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同一性概念是个人同一性研究的理论前提。 在对个人同一性问题的讨论中, 洛克强调个人同一性的标准在于意识而非心灵实体或物质实体的同一性。 鉴于洛克的这一立场, 研究者们试图使用相对同一性的概念来解读洛克的同一性理论, 从而避免 “ 个人” 与 “ 实体” 两个概念之间的理论张力。 本文结合洛克的文本来澄清其所主张的类名依赖论题, 并论证了洛克主张绝对同一性理论; 而个人同一性的标准之所以不在于实体的同一性, 乃是因为个人是复合体。  相似文献   

2.
洛克是西方哲学经验论派的重要代表,在洛克哲学中,关于同一性的思想丰富而深刻,洛克关于人格同一性的研究独具特色,充满矛盾,洛克认为人与人格有所不同,人格同一在于自我意识或自我认同,其深刻思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格劳秀斯与洛克分别是现代所有权理论中的契约-先占理论模式和劳动理论模式的奠基人。康德曾是洛克劳动理论模式的追随者,但是在其成熟时期的法哲学著作中放弃了这一模式,转而采用了一种在表面上与格劳秀斯的契约-先占理论模式十分接近的所有权理论。事实上,康德是在与天赋观念论和经验主义立场的所有权理论的论争中阐发出他的学说的,在前述表面上的“接近”背后,隐藏着一个在自由意志之地基上对所有权理论进行重构的计划。据此,原本与各种后天因素纠缠不清的所有权观念,现在被纯化为先天平等的人际关系。基于这一视角,国家既不是福利的监护机构,也不是为了保障公民劳动果实而不得不存在的恶,而是为了使所有权概念得以落实而必须内在于此概念之中的结构性存在。这一共同体形式要求人们重视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同一性,以及公共舆论对于这种同一性的形成的意义。因此,康德的理论重构计划为崭新的公民自由和共同体观念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人格同一性(自我等同、自我同一性)问题是当代哲学的重要问题之一,而这一问题产生于近代哲学,尤其是洛克哲学。洛克是为了反对笛卡尔把"自我"或"人格"等同于精神实体才提出"人格"及其同一性问题的。洛克的"人格"概念直接导致了康德的"先验自我",间接影响了现象学的产生;而洛克关于人格的"记忆标准"尽管遭到众多批评但仍然是目前最好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17世纪末,莱布尼茨与洛克的论战将近代西欧哲学界在认识论上爆发的“天赋观念之争”推向了高潮。莱布尼茨在继承笛卡尔倡导的天赋观念说的同时,从许多方面对其加以修正和发展,从而提出并论证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天赋观念是潜在而不是现实的;天赋观念的显现需要感觉的剌激;天赋观念是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知识的内在根据等。而在莱布尼茨这些既新颖又富有积极意义的观点背后,依然存在许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格同一性是洛克形而上学理论中最受关注的内容之一。洛克将人格规定为意识,传统上以“记忆”加以解释。但这种解释在原则上是不可能成功的。本文致力于探讨当代新近的一种解释:“归属”解释。在概括了它的三个主要特征之后,阐明了洛克同一性问题的相对性命题,认为应将人格理解为样式而非实体。就此,本文着力阐释了意识的归属功能,强调意识及人格的主动性、当下性和实践性特征,并将洛克的人格同一性理论类比于他的所有权理论。最后本文讨论了这一理论在赏罚以及最后审判等问题上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洛克批判天赋论的前提及内在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克对天赋知识论进行了异常有力的批判.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批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洛克对天赋知识本身的分析和否定上,而这个批判的前提与内在矛盾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没有成为西方哲学界关注的问题.这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它在哲学史上应有的地位.洛克的批判所依据的两个基本前提是:"心中清楚分明的观念都为心灵所知觉"和"一事物不能同时既存在又不存在于心中".它们是巴克莱和休谟推进经验主义的基本原则,但是它们也导致了英国经验主义自身的悖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菜布尼兹在分析批判洛克经验主义的认识论的基础上创建了温和的理性主义认识论.他倡导内源主义,断定观念、概念都导源于内部经验,外部经验只能提供机缘;天赋观念不是现成的,“天赋”只有倾向性的意义.他推崇理智、理性,同时又重视经验和实验,并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洛克的自然状态理论,发现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与该理论有内在关联。自然状态理论中的利益天然同一性既是经济学得以建立的前提,也是主流经济学得以不断演进的基础;与此同时,由于洛克自然状态理论忽略了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霍布斯问题则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显现在非主流经济学中,并构成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另一极。利益的同一性和矛盾性构成了经济学演进的内在逻辑。基于上述观点,本文重新编排了经济学家族的谱系。  相似文献   

