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试析国内德育模式构建中的理论倾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德育模式探索尚处在起步阶段,并未以系统的道德理论和教育理论作为实践基础。从德育模式构建的理论前提以及构建中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国内德育模式构建的理论倾向进而提出一些建设性观点以期有助于当前国内德育模式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沈萍霞 《青海社会科学》2009,(6):208-210,217
德育所关注的是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生意义、人生理想等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本质性、终极性的问题,其核心价值是人文关怀价值。德育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就是要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展人,促使人的道德完善。高校德育只有从"无人化"德育向人性化德育、从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从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变,才能体现人文关怀精神的本质内涵与要求。  相似文献   

3.
关于德育新模式的再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现今学校德育的诸多误区源于德育对象主体性的失落,对人类社会的道德发展势必产生阻碍。笔者从本世纪西方德育的主旋律与新动向中逻辑出一种新型的德育模式,其基本教育过程为:掌握——实践——接受——再实践——开放式发展。它重视道德需要的培养,重视情感因素和道德实践,力求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并重。这种以个人主体及人类主体发展为本的新德育模式体现着主体教育思想之实质与精要。  相似文献   

4.
体谅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模式林林总总,体谅模式因其以道德情感为主线,以“教学生如何关心”为思想、内核,从而在德育理论界独树一帜。本文试图从理论观点、基本特征、德育实践三个方面对该模式简要述评;再结合我国德育实际,从必要性、可能性、适应性、可操作性等不同视角研究了该模式对德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杰出的教育家。他一生为建立中国新的教育体系,发展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本文试就蔡元培德育思想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挖掘其当代意义。   一、蔡元培德育思想   (一)德育首位思想。蔡元培认为:“德育实为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五者(指体育、智育、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可见,蔡元培把德育视为人格之“本”和“中坚…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发挥着教育引导作用。现有的大学德育模式,其德育效果并不明显。大学德育建构模式认为,道德既是被给定的,同时又是自我设定的。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是学校德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赵全宇 《学术探索》2013,(9):136-14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历史的进步,也是伦理道德的进步。人本德育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契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新的德育模式的诉求,即在德育目标的设定上向公民道德转向,道德价值的衡量上向多元一体的集体主义道德转换,道德社会化途径上向交互隐性转轨,这为人本德育的生成奠定了社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8.
古典德育追求善好的德性知识,道德叙事成为获取这种知识的主要方法。现代功利主义德育观、义务论德育观和集体主义德育观都追求道德知识的整体性和确定性,德育方法基本上采用"灌输"和"说教",而不是道德叙事。后现代德育主张道德知识的个体性和不确定性,个体的道德叙事再次成为德育的基本方法,但后现代德育的道德叙事与古典德育的道德叙事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它抛弃了判断道德故事好坏的标准,由此导致了这种德育方法的危机。  相似文献   

