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明初中越关系与成祖征安南之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初中越关系与成祖征安南之役朱亚非明朝时,在今日越南的版图上,并存着北方的安南和南方的占城两个国家,它们对明朝入贡,在名义上保持着与明朝的并属关系。永乐年间,安南权臣黎季篡取政权,对内大肆镇压反对派,对外四处扩张,为明成祖所难容,双方矛盾激化,出现了...  相似文献   

2.
清前期政权是带有准国家性质的地方政权,受传统“中国观念”的制约,建构政权统治的合法性是维护政权存在与稳定的首要任务。在努尔哈赤时代,一度通过强化满洲民族认同来塑造对后金政权的认同,构建统治的合法性,但是由此产生的激烈民族矛盾,削弱了政权统治基础。皇太极时代,在“中国观念”的影响下,清前期政权经历了从“属国”到与明朝争夺天下的不同定位,从而完成了统治合法性的建构,为入主中原、重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朝时期,朝鲜使臣频繁出使明朝,由于其另一身份为精通汉学的文人,因此与同样深受中国影响的域外文人进行了文学交流:李安讷同孔闻謤的诗歌酬唱,体现了中朝两国的文化认同;金尚宪与吴大斌的惺惺相惜,体现了文人间的友好情谊;李醉光与安南使者冯克宽、琉球使者蔡坚的文学往来,体现了朝鲜文学在安南等国的影响.朝鲜使臣在出使明朝的过程中,以文学为裁体,同域外文人进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4.
西晋初年,匈奴尚与西晋保持臣属关系,西晋则延续曹魏政策,在怀柔、安抚的同时,限制匈奴的发展。八王之乱爆发后,以刘渊为首的匈奴贵族趁机壮大实力,建立政权,最终消灭了西晋,将晋朝势力驱逐出北方。进入前赵后,石勒在北方崛起,前赵忙于在北方的争夺与扩张,与东晋并未发生大规模战争。在此过程中,汉赵政权在国内建立封建职官体系,保护农业的发展,大力推行汉族文化,加速了匈奴的汉化。汉赵政权虽然存在时间短暂,但却揭开了此后百余年少数民族在北方争夺中原霸主的斗争,同时引起了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融合的高潮。  相似文献   

5.
明朝灭亡原因复杂多面,其中明末自上而下的人心崩解可谓是导致明亡的重要原因。当时,君无公心,无天下之观;士无道心,无荣辱之观;民无恒心,无家国之观。君、士、民三阶层所建构的人心体系的崩解,显示出明朝政权已无法凝聚力量重建统治秩序,凝聚之心已成离散之态,遂至明亡。人心体系是君主统治术、士人儒家准则以及民众道德规范三者结合而成的社会政治伦理,政治体系与秩序的稳定态势与社会政治伦理联系紧密。明朝是中国传统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以人心体系为框架的社会政治伦理渐趋变化,但是受传统政治机制和体系本身构成学理的限制,体系转型失败进而走向崩解。明朝人心体系的建构与崩解既可作为研究明朝灭亡的一个视角,也可作为研究晚明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新维度。  相似文献   

6.
南北朝时期江淮、江汉地区生活着数量众多的蛮民 ,他们在语言、服饰及生活习俗上仍保留着自己的特点。分裂割据的政治局势为蛮民提供了较大的活动空间。蛮民依违于各政权 ,对当时的社会政治产生了较大影响。各政权对蛮族的政策屡有得失 ,导致蛮民的时服时叛。蛮民主动或被迫离开山区 ,进入平原与汉人杂居。其部落逐渐解体 ,转由州郡统辖 ,成为向封建国家服役纳赋的编户齐民。及至隋唐 ,蛮民已与汉民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7.
海南黎峒沉香品质纯正、气味氤氲,药用价值高,自古被誉为天下之冠。独有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品质与形态多样的黎峒沉香,交流、贸易与朝贡等途径让黎峒沉香进入世人的生活。文人才子或陶醉于、或寄情于黎峒沉香的美妙芳香,多有对黎峒沉香的赞美,赋予了黎峒沉香浓郁的人文气息,成就了中国沉香文化。但到近代之前,黎峒沉香遭受人们疯狂的采伐而几乎绝迹。保护黎峒沉香,延续中国沉香文化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十六国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在北方建立多个政权,由借用汉朝后裔之名立国到自称"中国",逐步对汉族的正统论提出挑战。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政权自称"中国",从以占据中原为准,到以文化上的代表自居,不仅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发展,也使得"中国"一词超越狭隘的华夷之辨、族类之别,成为中华民族自我历史文化认同的象征。  相似文献   

