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田野 《老年世界》2011,(22):17-17
他出生在山西晋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里。在他出生之前,他已经有了一位哥哥。因此,父亲蛮希望他是一个姑娘。这样,家里就可以省去给他娶媳妇的彩礼。可是,他是一个男孩。父亲要把刚出生的他送给别人,母亲不肯。  相似文献   

2.
钓鱼琐记     
钓鱼琐记华扬钓翁者,钓鱼之人也。自古而今,有以钓营生的,更有以钓消遣的。鄙人则二者兼之,于是钓了初一钓初二,次数多了也就钓上了瘾。一不过,一个平民百姓,哪敢奢望有小车送钓、有大款请钓,只能风来雨去,自掏腰包找乐。由于要掏腰包,也就不能不了解“钓情”,...  相似文献   

3.
阅读     
《金色年华》2014,(5):62-63
1 这是一部关于男孩、男人与父亲的蜕变史,讲述一个父亲的成长、梦想与痛苦真相。  相似文献   

4.
文健 《老年人》2005,(7):32-33
母亲瘫痪在床,父亲因病去世,哥哥一走数年杳无音信,家庭的重担全压在一个年仅17岁的男孩身上。在收到中考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这个少年深思熟虑,大胆地决定:带着病瘫的母亲去上学!这个可爱的少年名叫张斯振,出生于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县罗阳镇张朱孟村。他一生下来,母亲樊俊声就患类  相似文献   

5.
唐建国 《老年人》2005,(3):24-25
从能记事那天起,我就知道自己名叫黄胜金,住在湖南资兴市香花乡香花村,家里只有父亲和一个哥哥。父亲叫黄由德,哥哥叫黄胜全。没妈的孩子要人疼,父亲就特别疼我,好吃的给我吃,新衣服让我穿,虽然没有母爱,但我还是感到非常幸福。突然有一天,得知父亲不是亲生父亲,我一下陷入了迷茫,心里痛苦万分。那些日子,我缠着父亲,非要弄清自己的身世不可。父亲躲不开,只好含泪讲起了我的身世。  相似文献   

6.
世相写真     
张奉连 《老年人》2009,(7):15-15
齐白石画过一幅《钓虾图》,题日:“我住在朋友家,门前碧水一泓,其中鱼虾甚多,我偶然取出钓竿来,钓钩上戏缀棉花球一团,原意在钓鱼,钓得与否,非所计也。不料鱼乖不上钩,只有一只愚而贪食的虾,把棉花球当成米饭,被我钓上来。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眼睛     
《中国社会导刊》2012,(11):56-56
有一个男孩,他与父亲相依为命,父子感情特别深。  相似文献   

8.
男孩那年16岁,由于家庭的原因,高中还没毕业就退学了。男孩家中只有他和他父亲两人,而男孩的母亲早年在产下男孩之后就撒手而去了,这么多年来全靠他父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把他带大。  相似文献   

9.
劝母亲再婚     
李春香 《老年人》2013,(12):32-32
母亲命途多舛。一生经历过三次婚姻。她的两次再婚都是因为丈夫亡故,第一次我坚决反对,第二次我则全力支持。母亲是12岁时以童养媳身份嫁到我父亲家来的,和我父亲共生育了4个孩子——姐姐,哥哥,我和妹妹。我5岁时,先是哥哥夭折,不久父亲又因病去世,母亲一下子失去两位亲人,心灵受到沉重打击。更重要的是父亲走了,家里的顶梁柱也倒了,母亲要养老抚小,放牛、养猪、织布,哪样重活脏活她都干过。在我父亲病故3年后.母亲遇到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男人,决意嫁给他。  相似文献   

10.
一个九岁男孩,走进了一家当地的体育馆,立即被吸引住了。我父亲正在进行日常的武术训练。显然没有留意男孩专注的眼神,继续对着沙袋一番猛击,直到完成了最后的练习。父亲抓起了一块毛巾,坐在附近的板凳土。男孩走到父亲身边。  相似文献   

