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当代人本思想为视域,高校德育发展面临忽视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个性发展,忽视道德实践的现实困境。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科学地把握人的含义;从宏观和微观环境入手,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核心,以"育人"为宗旨,不断优化德育环境资源,在多方面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才能真正体现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人本精神。  相似文献   

2.
国内哲学理论界关于制度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三个维度:即制度伦理学维度、发展哲学维度以及价值哲学维度等。关于制度研究的这三个维度是必要的和可行的,但由于各自视野上的局限,未能形成关于制度的一般性理论。我们认为,制度研究还应有唯物史观的维度。制度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唯物史观的科学体系中,制度理论的“不在场”,将意味着其理论体系的不完整。只有把制度问题纳入到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才能形成关于制度的一般性理论。唯物史观研究制度问题的必要性还在于唯物史观的制度理论是当代中国改革实践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唯物史观的价值论旨趣就是实践地批判、改造现实世界中阻碍人桎梏人的一切经济政治文化关系,进而在实践进程中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幸福.现实的人就是处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的人.人们只有通过日常生活才能生存、才能从事其他一切活动.日常生活世界不仅是人们进行一切物质文化活动的基础性领域,也是一切哲学的真正发源地.然而,迄今为止的一个时期以来,在唯物史观的研究中,日渐形成了一种游离于日常生活世界之外的方法论倾向,仿佛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与唯物史观无关的纯粹的形而下世界.在此语境下,唯物史观的研究在偏离自身价值论立场的路向上渐行渐远,沦为一种毫无现实问题意识、丧失时代实践意义的纯概念游戏.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唯物史观的研究转向日常生活世界自有其必然性根据.首先,唯物史观的实践指归与人文关怀,决定了唯物史观的研究不能离开日常生活世界.其次,当下的唯物史观研究欲走出观念论窘境与形而上学窠臼,必须面对并探究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世界的结构性转型及其内在矛盾.再次,当代中国日常生活变迁中凸现出来的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唯物史观的观察、审视、研究、批判等科学性关照.这些构成了唯物史观日常生活转向的辩证法依据与价值论逻辑.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1879—1882年)的披世,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至今尚未结束的论争。这场论争的重要问题之一,是马克思晚年苦心孤旨地钻研人类学的理论动机。马克思的动机是要在更高的基础上回复到他早期的哲学人本学的研究呢,还是要研究人类社会的“原生形态”及其发展规律,进一步发展唯物史观呢?我认为,这两种观点均失之偏颇。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研究,与其说是一种哲学人类学研究,不如说是文化人类学研究,它确有向早年哲学人本学回归的依稀迹象,却无回归的坚实步伐。晚年马克思步履匆匆走向的并不仅仅是唯物史观未及阐明的原始社会发展规律的目的地,而是继唯物史观创立后对人类社  相似文献   

5.
唯物史观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和价值是唯物史观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两个基本维度。科学发展观坚持唯物史观的唯物主义立场,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运用唯物史观的辩证方法,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握唯物史观的价值目标,强调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科学与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从管理哲学的视角说明了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创新的必然性及其人学意蕴, 指出知识经济是管理创新的根本动力,管理创新是知识经济条件下对管理的本质要求。知识 经济条件下进行管理创新,符合唯物史观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管理创新必须坚 持人本管理,凸显主体性,才能有利于知识经济下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  相似文献   

7.
只有从理论的整体视野入手,才能全面地理解唯物史观。从理论的整体视野看,唯物史观就不能仅仅着眼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还应注重理论的理论前提部分。这种整体视野中的唯物史观,既是对社会发展现实挑战的应对,也是唯物史观的原本之义,更是唯物史观继续取得现实解释力的生长点。也只有这种整体视野中的唯物史观,才更加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近年来的哲学“热点”问题的讨论中,涉及到对马克思的“实践的人道主义”的评价问题.有的论者认为,这种实践的人道主义尚有费尔巴哈抽象的人道主义的残迹,还在某种程度上从人性、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对异化的扬弃、即从经济范畴的道德评价上,来寻找社会向共产主义演化的理论根据.也有的论者认为,人道主义历史观(不管它是“实践的”还是“理论的”)毕竟不是唯物史观,因为人道史观总是以人的本质、人性的变化来解释历史,而唯物史观则是以人的经济生活来解释历史.所以马克思的实践的人道主义虽包含了唯物史观的萌芽,但还不是唯物史观.而我认为,马克思的“实践人道主义”已是无产阶级的哲学意识形态,是以异化劳动理论为基础的形成中的唯物史观,是与费尔巴哈人本学根本对立的“新世界观”,它的创立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的真正的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9.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使人们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这一话题时,无论如何都无法绕过对其当代发展的积极回答。面对新时代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唯物史观唯有紧紧抓住人类社会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及时而准确地反映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给唯物史观带来的新课题,并对这些新课题进行科学解答,才能实现其在当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规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不仅阐释了广义德育和狭义德育的基本含义,而且从国际主义、国家主义、集体主义角度分析论述了德育理论问题,从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等德育内容的角度分析论述了德育实践问题,并阐释了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关系。本文对于实现德育理论系统化和德育实践规范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许惠芬 《浙江社会科学》2012,(8):105-110,158,159
依据马克思人类历史发展三个阶段的论述,人的伦理主体的历史发展相应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作为群体的伦理主体、作为个体的伦理主体和作为"类"的伦理主体。"类伦理"概念的提出,是从唯物史观的伦理学视野出发,对人类道德发展规律进行探索的一种尝试。从这一意义上,类伦理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作为一种理想模型构成了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逻辑之始点。当今人类社会正经历着全球发展面临的前所未有的诸多困境,需要类伦理作为一种普遍伦理所展现的实践智慧来应对重重危机。  相似文献   

