是东汉西南民族政策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企业"减员增效"政策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该政策可能引起的负面效应,包括它对财政货币政策绩效的影响及可能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在实施这一政策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同时企业要进一步澄清认识,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9.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动因,是由于安内攘外的两难困境、重内轻外的历史积习、强内弱外的比较优势、借内安内的政治谋略、以及专制思想作祟和攘外的底线偏低等历史的、现实的以及个人的等多种因素共同形成一种合力,使得他不得不、不会不、也不能不采用和坚持此种政策。  相似文献   

10.
齐国原是西周初年在今山东东部建立的一个诸侯封国.起初,齐国只不过是一个不足方百里的小小的宗族殖民据点,后来由于姜太公、齐桓公、齐威王、齐宣王等历代国君施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使齐国逐渐成为春秋战国时代的泱泱大国.总结齐国强盛与"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元朝建立者忽必烈汗 ,为夺取汗权和巩固汗权 ,大力推行“汉法”。其建纪元 ,立太子 ,废除豁里勒台制 ,改国号为大元 ,迁都到大都 (今北京 ) ,是为了加强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元朝建都城于大都 ,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忽必烈汗尊礼孔孟 ,重用儒士 ,是他推行“汉法”的重要内容。怀才不遇的儒士们 ,借机“汉法”之行 ,发挥其各自才能 ,辅佐忽必烈汗建立了大业。  相似文献   

12.
现有真理标准观之不足,在于仅有定性研究,而无定量结果。真理标准量化,核心是实践结果的量化。实践结果的量化包括影响因素之量和存在形态之量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门户开放"政策是二十世纪前半期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它是美国在实现工业化后从一个地区大国走向全球大国的过程中提出的,也是随着世界经济霸权在从欧洲过渡到美国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的.作为中美关系史上举足轻重的外交家,鲁特在这项政策不断完善中发挥的作用是无人可以替代的.  相似文献   

14.
论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三农"政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为坚持持久抗战,晋察冀边区党和政府推行减租减息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逐步完善农村负担政策以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实施一系列兴农政策以振兴农业,大力发展合作事业以繁荣农村手工业和家庭副业.通过上述一系列"三农"政策,晋察冀边区农民生活得到改善,农业得以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日渐繁荣,这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形势与政策"课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新时期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探讨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严打"刑事政策的理性审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打"刑事政策产生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严峻的治安情势是催生"严打"的现实基础;法治经验不足是实行"严打"的决策基础;对刑事政策认识混乱是导致"严打"出台的思想基础;旧体制、旧观念影响尚未消除是"严打"产生的社会基础。"严打"现实局限性体现在:制定、执行和研究"严打"刑事政策中的误定、误行和不切实际的轻易否定和批判;"严打"刑事政策没有随着社会情势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削足适履的后果。"严打"刑事政策的准确定位,应注意从中国刑事政策完整体系中定位;从刑事政策法律化的视野中定位;从国际刑事政策"两极化"发展态势中定位。  相似文献   

17.
在台湾 ,“李登辉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然而进一步认识李登辉分裂祖国的倒行逆施仍有助于警戒台湾新一届领导人陈水扁。文章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两岸关系五个方面具体剖析了李氏当局的“两个中国”政策  相似文献   

18.
"三三制"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举措.它的提出,既是对国统区民主宪政运动的一种政治呼应,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它是中国共产党对于民主政治在认识与实践上的一个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也指明了党在新时期的工作重点和方向。党的民族政策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民族实际情况制定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和反映。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占全球出口贸易份额的不断提高,"中国制造"成为了世界廉价便捷商品的来源,也成为西方指责中国的惯用词汇.在分析了"中国制造"的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后,认为必须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加强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真正实现由出口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