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社会主义无论是作为一种理论体系、革命运动还是现实的社会制度,都有着自身质的规定性。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根本要求是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政治本质最核心、最重要的要求是民主;其文化本质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需要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提高人的素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2.
作者从分析社会主义本质论与邓小平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系出发,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其本质的前提和基础,不是本质的“外化表现”;社会主义本质与共产主义本质既有差别性,又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旗帜鲜明地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崭新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新诠释;民主是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与精英政治有着本质区别 ,要充分展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优越性 ,就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邓小平这样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上述两种观点不能厚此薄彼。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本质学说的科学体系,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文章指出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本质,并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本质区别的分析,得出应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特色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7.
民主社会主义起源于十九世纪第一国际期间的社会民主主义,中经第二国际期间改良主义逐步演变,后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而来,是西方国家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工党)的思想理论体系和意识形态。政治上主张议会民主选举上台执政,通过改良实现政治“民主”,反对暴力革命。经济方面主张放弃消灭私有制的观念,用对经济的民主监督取而代之,用共同的经济民主来补充议会民主。文化上的指导思想是多元化的。社会方面主张注重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民主社会主义试图以超阶级的、抽象的民主、自由的普世伦理价值观念为出发点,寻求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解决。国内一些人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把民主社会主义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的说法是歪曲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不能救中国,它只能引导中国走向资本主义,而中国只有坚定地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有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民主的保障和制约,民主法制建设必须根据国情条件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9.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它不仅是社会主义的目标,也是现代化建设的保证;中国的民主应体现社会主义原则;我国在推进民主的进程中,应符合中国的国情。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在我国的民主建设中,要使民主逐步走向法制化。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本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则为社会主义民主的构造和运行的形态。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立和发展的必经之路。三者相互一致又有层级和份量的区别。它们是保障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途径。为达此目的,必须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民主“三化”的实现机理。  相似文献   

11.
对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关系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关系,是影响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的重要方面。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在划清本质区别的同时,应善于吸收其中的某些合理因素,以更好地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代欧洲社会党在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上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转向了伦理社会主义。伦理社会主义的核心是民主和自由,它的基本价值观是自由、公正和互助等。欧洲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是伦理社会主义及其价值观的实践形式,其实质是社会党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实行渐进改良。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大贡献是把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制度直接联系起来考察,把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从三点规定性扩大为六点规定性;把"消灭剥削"进一步界定为"消灭剥削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过程性与目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坚持在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在总结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科学概括,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必备的物质基础,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手段,第一次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创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总体性范畴。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哲学表述,是一个有着内在的严密逻辑关系的整体。社会主义本质论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既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又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未来发展方向。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查韦斯“21世纪社会主义”之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查韦斯上台执政以来,便高调宣称要在委内瑞拉甚至拉羡大陆建立“21世纪社会主义”。他利用各种机会,不厌其烦地宣传“21世纪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理想,并且坚称“21世纪社会主义”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但是,透过他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政策,我们可以看到其“21世纪社会主义”不同程度地带有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各种社会主义的影子,是多种社会主义的集合体。仔细分析起来大概有:民主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合作社会主义、自治社会主义以及农民社会主义等。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人学基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它的内容科学揭示了人的解放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制度保障,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本质论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础,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历史阶段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回首20世纪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千年专制制度,揭开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积极探索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命题;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使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成为现实;邓小平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谷的情况下,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时代,把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左”的理论和实践的拨乱反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本质论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位置,但必须将其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即“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存在为既定前提的。邓小平的“三个是否有利于”的标准与社会主义本质论相联系,它不是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而是判断改革开放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邓小平在研究探索不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中 ,对非洲社会主义给予高度关注 ,提出了“你们根据自己的条件 ,可否考虑现在不要急于搞社会主义”的思想。这是邓小平立足于社会主义本质 ,坚持从实际出发 ,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所作出的理论总结 ,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