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韩国儒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传入、接受、传播、儒佛兼学、性理学5个时期。李朝儒学所代表的韩国儒学旨在为儒学思想提供形而上学的本体论证明,李退溪、李栗谷等儒学学者正是围绕这一使命而展开研究和著述的,如此性理学可谓"极高明"之哲学;批判性理学的实学思想则注重经世致用"济民救世"因而是道中庸的哲学。朝鲜半岛儒学发展至19世纪中叶始有大的改变,这便是东学的建立,东学创始人崔济愚通过引入"侍天主"概念、批判基督教、引入"至气"范畴,分别对传统儒学中"天"的概念、"天人合一"思想、理学之"气"进行了改造,从而使传统儒学成为含有儒释道、基督教及其传统巫教等内容的一种新宗教,对韩国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张载“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特色,从“知”和“用”两个向度全面考察。研究认为,张载“天人合一”思想既具有精神境界意义,也蕴涵了对社会秩序和自然伦理的诉求,是儒学史上天人之学的重要理论源头,也是今天阐发“天人合一”命题的重要根据。  相似文献   

3.
张载提出“太虚即气”、“天地之性”、“天人合一”等命题,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建立了气本体论的哲学体系。他以“天人合一”的价值架构支撑起内涵丰蕴的儒学务实精神,扭转了佛道二教寻空、蹈虚、体无的价值取向,重新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人精神世界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试论宋明理学家的圣贤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明理学家通过对"天人合一"这一哲学主题的论证和对心性义理之学的追求,创立了既不同于孔孟原始儒学,也有别于汉唐经学的新儒学,将儒家哲学发展到十分完备的形态,使得中国哲学的境界学说得以充分的展现.本文试图将宋明理学家有关圣贤境界的追求特别是如何成就圣贤的问题进行论述,来再现他们的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5.
梁漱溟早期儒学思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漱溟的早期儒学思想是其现代新儒学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五四”时期中西文化的冲突面前 ,梁漱溟高扬儒家文化的大旗 ,通过对传统儒学的改造和对西方生命哲学的阐发 ,创立了融会中西的“新孔学” ,并从哲学的高度为中国儒学思想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由于历史的局限 ,梁漱溟的早期儒学思想在理论上有许多疏漏  相似文献   

6.
孔子在《论语》中没有提出“生态”的概念,但在他的言论中包含着丰富而鲜明的生态意识,并在后来的儒学中得到发展。《论语》中的生态观是作为“乐”的前提条件,通过“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表达出来的。同时它也是儒家“仁”与“和”的哲学思想现实层面体现。  相似文献   

7.
作为现代新儒家早期思想的代表人物,马一浮提出了以儒家“六艺之学”统摄天下诸学的主张。这是马先生的一个创举,体现着他对传统儒学有意识地改造和发扬。而作为其“六艺之学”的一个分支,他的诗学研究无论是在思想根源方面,还是在内在逻辑方面,都极富于哲理的意趣,处处体现着他对儒家义理之学的探究和体认。  相似文献   

8.
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中国传统哲学,从先秦时代至明清时期,大多数(不是全部)哲学家都宣扬一个基本观点,即“天人合一”。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确实值得深入的考察。在中国哲学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所谓“天人合一”具有复杂的涵义,今试加以剖析。一、“天人合一”成语的来历所谓“天人合一”,可以看作一个命题,也可以看作一个成语。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先秦时代,而这个成语则出现较晚。汉代董仲舒曾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又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书《深察名号》),但是没有直接标出“天人合一”四字成语。宋代邵雍曾说:“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皇极经世·  相似文献   

9.
费希特的全部哲学可以归结为人的自由之学 ,自由是其哲学主题。在论述人的自由本质时 ,他进一步把行动视为自由得以实现的关键 ,认自由从本质上可以说就在于行动。于是 ,强调行动便成为费希特哲学最鲜明的特色。费希特的通俗性讲演体现了他对于自由和行动的偏爱 ,他的“知识学”同样体现了他崇尚自由和行动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论点摘编     
“天人合一”不能归约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刘立夫在《哲学研究》2007年第2期撰文指出,“天人合一”被很多现代学者视为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但对其内容却是见仁见智,并无定说。如果将其思想核心确定为“合”、“和”或者“和谐”,不会引起多少争议,但如果将它说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则很难让人信服。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论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在历史上每个有代表性的思想家那里,几乎都难以找到完全相同的天人观,论其要点,大致可以归纳为天人相类、天人一体、天人同性、天人同理等几种类型。在价值倾向上,儒家的天人合一主要是政治性和伦理性的,儒家主要把天作为“神灵之天”、“道德之天”和“义理之天”来看待;道家的天人合一主要是境界论上的,道家的天多含“自然之天”的内容;道教的天人合一论则既是自然主义的,又是泛神论的。无论在哪种天人观念中,“天”都具有绝对性和权威性。所以,中国哲学家论天道均不是目的,其落脚点必是人道。天人合一的理论尽管也涉及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但这种关系是以政治、伦理和精神境界为本位的,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才是天人合一论的核心内容,其思想资源比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意义大得多、宽得多,也复杂...  相似文献   

