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高管薪酬业绩选择性相关的观点,选取2005年至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和联立方程组模型,通过考察业绩提升和下降两种不同情形下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关系,对中国上市公司CEO薪酬粘性的存在性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探究CEO薪酬粘性的结构特征、行业特征和时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上市公司CEO薪酬存在典型的薪酬粘性现象,但这种粘性特征只在企业亏损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显著存在,随着企业业绩的提升,CEO薪酬粘性程度逐渐减轻直至完全消失;②CEO薪酬粘性具有明显的行业差异性和显著的时变趋势,保护性行业上市公司CEO薪酬粘性更强而业绩敏感性更弱,并且这种偏离最优契约的薪酬粘性现象并未随时间演进而得到有效缓解,反而呈日益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2.
合理制定CEO薪酬,有利于保护股东利益.本文基于政治视角--CEO是否是政府指定,以西北地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虑了可能影响西北上市公司CEO薪酬的不同变量,着重从公司业绩、公司规模、增长机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是否为国家股、两职分离和CEO是否是政府指定第7个方面描述了影响CEO薪酬的一些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公司业绩、公司规模、增长机会与薪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是国家股、两职分离、CEO是政府是指定与薪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其中对薪酬具有显著影响的变量为公司业绩、公司规模、两职分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5-2010年媒体评选的明星CEO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媒体追捧报道的动机及其对明星CEO薪酬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CEO的经营能力并不是决定其能否成为媒体追捧对象的决定因素,相反,获得上市公司的广告收入与迎合公众的认知偏好才是媒体追捧明星CEO的真实原因;另一方面,媒体的追捧报道不但没有提高公司经营业绩与明星CEO薪酬之间的敏感性,反而进一步强化了明星CEO在公司管理结构中无形的权威和影响力,使其获得了丰厚的个人薪酬.本文研究表明,现实中的媒体可能为利益所“收买”,成为公司管理层攫取私利的“鼓噪者”,媒体的追捧报道不仅没有起到树立真正光辉典范的作用,反而弱化和降低了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引发了消极的经济后果.本文对媒体追捧报道的动机及其对明星CEO薪酬的影响分析,将有益于全面和客观评价媒体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薪酬一旦与绩效考核脱节,就会导致董事会成员的不负责任。这样的董事会可能会将企业和员工置于一个危险的境地。近日来,公众对企业CEO过高薪酬的反对与愤怒可谓愈演愈烈。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有太多的CEO即使在绩效低下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按时拿到数目不菲的高额薪水。  相似文献   

5.
《经理人》2003,(12):100-100,102
你也许知道世界级CEO往往拿着天文数字般的薪资和股票期权,却不知道他们是如何顺利地从一家公司跳槽到另一家公司以实现高薪的。你可能知道正在创业的公司急需能干的人,却不知道在一大堆能干的人中,哪些是适合你自己公司的。想知道跨国公司CEO炒掉自己老板的“猛料”吗?想知道号称是第一批中国本土管理咨询公司的用人内幕吗?那就瞪大眼睛往下读吧。  相似文献   

6.
佟景国 《经理人》2006,(10):105-105
基于自己多年担任企业高管的经历,我认为,一旦CEO和董事长经营思路不一致,CEO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及早辞职。CEO与董事长发生激烈冲突,一定是企业到了转型期或者业绩不佳,董事长迫切想改变现状。董事长的经营思路是基于多年的行业积累而沉淀下来的,曾经的成功使他既自信又固执。CEO虽有十分具体的策略,若无法说服他,还是及早退场为妙。否则,即使委曲求全,执行自己并不认同的策略,效果一定好不到哪里,矛盾累积迟早会爆发,结局依然是CEO出局。本人当年就曾和董事长因战略多元化问题出现严重分歧,又不忍离开自己一手打造的平台,选择了妥协,…  相似文献   

7.
在人们的固有观念中,非国有企业更加利润导向,因此,非国有企业经理的薪酬激励和解职惩罚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要强于国有企业。然而,已有文献并没有为该观点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本文认为,国有企业对经理人的显性业绩要求、受到更强的社会监督、更弱的掏空动机、加之诸多非国有企业经理人身份的特殊性,使得国有企业经理激励契约较非国有企业更为看重公司的绩效表现。本文实证检验发现,国有企业CEO的薪酬与会计绩效、解职与会计绩效的敏感性均高于非国有企业,从而表明国有企业的经理激励契约更加绩效导向。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承担的社会目标尽管增加了CEO的在职消费、提高了政治晋升的可能性,但是并没有改变CEO的薪酬绩效敏感性和变更绩效敏感性。同时,我们还发现CEO解职、CEO薪酬与公司市场绩效并不相关,且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在市场绩效激励契约方面也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对近年来国内外CEO(首席执行官)们频繁更替的真实写照。在整个企业界,CEO就像“夕阳”一样,好景不长。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仅在2005年头两个月,就有195名大企业的CEO离开公司,几乎相当于去年同期的两倍。CEO的更替不仅在频率上呈现加快趋势,而且在数量上也有上升的势头。为什么有这么多CEO干不长呢?其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CEO自身,二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就CEO自身而言,职业操守问题是众多CEO“下课”的导火线。CEO集公司内人、财、物使用权于一身本来就为其假公济私提供了便利,在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9.
读来读往     
《经理人》2006,(9):20-20
股东们是CEO的老板,作为CEO就必须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所以,CEO即使和股东意见相左,但也必须服从,因为一旦得罪了大股东们,自己的饭碗就有可能不保。  相似文献   