10.
人格同一性问题最先由洛克和休谟提出,并在当代心灵哲学中得到进一步的讨论。但在康德看来,人格同一性问题犯了三重错误,关于时间、人格的实体性,以及主体的同一性。对这三重错误批判的背后则是康德关于自我意识的理论,该学说是康德整个纯粹理性批判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波普尔在其著作中严厉地批判过黑格尔哲学。这种批判究竟是否准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波普尔的批判所涉及的领域包括:辩证法、同一哲学、法国大革命及自由平等观念、国家观等等。通过对波普尔的批判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他在很多方面误解和扭曲了黑格尔哲学。认识到了波普尔的曲解,也就同时认识到了黑格尔哲学的本意。  相似文献   

12.
"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是基于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观而建构的。他本着独特的历史视角,丰富并完善了传统"天人合一"观,建构起一套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适应历史发展的要求,促进了西汉的大一统局面。但其哲学立场是唯心主义的,对历史发展起着明显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金忠烈是当代韩国哲学界一位既有深厚学养又富有人格魅力的著名学者。其学融贯中韩,会通中西。在哲学上,他对传统的“天人合一”说作了富于新意的诠释,并建构了一个以自然为本的天人合一体系。对“和谐”思想的论证亦颇具新意,早年即已关注技术文明可能造成的人文精神的失落,并以鲜明的人文关怀,畅扬“天人和谐”理念。在儒学史研究方面,提出了韩国儒学源于中国的鲜明观点,纠正了时下某些偏颇之见。对于南冥学研究,他更有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14.
张东荪在20世纪40年代致力于中西文化异同的比较研究工作,先于李约瑟对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这一难题,从根源上作出了合理的解答。他认为,中国在传统哲学上,不注重“本体”观念,只关注“整体”思想;在古代逻辑上,缺乏“同一律”,重视“相关律”;在传统文化上,忽略“物”的观念,偏重“事”的观念。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致使中国近代没有形成科学诞生所必备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5.
在新尼采主义思潮的激荡之下,罗兰·巴特以自己差异性的身体为基点建立了多元论的哲学.该哲学的核心即反对同一性和它的各种“变身”:作者、作品、形而上学真理和确定性的意义.他通过中性的策略将这些统统解构了,不仅把阅读的自由归还给读者,而且确立起享乐主义的伦理学.  相似文献   

16.
从哲学的观点看,邓小平对当代中国有三大历史性贡献,即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确立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系统发展观和从对立中把握统一的矛盾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髓。  相似文献   

17.
西汉初年的思想家贾谊在吸取前人思想、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以及分析现实社会矛盾的基础之上,阐发了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他认为施仁义、行博爱才是治国之本,统治者应该用贤爱民、重本抑末、慎用刑罚才会天下大治。他认为人的道德品质不是生而俱有,而是“教习然也”,是由后天环境影响和学习所造成的,因此主张通过以礼为主的后天教育,来使人性向好的方向发展,才有利于国家的兴盛。贾谊政治思想中蕴含的哲学理念对其政治主张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方东美是一位原创性的哲学家,晚年很重视佛学研究,对僧肇评价颇高.方东美运用西方现代哲学方法,通过中西思想的融汇,对《肇论》进行创造性的诠释与重构.方东美把庄子和般若经作为《肇论》生成的两个思想基础,认为物不迁就是永恒哲学,空的本质就是真空妙有;把《般若无知论》作为《肇论》的核心,认为其构造了一个解释智慧本性的原理体系;认为般若不是一般知识,而是知识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9.
拥有科学家和神学家双重身份的牛顿,对自然哲学的研究主要服务于其心中的上帝。他肯定上帝的存在,坚持万物源于上帝,相信上帝创造宇宙体系和对世界的绝对统治,并认为虽然人们对上帝的本质一无所知,但是仍然可以通过对自然哲学的研究来了解和认识上帝。通过对牛顿的研究,解析其心中的上帝,阐述其上帝观产生的根源以及对其造成的影响,以还原一个全面真实的牛顿,弥补学术界对牛顿上帝观认识的不足和空白。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哲学中,形而上学和存在论本来是一脉相承的,但勒维纳斯通过对“超越”的论述,把二者区分开来,认为存在论实际上是从自我出发的一种权力理论,而形而上学由于是从他人开始的“存在论之外”的思想,因此不仅逃避了权力,而且确立了伦理学的可能性。本文认为,鉴于西方思想长期以来陷入了存在论和知识论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勒维纳斯的这个思想对当代西方哲学就具有了重要意义,并对后现代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