9.
西方著名德育思想家的德育模式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袁锐锷 《学术研究》2000,6(5):64-74
探讨西方著名德育思想家各自构建的学校德育模式,有益于构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德育理论和精神文明建设。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德育的目的就是使个人在道德上社会化,懂得社会观念和社会规范并认为有责任在行动上坚持不懈地遵循它们,德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就是教授道德原则,这既非说教也非灌输,它需要的是解释,但他并不笼统地反对强制和濑输;英国哲学家威尔逊把道德视为处理道德问题的过程,而不是一套用来灌输给年青一代的特定的道德标准,他进而把这一过程和处理道德问题时的有关因索分解成道德构件,揭示了德育是一个多维的、多程序的、长期的过程科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性发展与人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强调道德判断、自律等心理成份的作用,因此其德育模式尊重儿童的思考和选择能力,要求学校必须根据儿童道德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德育,让教师成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促进者;价值澄清学派把道德问题看成是价值观问题,认为价值教育的核心是让儿童学会评价过程而非传递具体的价值观,试图培养出一种能合理地自行决定价值取向的人,其德育方法突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至境德育论     
道德生活有功利道德、社会道德和自由道德三层境界;与之相对应的道德教育则表现为感性德育、理性德育和审美(立美)德育;道德人生和道德教育的至境应是塑造“真人”形象的自由道德和审美德育。道德至境或诗意人生的教育达成需要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上实现重构.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我国社会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基本期待 ,就是教会人们选择大的价值取向。主体性道德教育是现代道德教育的基本趋向。这表现在强调主体道德素质的培养 ,注重个性教育 ,深入德育功能认识 ,反对单纯的道德灌输。人文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石 ,生活世界是德育教育的根基等。这些将在 2 1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道德修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福生 《殷都学刊》2007,(1):151-154
中国传统道德注重个人的自我品德培养,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内在的品德。传统的道德教育非常注意认识论与修养论的统一,把德育寓于智育之中;倡导自我修养应以他人为镜子,时时省察自己,约束自己;传统道德要求存心养性,磨炼意志,培植刚强的浩然正气;道德修养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中,在行动中进行道德实践。这些道德修养方法利于形成自我约束机制和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给我们现代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刘泓泉 《学术探索》2013,(11):153-156
作为近代著名的德育教育家,张謇主张“德”为学生“德智体群”全面发展之第一要任,在“公德”上要求学生爱国与理性兼重,在“私德”上注重培养学生“立志”“忠信”与“勤俭”等多方面的良好个人品德。为达到这些目标,张謇主张以严格管理、实践磨炼等德育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4.
唐亚豪 《云梦学刊》2004,25(2):94-95
成人高教德育功能的缺失突出地表现在爱国主义、理想主义、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及其遵纪守法教育的缺乏。其原因主要是无视成人德育的意义、地位和作用,忽视成人的特点(包括心理特点和生理特征),成人德育途径单一。要填补这一缺失,必须提高认识,加强成教学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正确对待其特点和弱点,拓宽成教德育渠道,使之渗透到成教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前道德教育突出的问题是实效性不高,其中一个表现是人们在道德上的双重人格现象,即个体的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相脱节。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道德教育的观念和内容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教育方法单一片面不够科学。应该从道德需要入手,适时扩充道德教育的内容,完善道德教育方法,加强道德修养和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6.
道德需要是激发个体道德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动力。要使学校德育取得实效,得到较大发展,关键在于注重研究学生的道德需要,构建以道德需要为核心的德育激励系统。  相似文献   

17.
习俗有道德习俗与非道德习俗之分。道德习俗对人德性生成有巨大影响。这样,生活德育的最佳切入路径在改变道德习俗,其中,学校生活德育的最佳切入路径是改变学校的道德习俗;家庭和社会生活德育的最佳切入路径是改变本国、本地区的道德习俗。  相似文献   

18.
崔昆 《河北学刊》2012,32(3):162-165
以人为本是当代德育研究的核心话语与崭新范式。目前关于人本德育的理论探索主要是一种限于德育系统内部的抽象理念阐释与具体方法策略构建的研究模式,它尚未真正触及人本德育的根本性问题(如人本德育缺失的社会根源、人本德育实现的根本条件等)。人本德育研究的视角需要有所突破。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政治与德育的关系问题是人本德育的根本性问题,而意识形态与人类基本价值的辩证统一是人本德育实现的根本性条件。只有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才能有效解答人本德育的根本性问题,才能为人本德育奠定彻底、完整的理论基础。人本德育研究唯物史观向度的确立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当前是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也日渐凸现,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面临不少困境。要提高认识、周密部署、加大投入、认真实施,以智育和德育相融,“经师”与“人师”并重,以大爱之心来教育学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相似文献   

20.
在关注道德情感对于品德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的理论探索中 ,霍夫曼的虚拟内疚理论独树一帜。该理论不仅深化了人们对道德情感在个体道德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而且对德育实践中的具体操作也极具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