10.
付雅萍 《经理人》2007,(10):116-117
《经理人》“2007年度CEO痛苦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种种原因,CEO们的任期越来越短,而且绝大多数是。被企业主动换掉的。这种职业危机意识的加重,的确令CEO们痛苦——就算CEO再尽责,如果老板不满意,也一样可能被炒掉。但因为如此,CEO就能不要老枥心态吗?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信息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公司业绩等6个方面描述了影响CEO薪酬的一些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公司业绩、公司规模、地区、年龄与薪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两职分离与薪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其中对薪酬具有显著影响的变量为公司业绩、公司规模、地区、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和年龄.  相似文献   

12.
华尔街的丑闻使各大媒体纷纷为将来的CEO画像。事实上,CEO过去一百年的角色变换表明,这个像根本就画不出来,它取决于时代与CEO的个性 暴君兼保姆 CEO,这个称呼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而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才不再追问CEO是  相似文献   

13.
《经理人》"2007年度CEO痛苦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种种原因,CEO们的任期越来越短,而且绝大多数是被企业主动换掉的。这种职业危机意识的加重,的确令CEO们痛苦——就算CEO再尽责,如果老板不满意,也一样可能被炒掉。但因为如此,CEO就能不要老板心态吗?  相似文献   

14.
战略执行的低效尴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薇 《经理人》2007,(4):94-95
“75%CEO的挫败原因在战略执行。”美国《财富》曾告诉我们,“有效策划但得到有效执行的战略还不到10%,72%的CEO认为执行战略比制定一个好的战略更难。”  相似文献   

15.
王承伦 《经理人》2011,(4):106-106
CEO们的日子将比以往更难过。 很多企业为打破产业增长瓶颈,换帅频仍。且不说企业这样做究竟收效如何,但是此举必然让CEO们寝食难安,尤其是空降CEO,在企业中更处风口浪尖,他们可能试用期没有过关,就提前走人。那么,CEO们怎么做,才能打破试用期"魔咒"?  相似文献   

16.
精彩传递     
《经理人》2006,(7):16-16
中国知名企业CEO对话哈佛CEO 5月22日晚,北京华彬国际大厦宴会厅。来自华旗资讯、北大方正、用友政务、首钢、光大永明、华彬国际等企业的6位CEO,与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CEO David Wan先生,国际业务总经理John Chen先生,在《经理人》杂志社社长于绍文先生的主持下,就“全球化环境下的中国企  相似文献   

17.
CEO们成就企业,企业也会因CEO的丑闻而走向衰落曾经被索尼视为小弟弟的韩国三星电子,其CEO尹钟龙怀揣辞职信,以不成功便成仁的勇气,将曾经岌岌可危的三星带人世界500强,昔日的小弟弟成了索尼的强劲对手。在中国,CEO的名字往往就代表着企业,如张瑞敏就是海尔。  相似文献   

18.
于绍文 《经理人》2011,(11):41-41
中国经济、中国企业都面临转型的关键抉择,中国CEO商业思维需要全方位的讨论。《经理人》杂志研究发现,很多企业在转型路上成功率很低,通常不到50%,成了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走进了思维误区。  相似文献   

19.
EVA:更好的薪酬激励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麟 《经营管理者》2003,(10):19-20
<正> 在现代公司制度下,CEO所持股份不应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为此,公司的董事会必须解决好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创立一种有效的激励制度,使得并不拥有公司股份的管理人员能够为增加公司的股东价值而努力奋斗?一些薪酬设计专家费尽心机设计各种绩效工资制度,例如绩效计划、股票分享计划等。但他们绝望的发现,这些方案存在不少缺陷,财务指标受对外披露的限  相似文献   

20.
张防  陈良华  张越 《管理科学学报》2011,14(8):45-53,96
基于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由企业内部资金配置决策有效性决定的认识,在标准实物期权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了内部资金配置决策模型,研究内部审计在资金配置决策中的作用.结果显示,CEO薪酬激励是提高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仅依靠薪酬激励通常只能使内部资金配置达到租金抽取与效率权衡后的次优结果,有必要嵌入审计过程以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