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明代插图版本《三国演义》现存20余种。在福建建阳地区,叶逢春本作为其肇始者,其上图下文的版画形式对后来各版本具有重要影响;熊氏宗族先后刊刻了不同风格的《三国演义》插图,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版画趣味;诚德堂本承本坊旧板,插图拙劣;忠正堂本插图数量和质量均比以往有所提高,成为《三国演义》插图转向圆润明朗的重要过渡;刘次泉式图像的刻技超越前人,风靡坊间。同时,单幅大图的金陵版画以其雅致、精工对万历后期建阳版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出现了借鉴周日校本的李卓吾本和英雄谱本。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木刻版画是一种"复制木刻版画",是对国画中线描和水墨的复制。中国古代木刻版画大多是以书籍插图的形式出现。明代是中国古代版画插图史上承前启后的时代,明代木刻书籍版画大量出现,题材广泛,刻印精湛,争奇斗艳,达到了中国传统木刻版画艺术的巅峰。其中,福建建阳版画多出自民间工匠,镌刻质朴;南京金陵版画以戏曲小说为主,或粗犷豪放、或工雅秀丽,风采迥异;杭州武林版画题材开阔,刻制精美;安徽徽州版画富丽精工,典雅静穆。对于明代木刻版画,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学界关注以梓行地来划分区域性的版画风格,并特别强调徽派艺术风格在晚明时期的大一统格局,使得几乎全部晚明时期江浙地区的版画,无论是怎样的面貌,都可以被认定是徽派版画。而版画风格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无论是绘图者师承的风格,还是雕版者在雕刻时所创出的风格,都可能对版画的呈现有所影响。作为版画创作者的画师与刻工,在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同的,绘画者的画风决定着版画风格。近年来,有研究者提出以艺术特征之不同将晚明时期版画插图归类为质朴派、雄劲派、婉约派的新方法,有利于对中国古版画插图史的梳理与研究。明代木刻版画的构图沿用中国传统绘画散点透视法,与西方的铜版画在形式风格和绘刻技艺方面都不一样。晚明时期,一些画家开始学习西方绘画表现远近和阴影的方法,掌握了透视和明暗画法,于是在明代木刻版画领域也出现了西方艺术的透视和投影技巧,这可能是用中国古代木版画手段模仿铜版画而留下的。因为,在明代后期,西方传教士到中国传教,要分发大量的圣像、纪念章和带有插图的书籍,由于从欧洲运来的数量不多,只能找当地刻工用木版印制。当时用于传教的木版画印刷品已不可得见,只留存下为数极少的用中国古代传统木版画手段模仿铜版画的作品。西方艺术的透视法对我国传统版画的影响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学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使用国内外近期新资料,对明末金陵套印版画进行比较研究。明末金陵套印版画亦可从专著和专题进行讨论,并在大量文献资料中体例亮点。本研究有助于理清明末金陵套印版画的发展序列以及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4.
蒙古族版画艺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萌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蒙古版画艺术创作成就有目共睹。群体版画艺术创作逐渐成熟,作品以木刻形式,写实手法表现作品主题,创作风格日趋多样化;"学院版画"的建立与硬件设施投入,营造了优越的创作环境,板画作品具有语言丰富多彩和注重精神文化内涵的艺术特点。群体版画与"学院版画"共同形成了蒙古族版画独特的民族版画艺术,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传播,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审美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文章例举明代徽州黄氏刻工为主的徽州刻工移居武林的情况,论证明代万历年间徽派版画对武林版画的影响以及武林版画在吸收徽派版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新的风格样式。  相似文献   

6.
明时域内私人刻书盛行,出现了几个较大的刻书中心。明学者胡应麟说:“吴会、金陵擅名文献,刻本致多,巨帙类书,咸会萃焉。海内商贾所资,二方十七。”古时江苏称吴。明代这里私人刻书者很多,大多集中在江南,以苏州为中心,包括苏州、松江、常州三府所辖地区(下称苏常地区)。明时这里私人所刻的文献数量和质量,在全国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7.
明代苏州版刻插图设计风格主要表现为:朴拙的早期风格;添加了苏州符号并被加以发展变化的秀隽、健美、婉丽的徽派风格;在苏州吴门画派画家的参与下,以月光版、狭长式为代表的苏派插图风格。徽派插图风格的吸收和改良,苏派风格的形成与发展都和苏州浓厚的人文基础和发达的出版业中心地位分不开来。  相似文献   