9.
海南黎峒沉香品质纯正、气味氤氲,药用价值高,自古被誉为天下之冠。独有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品质与形态多样的黎峒沉香,交流、贸易与朝贡等途径让黎峒沉香进人世人的生活。文人才子或陶醉于、或寄情于黎峒沉香的美妙芳香,多有对黎峒沉香的赞美,赋予了黎峒沉香浓郁的人文气息,成就了中国沉香文化。但到近代之前,黎峒沉香遭受人们疯狂的采伐而几乎绝迹。保护黎峒沉香,延续中国沉香文化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南都学坛》2016,(4):28-32
明朝建立前后,朱元璋采取"尊孔崇儒"的战略,进而吸引了大量儒士参政,从而在众多义军中赢得了最终的胜利。朱明政权建立之初,继续推行之前的"尊孔崇儒"政策,优待儒士大夫,使得他们在明朝政权的建立和稳定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在朱明政权稳定之后,开始轻视儒士大夫,甚至采取了很多极端措施,使得儒士大夫与朱明政权保持了或远或近的距离。由此可见,朱元璋在获得儒士阶层国家认同的过程中,重儒用儒,只是获取南方儒士阶层信任的一种手段。自始至终,朱元璋都是出于实用的心态来对待儒士阶层,他既极度依赖儒士大夫,又对他们严加防范,这使得儒士阶层始终处于朱明政权或敌或友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1.
以利益作为意识形态的认同基础使其存在虚假性指责与普遍性接受的矛盾。实际上,意识形态认同的基础不是利益,而是与一定利益相关的权利。因此,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建设中,不应片面强调利益导向,而应当侧重从权利的角度引导意识形态的认同,将着眼点放到实现社会公平的权利问题上,使人们意识到国家在保障每个人自由发展、建设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方面的努力和成就,从而引导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地、普遍地认同。  相似文献   

12.
身份是从自我与社会互动的角度对个人和群体进行多面性的有序建构。传统社会中,传统的想象和污名化构筑了社会等级的结构,并形成了对渔民的偏见与歧视。而被污名化的渔民却产生了对"污名的认同",并呈现于日常社会生活的一些方面。可见,在传统时代,渔民底边身份的形成和污名化与国家权力和主流社会的排斥不无关系。考察渔民身份的多重性,是对太湖渔业文化的尊重与保护,是践行费孝通先生倡导的"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理念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拉尔夫·艾里森的鸿篇巨制《看不见的人》的作品分析,指出为了突出现代人对自我的寻求与发现这一主题,作者从种族关系、黑人的生活与历史分析入手.提出了主人公寻求发现自我的过程,也正是他的梦想破灭的过程,最终,主人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可见性.这是他走向完整人格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4.
汤亭亭的《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三部小说分别从华裔神话、英雄史诗与族群寓言三个方面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化身份的诉求: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华裔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创造出华裔自己的文化,要求真正成为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一分子。汤亭亭的文化身份观在整个华裔文学史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产品形象系统只有与企业文化的战略性构建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才能在塑造产品自身有限内涵的同时,通过战略性业务层的运用,达到企业文化无限外延的目的.企业文化的产品构建一般要遵循一致性原则、差异性原则、相对稳定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战略性原则.  相似文献   

16.
洛克对同一性问题的研究 ,在其哲学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洛克认为同一性命题不是天赋的 ,同一性也不是天赋的。同一性观念是在经验基础上经由比较而形成的。并对同一性的矛盾作了独到的双重考察。洛克对同一性的研究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特质。洛克哲学中的同一性思想推动了西方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广告竞争的激烈,广告产生效果的方式由通过广告高投入、高暴露度获得效果的外延方式,向通过增强广告的针对性、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内涵效果方式转变。推动广告定位理论研究,提高广告定位的理论水平是促使广告效益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之一。阐释和总结广告定位的功能,探讨广告定位一致性原则是提升广告定位理论认知和实际应用水平的两个关键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是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的基础。目前,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整体良好,同时职业倦怠也日趋严重,特别是高校青年辅导员因年龄、工龄、家庭等方面的影响极易产生职业倦怠。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得出了可以借助实施心理干预、加强职业培训、明确职责范围、完善激励机制以及畅通发展的可行性路径,有效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尤其是国际体系发生变化之后,中国国际身份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从经济、政治、文明三个方面探讨21世纪中国国际身份定位的问题。阐述了中国作为兴起中的大国,应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积极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传统文化,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过程性角色理论形成职业认同循环模型,在角色期望、角色领悟及角色实践三阶段探究本科护生临床职业认同的形成机制,探索其职业认同形成过程中的阻碍和促进因素及职业认同建构结果。结果发现,角色固化、职业价值低、职业支持不足是本科护生职业认同的阻碍因素,促进因素包括自我期望、护理榜样、临床适应力,最终形成参与者和旁观者两种职业认同结果。本科护生职业认同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在护理职业现代化转型中,传统社会结构与护生个体意识的博弈过程。尽管面临护士职业历史与现实双向维度的职业认同困境,但是大部分本科护生还是展示出了积极的角色实践姿态,产生新的角色期望,形成螺旋上升的职业认同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