11.
吴学泓 《老年人》2007,(11):32-32
父亲节那天,世界上最疼最爱我的那个人走了。那个人不是别人,他是我的父亲。 儿时的记忆中,父亲是个既严厉又温和的“两面”人。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大凡家里好吃的、好穿的,父亲总是要我让着年长我10岁的哥哥。别人家的满妹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只有我们家例外。那时,父亲的心思都放在哥哥的身上,父亲的儿子情结,让我妒忌和愤怒,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株长在田间地头的狗尾巴草,被父亲完全遗忘了。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我有兄弟姐妹4人,父亲去世后,由于哥哥生活困难,父亲留下的一套房产由哥哥代管(即居住),前不久哥哥也去世了,问哥哥的子女是否能全部继承  相似文献   

13.
钉子     
<正>有一个坏脾气的男孩,他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个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钉子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容易。于是,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了。他把这个变化告诉了父亲。父亲说,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  相似文献   

14.
从能记事那天起,我就知道自己名叫黄胜金,住在湖南资兴市香花乡香花村,家里只有父亲和一个哥哥。父亲叫黄由德,哥哥叫黄胜全。没妈的孩子要人疼,父亲就特别疼我,好吃的给我吃,新衣服让我穿,虽然没有母爱,但我还是感到非常幸福。突然有一天,得知父亲不是亲生父亲,我一下陷入了迷  相似文献   

15.
“如何做人”是他从父母那里继承的人生财富 1936年10月20日,南京中央医院迎来一个男孩的出生。因为南京中央医院刚好坐落于钟山南面,男孩的父亲、该院儿科大夫钟世藩按照出生地的位置,给孩子取了一个颇有气势的名字:南山。  相似文献   

16.
<正>子女"不孝"的背后……我小时候,身边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8岁的男孩,因为回家没有饭吃,偷偷从家里拿了10元钱买东西吃,结果被父亲臭骂,后来还把这事告诉了老师。于是,男孩又被老师训斥了一顿,在全校近千名师生面前检讨。毋庸置疑,这给男孩的心理带来了巨大阴影,也让他和父亲的关系更疏离。这个男孩成绩从此一落千丈,动不动就逃课,更加遭到父母  相似文献   

17.
律师楼     
律师楼脱离关系的父亲,能得儿子的遗产吗?编辑同志:我的朋友林某幼年丧母,父娶继母后与林某关系不和,1984年立据脱离父子关系。1990年10月林某病故,生前分别给父亲、从小把他抚养长大的叔叔和哥哥写了遗书,并将部分存款寄给哥哥。林某单位并不知他与父亲...  相似文献   

18.
我和哥哥相继成家后,家里只剩下父亲母亲朝夕相处。父亲吹葫芦丝的时间更多了,微眯着眼,侧歪着头,一副酣醉的神态,母亲则在一旁听得入神……见他们每天过得都这么快意舒畅,便向父亲讨教快乐的秘诀。父亲沉吟半天,一脸诡秘地说:我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种了一株仙人草!  相似文献   

19.
刘城淮 《老年人》2006,(8):30-30
因为旧社会的原因, 我有两位母亲。一位姓曾, 由“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与我父亲成亲, 是父亲的原配夫人。我和妹妹按家乡习俗叫她“娭毑”。另一位姓何, 就是我的生母。 “娭毑”曾经生过一个男孩, 夭折了, 后来再也没有生育。她异常疼爱我们兄妹俩, 视为己出。我十岁  相似文献   

20.
钓鱼     
父亲和儿子来到一个鱼塘边钓鱼.不一会儿,父亲就钓到了好几条大鱼,儿子却一无所获. 儿子实在想不明白,便来到父亲身边,向他请教钓鱼的秘诀. 父亲说:"如果你确定要钓什么鱼,你就准备做一系列的选择吧.选择的正确与否决定你能否钓到鱼,或者更准确地说能否钓到大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