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民族关系思想是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各类人物对中国民族关系的认识,是统治者制定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理论基础.重视和研究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一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能为解决现实民族问题提供智慧、经验和借鉴;二是能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解决民族问题提供智慧和借鉴,还能给正确处理当今的国际关系以启迪;三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中的“推诚布信”、“和而不同”等观念同样适合现代人的交际方式,可以成为人们交往的行为准则.重视和研究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一是有助于解决中国民族史及中国民族关系研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二是研究民族关系思想既是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民族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十大观点对中国甚至世界产生重要影响:一是“大一统”,二是“爱之如一”,三是“推诚布信”,四是“因俗而治”,五是“以夏变夷”,六是“先守身而后四夷”,七是“推亡固存”,八是“以水洗血”,九是“夷夏一家”,十是“以夷治夷”.  相似文献   

2.
北朝民族关系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上具有典型意义,学界已在民族融合、鲜卑与汉族的关系、北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以及北朝不同时期的民族关系等研究领域,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如下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微观研究成果较多,但从宏观角度探讨北朝民族关系发展演变的成果较少;二是对具有指导意义的民族关系思想缺乏足够的重视;三是北朝民族融合的研究范围比较狭窄;四是研究着力不均.对北朝民族关系的研究还需要专家学者付出更多的心血,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力求取得更多的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3.
崔明德 《东方论坛》2005,(6):9-11,21
民族思想是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各类人物对中国民族及民族问题的认识,是处理民族问题、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它既有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史学家及普通民众对历史上民族及民族关系的反思,也有他们对当时民族及民族关系现状的理性思考和客观认识,还有他们对民族及民族关系未来发展趋势的预见.由于"民族思想"具有深邃的内涵、丰富的研究对象及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所以有必要进一步提升民族思想的学科地位,将其明确为一门学科,即"民族思想"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思想"是民族学、历史学、人类学、宗教学和思想史等学科交叉、融合的一个新兴学科,可以暂时将其作为民族学的分支学科,划入民族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  相似文献   

4.
研究和探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对民族关系所产生的影响,进而揭示两者之间的联系,对我们了解古代民族关系是大有裨益的,尤其可以对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主要是汉族“同化”其他民族这一“永恒的历史规律”,有更深刻的理解。 应该看到,中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是相互的,由来已久的。文化上的互相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西南地区土司问题区域研究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其研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或注重史料的整理,或注重土司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或关注某个民族的深入研究,或侧重研究具体地点和典型人物,或加强某个民族的文化研究。当然,研究过程中也存在学术梯队不合理、研究方法不新颖、研究成果不平衡、研究重点不突出,以及对土司文化不重视等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6.
近60年来我国民族识别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专著、史料和论文3类。其研究集中在民族识别理论依据、民族识别实践标准、民族识别与族群认同、我国古代和近现代民族识别,以及民族识别存在相关问题诸方面的研究。对民族识别研究相关内容的梳理,有利于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研究的更加深化。  相似文献   

7.
“民族”是影响我国民族研究的基础型概念,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词源。中国古代“民族”一词于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的叙述有差异性,历经诸多的语境嬗变。自先秦“民族”二字联结出现,至西晋形成“民族”的名词形式,再经唐宋“民族”记述和思想理念的进一步拓展,于明清时“民族”的使用指代已呈现出泛化。中国古代的“民族”一词体现出多元内涵,这些内涵根植于中华的文化传统理念,体现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发展关系和民族国家共同体意识。钩沉中国古代的“民族”一名也是对近代以来西方“民族”概念及其影响的回应,有助于新时代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下,从中国的话语空间辩证认识“民族”的历史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8.
蒙藏关系史研究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蒙古学界和藏学界比较重视的课题。近三十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整体研究、关于蒙藏早期交往、藏传佛教与蒙藏关系、蒙古族在蒙藏关系中的地位等方面。梳理、评述研究成果,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氐、羌在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地位特殊,历史上,氐、羌与中国古代很多民族之间都有关系。开展氐、羌的部落名号和姓氏研究,有助于追溯氐、羌两族的起源,理解氐、羌与各民族的关系以及氐、羌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而有助于理解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
科举学:考试历史的现实观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在考试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对当今考试的影响波及文化、制度与技术各个层面。现代高考、自学考试、公务员考试,或在考试性质、考试功能方面,或在考试产生的社会影响方面,与古代科举有着继承或借鉴关系。对现代考试制度与古代科举在历史与现实的层面上进行对照,有助于我们探寻考试发展的内在规律,并为今天的考试改革提供历史借鉴。“科举学”研究因此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