12.
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分析法律和道德的相互关系入手,概括地论述了法治和德治的历史经验教训,并结合当前我国实际,阐明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加强师德建设对于推进高校全面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师德建设,要把教师爱岗敬业作为高校师德建设的核心,使教师力求达到爱岗敬业精神高尚。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教师,坚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坚持用自觉的育人精神引导教师。通过完善的制度,强化教师行为。使教师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需用典型示范、基层阵地、党员带动、机制建设带动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14.
冯永刚 《南京社会科学》2012,(5):129-134,140
制度、道德与人性密切相关.对人性之善恶的预设既是道德教育不可规避的核心命题,也是制度安排必须回答的前沿问题.制度安排中包摄的行为规则、人伦规范和道德诉求,对人性的塑造和改造之效不可低估.制度安排影响着人们对道德教育中所含规范的认同程度,关涉到道德教育所处社会环境的优化状况,决定着道德教育所需成本的高低.要促进个体道德完善,提升社会道德水准,调动个体的道德自觉固然重要,得当的制度安排亦不可缺.  相似文献   

15.
吴玉章教育伦理思想是中国近现代教育伦理思想精华的重要体现,彰显着中国传统的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精神的价值和义理.其爱国主义的办学宗旨,德育第一、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崇尚劳动、艰苦创业的品质,以及强调教育公平的观点,不仅在过去的教育事业中具有独特而深刻的社会作用,而且对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与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赖换初 《云梦学刊》2001,22(5):26-28
"以德治国"就是要以社会主义道德治国,而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以来,就一直坚持不懈地在全党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建设.我们党的建设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历史,就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框架形成并不断完备的历史,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思想正是我党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中国史学界传统上认为,心理史学方法作为一种"唯心"的研究模式,与作为史学研究指导思想的唯物史观是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本文通过梳理心理史学方法学理发展过程,并从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物质实践活动"入手,探讨心理史学方法与唯物史观的关系,认为两者的关系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唯物史观需要用心理史学方法来开创新的研究领域;心理史学方法需借助唯物史观来解决自身的缺陷。二者相互结合,可以进一步推动历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抗战精神是扭转民族命运、再造民族魂魄的内在力量,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本质的价值理念与精神追求,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纽带与思想宝库。科学理性的抗战史观是传承抗战精神的基础,而当前“西方中心论”对中国抗战作用的轻视,日本军国主义对抗战历史的歪曲与历史虚无主义对抗战精神的消解,冲击着抗战精神所代表的民族文化,并最终显现为社会道德信仰困境与价值选择危机。直面并回击错误抗战史观,必须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对真实历史的发掘为依托,以对抗战精神的理论研究为支撑,以多维化抗战精神的传播路径为渠道,进而构建起系统化、科学化的价值传承机制。  相似文献   

19.
以知识为主的道德教育模式,即知性德育的发展伴随着我国度过了许多年代,但当今社会道德缺失现象时有发生,人们对知性德育进行"讨伐",认为我国高校中存在道德下降的现象是由于知性德育的教育模式,并提出新的德育模式,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文章以知性德育与活动德育有机统一,来解决当前道德时效性低下的问题,共同促进新时期下的德育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就李明辉先生申发的第二代新儒家"儒家可以开出民主"的观点进行辩驳,指出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天赋等差"与民主的基础即天赋人权思想有本质的冲突,因此不能从实践上导致所谓"道德主体"向"政治主体"的必然演变。同时,人并非仅是一个所谓道德实践主体,人类社会的构成及进步也并非仅是一个道德使然,新儒家从道德开出民主的观点与史实不符。但儒家对于中国的民主建设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