11.
学人论孔子人性思想,多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句作为代表。其实,根据孔子实质的人性论,他的人性思想远比这丰富、深刻而系统。孔子将人纳入理性考察范围,结合文明史情况,将观察他人、反思自我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发现人性的主要内涵是以“仁”、“礼”等为中心的德性,性近习远的现实人性被要求围绕这一中心而变化,从而确立其在人性内涵中的真正地位;他认定、推重的人性是人性中善的内涵,要求人们通过学习、克己等修养,化不良的现实人性为善的人性。所以,孔子的人性论是倾向于人性善说的;这成为后儒所谓“孔孟之道”的人性论基础。孔子的人性论,还存在着可以和马克思人性论相沟通的内容,可以作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代表,为人类普世价值建设提供积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2.
傅玄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所著《傅子》中阐发了自然与人文的共同之祖——“元气”、自然与人文的共相之质——发展、自然与人文的共连之桥——智慧、自然与人文的共生之家….亲和、自然与人文的共和之途——知识、自然与人文的共亲之媒一.技术等自然与人文和谐的思想,其创新之处正在于他把自然、科学、文化、生命真正有机地贯通了起来,实现了科学生活的人文复归,避免了西方式的“主客二分”模式而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进而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后果,为我们正确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实现人文和自然的真正和谐提供了丰富的智慧宝鉴,对我们当今建设和谐社会必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湘西系列小说中,沈从文从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哲学思想高度,把对自然、人性、社会和谐之美的追寻和探索作为贯穿于整个创作中的主线,审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乡土中国的冲击,批判过分注重物质发展所造成的人性异化,提出"人与自然契合"的生存状态是最理想的"人生形式",彰显独特的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14.
由工具理性主导的工具生产力升华为价值理性主导的和谐生产力,是生产力理论以和谐为指向的革命。和谐生物,乃自然生产力的和谐之维;和谐生产,则是社会生产力的和谐之道。和谐生产力,是和谐发展背景下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构思。和谐生产力是和谐社会坚实的生产力基础:和谐的自然生产力,是大自然和谐生物的力量,因而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力量;和谐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经济系统和谐发展的力量。和谐生产力的鲜明和谐指归,使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都运行在坚实的和谐之道上,彰显了生产力的和谐意旨。  相似文献   

15.
对李安导演的电影文本剖析,认为李安电影呈现了多元文化下的"性"和谐特征:在"性"与伦理的冲突与调和中,呈现了人与自然、人自身、人际关系的和谐,并借生命的逝去达到"性"与伦理的调和,以包容、妥协及理智达到"性"与伦理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徐志摩自称为"大自然的崇拜者",一生热烈追求"爱、自由与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热爱自然,讴歌自然,关注自然对人类心灵的影响,把自然当做疗救社会的良药,其自然观表达了对人类的关切与挚爱。徐志摩以诗文的形式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的深刻哲理。  相似文献   

17.
作为当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英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戴维·佩珀对于目前的环境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坚持人类中心论,反对赋予非人类生物“内在价值”和“道德权利”以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做法。在他看来,正视和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正义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当务之急。探析佩珀的生态学思想有助于为当前陷入困境的环境伦理学带来某种启示,并夯实其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古老的天人观,是中华民族文化库藏中的瑰宝。“天人合一”既肯定“天人一体”,又划定“天”“人”的职能,从而明确“人”对天地万物的责任和担当。这种责任和担当主要体现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态理念或日生态伦理上。这种生态理念或日生态伦理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和理性的智慧,推动着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共生共长,走到了今天。可见,我们提出生态文明,亦是由之演化、发展而来。因此,应以“天人合一”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资源,温故知新、拨乱反正、务实创新,为我们的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边城》构建了一个有形的可视空间和心灵意义层面的无形的模态空间。在描写自然山水和人物时呈现出的和谐的"丫"或"三"型空间结构之有形空间中,浸透着作家有关人性、文明以及社会人生的悲剧意识,由此而展现出一个深层次的悲剧式的审美空间,并超越历史凝成永恒的审美理想和经典印象。  相似文献   

20.
梁希一生矢志富民强国,始终把“为国家消灭天灾,为人民增加财富”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其价值追求具有与时俱进、志存高远、关爱国计民生、主义信仰坚定等特点.梁希先生的价值追求与美丽“中国梦”高度契合的价值基础是对民富国强、民主、科学、法治的信仰和追求,并且两者追求的都不只是器物层面的繁荣富强,更是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的文明昌盛,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富民强国梦,是生态文明和人类文明殊途同归的民族复兴和永续发展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