8.
樊宁 《华人时刊》2004,(5):16-17
日本专业版画家、佐竹机械(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横山隆雄集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于一身。在中国任职的横山隆雄,8小时之内,是企业经营者;8小时之外,陶醉于版画艺术创作。尽管身处异国他乡,语言不通,然而,在版画的发源地中国,他如鱼得水,以版画作为独特的名片,用艺术抒发情感,与客户交流,过得充实而有滋味,尽情地享受生活、享受快乐。  相似文献   

9.
新徽派版画根植于徽派版画,她在徽派版画富丽精工、典雅静穆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精益求精,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极高的艺术价值。从新徽派版画的历史沿革、地域特征、技法风格上入手,提出对新徽派版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晚明浓郁的商业社会氛围对陈洪绶的绘画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陈洪绶受教育环境影响,积极读书仕进却屡遭打击,仕途不顺和经济困顿导致其不得不以底层文人的身份投身于商业书画的创作中。但陈洪绶始终秉持着文人风骨,使得他的绘画没有完全迎合市场。晚明江南城市的富裕奢华提升了书画作品的需求空间,为了生计,陈洪绶不仅从事书画买卖,而且积极参与用于图书插画的版画制作。陈洪绶绘制的版画作品不仅为版画带来了文人气息,同时他也从版画中吸收了新的绘画方式。通过融汇古今,陈洪绶最终形成鲜明的个人绘画风格,在晚明画坛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1.
晁楣不仅是北大荒版画的开创者,也是中国承前启后的一代版画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作为一位思考型画家,晁楣在创作之余尚执笔为文,出版有两部文集,在学理层面对艺术规律进行总结探究,对版画现状及存在问题审视思考,包括对北大荒版画几个时期、几代画家的艺术创作的深入分析,对于这一画派突破瓶颈、实现自我超越,均有启示作用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印刷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产业属性,更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殊属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印刷业在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明显的不合理重复建设,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宏观调控已成为印刷业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总量控制又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经调查研究表明,一个地区的印刷企业总量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描述二者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对各级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宏观调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桃花坞木刻年画是苏州特有的反映民俗文化的一种传统美术,也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 明珠。本文在讲述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历史及其艺术价值的同时,对当代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保护进行了研 讨。  相似文献   

14.
徽州刻书约起于唐末至五代时期,盛于明中叶,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为徽州刻书最为辉煌时期,至清中期渐渐衰微。徽派版画是源于徽州刻书中的插图艺术和墨谱,它由刻书和制墨的兴起、鼎盛、创新,逐渐形成独立的版画体系。徽派版画在我国版画艺术中,是一株引人注目的奇葩,无论其镌刻之精、遗存数量之多、艺术价值之高,皆精于其它派别版画。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创新发展只有立足于对传统造型基础上的视觉形式元素、材质媒介进行新的创建融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版画艺术形式的视觉符号,才能有助于在包含中国传统文化作用下的版画形式语言现代性的转换。  相似文献   

16.
多模态隐喻是是平面广告创意的重要特征,也是多模态语篇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然而,纵观国内外广告图像隐喻研究,大多都是基于对几个例子定性分析的理论探讨,而很少有研究对某一类型广告的大量语料进行定量分析,对其语篇特征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鉴于此,本文通过一定量的广告图片分析,建立隐喻系统,阐释广告意义建构的多模态语篇机制。   相似文献   

17.
钢铁产品点阵式打印机是现代钢铁生产线上的重要辅助设备之一 ,其打印头有双列式 (两排交错布置 )和单列式两种 .前者的字符高度的控制方法类似针式打印机 ,而后者的控制原理则完全不同 .本文介绍了单列式打印头字符高度的控制原理 ,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字符高度的限制条件 ,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实现方法 .  相似文献   

18.
学术期刊的优先数字出版是学术期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先数字出版是指通过数字传播媒介先于印刷版出版之前出版数字版定稿,其特征是快速出版和优先出版。目前在我国,由于优先数字出版并未得到和印刷版一样的广泛认可,因此其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障碍。  相似文献   

19.
明清通俗小说刊刻中心经历了一个由福建建阳向苏州、杭州、扬州、常州、湖州等江南运河城市转移的过程。建阳书坊业带动了明清通俗小说的初步繁荣,江南运河城市的书坊业却促成了通俗小说的全面繁荣。大运河在通俗小说刊刻中心的转移过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大运河为江南运河城市的书坊业与通俗小说的发展提供了繁荣的商品经济、壮大的市民阶层、便利的水陆运输与广阔的市场等得天独厚的条件,保证了这些城市的书坊业在市场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网络时代图书馆文献借阅方式由原来的以印本文献传递为主转变为现在的印本文献传递与数字信息访问二者并存的形态,图书流通工作在网络环境下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流通工作的现状和不足,应从人才、政策、技术和资源保障等方面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